海口垃圾分类曾“屡败屡战” 举手之劳难在哪?
如果不加强垃圾分类,我们的城市、我们的生活将被垃圾包围,这并非危言耸听。
请看一组数据,2004年海口日产垃圾900多吨,2010年增加到1200多吨,而到今年已经达到1700多吨。由于垃圾的飞速增长,颜春岭垃圾填埋场已不堪重负,海口垃圾焚烧发电厂也在不断扩张产能。
早在2000年,建设部就确定京沪等8个城市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14年过去了,适合国情的垃圾分类途径依然未能找到。同样的情况在我省也在上演,海口、三亚先后成为省内试点,虽历经多年、多阶段的探索,获得了一些初步成果,但距离找到适合国际旅游岛建设特色的垃圾分类方法,仍有漫漫长路。
那么,海南垃圾分类究竟卡在哪?路又在何方?
-本报记者单憬岗
难题
我省垃圾分类“屡败屡战”
2003年试点,上千垃圾箱形同虚设;今年3月再试点,居民参与率逾90%。
7月6日下午,海口市秀英区秀海小区内,垃圾分类督导员符大姐开始回收小区的垃圾,摆放整齐的绿、灰、蓝三色垃圾桶,分别代表着可回收物、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
据海口市环卫局局长李永胜介绍,海口自今年3月1日开展垃圾分类源头减量试点工作以来,基本达到预期效果,试点单位小区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达到90%以上,投放准确率达到85%以上。
经过约20年的不断试验、探索,海口终于在垃圾分类的试点上真正开始起步。
市民分类投放意识弱
垃圾箱常“吃”错东西
早在1990年代,海口就开始小范围进行垃圾分类试点,最后却无声无息。到2000年,海口把垃圾袋装收集和分类收集工作安排在5个物业辖区同步展开,几年后垃圾袋装工作得到较好的落实,但垃圾分类进展缓慢。2002年底,海口出台方案,翌年开始试点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当时设置了便于区分的上千个环保型分类垃圾箱,桶上标有明显的分类标志,替代原来的垃圾圆桶。
然而,到2010年,街头一黄一绿两个一组的垃圾分类箱仿佛是摆设:不仅市民意识行动没跟上来,连相关的垃圾后续处理设施也未跟上。当年8月,海口再次启动垃圾分类试点,在全市范围选择有代表性的50个单位、35条道路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将垃圾分为有害垃圾、废玻璃、可回收物、其他垃圾4类。但这些新式环保垃圾箱“上岗”几年,市民分类投放垃圾意识仍较薄弱,多数垃圾箱常“吃”错东西。
总结经验再试点
年减垃圾千余吨
今年3月,在充分总结以前试点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海口再次重启垃圾分类试点。这一次,他们将分类方式改为三分类,试点单位也只划定4个区每个区的1条道路1个住宅区。
“经过之前的试点工作发现,摊子铺得过大,运作管理有难度。”李永胜说,希望这次能通过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处置试点,总结出真正适合海口开展垃圾分类、源头减量的经验及做法,由点到面,逐步推广和推进。
“2010年试点时垃圾分类分得过细,操作太麻烦,所以很难坚持按要求去投放垃圾。”市民赵凌云说,这次操作起来比过去简单得多了,自己将积极参与。
由于这次找准了切入点,分类试点工作基本达到预期效果。据日前海口市环卫局调查,4个试点小区、道路日产生活垃圾约27吨,其中可回收物约1吨、餐厨约2.65吨、其他垃圾约23.35吨、日减量约3.65吨;由此推算年减量垃圾约为1314吨。
类似的一幕也发生在三亚等其他市县,2010年、2012年三亚先后两次开展垃圾分类试点。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即便两市垃圾分类初见成效,但距离成功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症结
海口垃圾分类,卡在哪?
资金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善,缺少激励和协调机制;管理体制上存在“九龙治水”现象,权责不清。
7月6日是星期日,市民周梅在汽车南站逛街,这里曾是2010年海口市50个垃圾分类试点区域之一,生活垃圾分类桶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标志,提醒人们要把垃圾分类放置。
在一个分类垃圾桶边,她想考考6岁的女儿:这些东西该分别放在哪个桶里。然而环卫工人走过来,直接把两个桶的东西都倒在一起,这让孩子十分困惑。
“前期分类不到位,后期处理‘一锅烩’。”不少参与垃圾分类试点的市民认为,这是海口2010年的垃圾分类3年来成效不显著的最大症结所在。
其实,垃圾分类成难题并非海口独有,全国都如此。2000年的全国8个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如今仍在“试点”,被网民戏称为“比蜗牛还慢”。
为何垃圾分类如此之难,其症结究竟何在呢?省住建厅副厅长陈孝京认为,海口推进垃圾分类主要有几方面难题。
首先是资金保障困难。垃圾分类要做到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分类处置,需要广大公众积极参与,因此无论是设备采购还是深入宣传,都需要资金投入。近3年广州市垃圾分类处理投入资金36亿元,仅垃圾分类推广就投入3.68亿元。而我省则因财政吃紧,资金成为垃圾分类的一大“瓶颈”。
其次是分类转运设施、处理终端配套不完善。例如餐厨垃圾除三亚正在建处理厂外,其它市县没有专门的处理设施,全省资源回收体系也不发达。垃圾分类需要公众参与,但目前还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此外还有专业人员缺乏,法规、标准不健全等因素。
记者调查发现,垃圾分类的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利益相关方,由于缺少激励和协调机制,难以形成合力。例如,在清运环节,由于分类运输增加成本,负责垃圾清运的环卫部门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宁可混装。在回收环节,很多地方政府并未利用“看得见的手”对垃圾减量予以补贴,拾荒者自然挑肥拣瘦,哪管垃圾分类。而最被忽视的产品生产者,由于未建立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他们自然乐得装聋作哑。
垃圾处理还存在“九龙治水”的困境。在我省某市,建垃圾焚烧是住建局管,餐厨垃圾处理的公司是由环保局审批的,废品收购站点是由商务局管的,乱扔垃圾的处罚由城管部门负责,而垃圾清收处理是环卫局的事。这让环卫部门很无奈。
“这些事务在台湾省均统一由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统一管理,权责统一,职责明确,系统高效。”陈孝京说,破解“九龙治水”困局关键在于打通顶层设计体系,厘清各部门职责分工,形成从源头到终端的完整处理链条。
破题
垃圾分类,怎么管?
如今,在海口处理生活垃圾已不再是“免费的午餐”。
2011年7月1日,海口正式采用“水消费量折算系数法”征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把收费对象分为5组,其中居民组收费标准为0.37元/吨。
这一办法实施后,被广泛解读为一种相对公平和有效的方法,成为我省探索解决垃圾处理费缺口大的一个重要尝试。
然而,管好垃圾分类,不仅是收费而已,还必须有全面统筹的思路。
可设资源回收管理基金
我国台湾经济社会自1970年代开始起飞,当时大量的工业和生活废水、废弃物严重影响生产生活环境,引起民众抗议和不满。通过30多年持续治理,其环保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记者采访到的多位专家都表示,我省与台湾都是岛屿省份,地理、气候、人文相似,可大力借鉴台湾的成功模式。
“我们必须明确垃圾分类处理的思路和步骤。”深圳城市管理专家綦文生认为,首先要实施垃圾强制分类,用2-5年时间推动强制分类工作,明确规定垃圾的分类,细化每类垃圾,制定出指导操作性强的分类说明。在此过程中,必须下决心改变居民投放垃圾习惯。
“初始阶段可直接补助居民,调动其积极性。”同时设立资源回收管理基金,基金主要来源是对生产制造、进口或销售名目中,应回收废弃物的厂家、商家征收的清除处理费,用于对从事资源回收的社区居民和回收商进行补贴,运用政府“有形的手”来促进资源回收。
“垃圾分类最好通过经济杠杆去驱动,通过‘垃圾全量资源化’来推进。”陈孝京说,台湾从2002年开始管制生活垃圾不得填埋处理,垃圾采取全部回收利用方式处理,包括回收物质及能源。小区或者居民向政府提供资源回收物,可从政府的“资源回收管理基金会”取得一笔回馈金,供小区公共用途。像旧家具、家电等体积较大的垃圾,一般由销售商或者附近资源回收点直接回收后,送修理厂清洁、修复、翻新,再送到跳蚤市场出售。
实行“垃圾费随袋征收”
陈孝京表示,还要推行“垃圾不落地”,让居民将垃圾拎到垃圾收运车停靠点,在固定时间段内直接投放到垃圾收运车内。台北投入各类垃圾收运车辆近1000辆,每天16:00至22:30收运垃圾。如今,全台湾不论城市乡村,无论大街小巷和居民小区,都难见垃圾桶,但城乡村却干净整洁。
綦文生建议,实行“垃圾费随袋征收”。垃圾费按量征收符合“污染者付费”和公平原则,是国际公认的运用经济手段促进垃圾减量的有效措施,被美、韩等国广泛采用。垃圾费随袋征收要求居民投放垃圾时须使用专用垃圾袋,其售价中包含了垃圾处理费。台湾新北市一般废弃物清运量从1999年的3778吨/日降至2006年的2804吨/日,但此后垃圾减量不再明显,于是2010年新北市又全面实施“垃圾费随袋征收”,至2011年新北市垃圾减量至1361吨/日,成效惊人。
专家们认为,还必须完善垃圾分类相关的政策法律框架。
“我省环保法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全、不细、不严、不执行。”陈孝京认为,在国家层面的环境保护法规是比较齐全的,但我省在环保法规方面还存在许多空白,现有几个条例也存在规定不细,可操作性低等情况。
应大力发展“静脉产业”
“应大力推进‘静脉产业’。”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戴星翼说,在循环经济体系中,有两个不同流向的物流过程:即从原料开采到生产、流通、消费的过程和从生产或消费后的废弃物排放到收集运输、拆解分类、资源化或最终废弃处置的过程。仿照生物体内血液循环,前者可以称为动脉过程,后者称为静脉过程。静脉产业实质上是实现各类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的产业链,“静脉产业的意义在于突破传统经济模式的局限性,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綦文生认为,要发展静脉产业,我省要促进垃圾分类相关产业的发展升级。当前我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的绝大部分工作由政府部门及相关附属机构承担,需投入大量经费、占用相当的机构和人员编制。要进一步转变思维方式,将垃圾分类回收、清运、处理全过程的供应模式由政府自办转变为市场化,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垃圾分类收处链条的运转效率,还有利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以较低成本、较小财政压力,迅速聚集所需的资金、技术、设备、人才和先进理念,并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推动有序整合和产业升级,实现整体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他认为,要以本地化为基础,培育跨地区、全链条的产业集团,随着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技术水平的提高,只要运作得当,垃圾完全可以从负担变成财富。
例如,美国是循环经济的先行者,其静脉产业涉及多个行业,包括传统的制造业、炼铁业、塑料橡胶业,以及新兴的家用电器、计算机设备业。2004年,美国静脉产业创造了2360亿美元的毛利润,与美国的汽车工业产值相当,提供了几十万个就业机会。
探索
让垃圾分类
成为全民行动
我省环保爱好者陈怡雯曾对三亚市河东100位居民进行了垃圾分类的问卷调查,结果令人咋舌。
“在3道对垃圾分类了解的基础题中,其正确率不超过50%,甚至最低达到9%。”她认为,这说明一些市民对垃圾具体怎么分类还相当模糊。
《吕氏春秋》有言:“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垃圾分类,也应是一场“万人操弓”的全民行动。
“垃圾分类只有从每个公民做起,从自身的生活习惯开始养成,再配合上政府的多项措施,才是可持续的。”海南大学教授杨小波说,对于每个人来说,垃圾分类会多花时间和精力,但垃圾分类是全社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个人、家庭、社区和政府无一可袖手旁观,需要全社会再造一套科学、可操作的行为规范。
“作为旅游城市的常住居民,要以主人翁的意识来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华中科大环境学院教授陈海滨认为,旅游地区的居民要从个人习惯到公共维护上,不仅起模范带头作用,还应配合环卫部门的工作,“旅游城市的老百姓提高了自身的环境素养,就能以身作则来引导游客的行为。”
陈孝京认为,台湾在环保方面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环境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的颁布实施,强化了全民环保教育。我省要学习台湾,适时出台《海南省环境教育条例》,规定每位公民每年要接受不少于4小时的环保知识教育,将环保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内容,树立环境为人人,人人为环境的理念。环保部门与教育部门联合,坚持不懈地开展各类“小手拉大手”的环保教育活动,吸引学生并督促家长参与环保活动。
同时,加大对民间环保组织的投入,促使其发展壮大,充分发挥其在环保宣传、舆论监督、公益活动方面的作用。争取更多环保民间组织及环保志愿者的支持,动员更多的人从事环保公益事业,推进公众参与,提高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
业内人士认为,垃圾分类不单单是一个投入的问题,其中观念、风气乃至生活方式的改变都不是短时间就能见效。越是如此复杂,政府部门明确自身的责任与规划,做到有的放矢与从长计议就越显必要。当民众从政府的行动中感受到诚意与决心,民间的跟进自然不是难事。当公民与政府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垃圾分类也就自然会成为一种乐于接受的生活方式。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