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有机合成行业危废管理亟待跟进

更新时间:2014-07-23 09:42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李浩 佘进 李子冲 阅读:648 网友评论0

为降低危险废物处置成本,一些不良企业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渣、废液时不择手段,有的混入或喷入燃煤中送入锅炉燃烧甚至直接露天焚烧,有的混入煤渣或生活垃圾等一般固体废物中送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这些做法严重危害大气、土壤、水环境安全。  

近年来,我国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扎实推进,但是,危险废物特别是有机合成相关行业危险废物的管理漏洞仍然突出,规范化管理意识滞后,规范化管理要求不落实。滞后的管理模式及由此造成的环境安全隐患日益凸显。  

一是危险废物管理体制不健全。当前,以水、气污染防控为重点制定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及制度设计往往将危险废物从“三废”产生、治理过程中人为割裂开来,忽视了危险废物与废水、废气在产生来源以及相互转化上的动态关系。直接后果就是危险废物管理未能进入各级环保部门环保管理的重点领域。  

以华东地区为例,虽然各省省级层面均成立了专门的固体废物管理中心,但是普遍存在地位低、编制少、人员缺、手段弱等共性问题,监管力量及协调能力十分有限。大部分市县尚未设立专门的固体废物管理机构,无专职的危废管理人员,固体废物日常管理工作由污防、监察机构人员兼职管理。此外,污防、固废管理中心及环境监察等部门在管理职能上界定不清,在环评审批、执法监察、减排核算等业务工作方面以及人员设置、装备配置等能力建设方面,固体废物管理均被边缘化。  

二是危险废物管理模式不完善。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考核工作开展时间较短,各地对国家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政策法规及工作要求的认识及理解还存在许多不明确、不一致、不到位的地方,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进展不平衡,管理模式地区差异较大。部分省份已经建立所有行业全面管,重点行业重点管的管理模式,将所有危险废物产生企业均纳入监管范围;部分省份仅能做到重点行业全面管,对于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之外的其他行业尚未覆盖;还有部分省份停留在重点行业逐步管的阶段,由市县环保部门自行申报确定纳入统一监管的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名单,导致部分危险废物产生量大、危害程度高的有机合成类化工企业暂未纳入监管清单,长期脱离监管。  

三是危险废物全过程管制漏洞多。危险废物从产生预测评价到实际产生、贮存,再到转移、利用处置的各环节,均存在环保监管漏洞。  

比如,环境影响评价不实,把关不严,造成危险废物源头管控不到位。部分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中,对危险废物产生及处置环节简化评价甚至违法评价,明确纳入监管范围的危险废物种类、数量及处置方式,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但均通过地方的环评审批。其中,有机合成类化工企业危险废物评价不实的现象异常突出,对同一产品,不同企业、不同环评机构评价出的危险废物种类、数量相差较大,产生的数量巨大的有机废液、废渣等危险废物因虚假评价,被排除在危险废物监管体系之外。  

再比如,申报登记不实,日常监管不力,企业违法行为未得到查处。部分企业虚假申报、故意瞒报生产中产生的危险废物的种类、数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大量危险废物被排除在管理计划、管理台账之外,非法转移处置。部分基层环保部门对违法申报登记行为无视、放任,对非法转移处置等查处不力,企业长期违法生产、违法管理、违法处置。  

此外,经营单位管理粗放,管控松懈,违法经营管理安全隐患巨大。部分处置单位对危险废物收集处置全过程管理及企业产生“三废”的治理投入不足,违法生产经营、超标排放二恶英等的现象时有发生。大部分单一性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单位基本处于放任管理状态,准入标准过低,生产规模不大,生产工艺落后,污染防治等基础设施薄弱,环保管理水平及自觉守法意识低下,超范围经营、私自贩卖流转、非法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现象较为普遍。  

四是危险废物管理政策法规不健全。比如,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导则未制定,环评缺乏明确的规范依据及评价方法,评价过程随意性较大。再比如,危险废物性质界定相关法律规定不明晰。部分企业将列入《国家危废名录》的危险废物定性为副产品进行管理处置,交由无危险废物经营资质的单位予以综合利用,贮存及转移均不再执行危险废物相关管理要求。对于此类行为的法律属性,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未予明确,实际执法中对其性质难以认定,又无法排除企业借此漏洞规避危险废物监管要求的可能,给日常监管增加了难度。此外,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规范不健全。我国对于危险废物鉴别程序的启动、主导及衔接程序,鉴别主体的资质管理以及鉴别结论认定等方面,尚未制定具体管理细则,导致各地危险废物鉴别工作推进不平衡,危险废物鉴别大都成为企业规避相关法律法规的手段。  

五是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不匹配。当前,政府层面缺乏与区域内危险废物产生、分布特点和增长趋势相吻合的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发展规划,导致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与危险废物处置需求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不匹配的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已成为制约区域工业发展,危及区域环境安全的重要因素。同时,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处置单位区域分布严重不均,发达地区相对集中,欠发达地区布点较少,无法满足当地危险废物处置需求。部分地区为优先确保当地危险废物处置需求,对综合利用处置单位接收异地危险废物的行为从转移审批上予以禁止,加剧了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与处置需求之间的矛盾。  

有机合成相关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有机合成生产工艺多样、反应条件严苛、操作步骤复杂,产生的危险废物面广量大并且大部分难于回收利用,如不妥善管理处置,环境危害极大。  

怎样提升有机合成行业危险废物管理水平?笔者认为,推进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应着眼于破解体系、制度及能力建设等方面存在的根本问题,立足于有机合成相关行业危险废物的产生特点、管理现状及严峻形势,高位推进、综合施策,遏制相关行业环境违法行为高发态势,切实有效防控环境风险。  

首先,强化行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意识。以“两高”司法解释的宣传贯彻为载体,加大危险废物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力度,将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各项要求传导到基层监管部门及企业主体。组织开展行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专项检查,严厉查处重大环境违法行为,着力消除环境安全隐患,全面提升行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意识。  

其次,夯实行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基础。推进地方各级政府危险废物监管体制、机制和能力建设,健全完善危险废物监管模式,加强特殊污染物监测等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开展行业危险废物产生源调查统计工作,建立危险废物种类、数量、分布、流向等基础数据库。科学评估各区域内危险废物产生、分布特点和增长趋势,合理确定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单位布局及发展规划。加大环保经济政策扶持,鼓励市场投资主体参与,加快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产业化步伐,缓解集中处置能力不足的矛盾。  

第三,完善行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制度。尽快制定行业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导则,规范危险废物产生预测评价方法。调研确定典型产品、典型工艺危险废物产生种类及产排污系数,为行业危险废物底数调查及规范化管理检查提供支撑。探索制定危险废物鉴别工作管理办法,细化危险废物鉴别程序,规范危险废物鉴别工作,提升有机合成行业危险废物鉴别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第四,提升行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贯彻全过程管控理念,以危险废物环评预测分析为切入点,严把环评准入关;以危险废物源头申报登记为突破点,准确核定危险废物基数;以规范企业台账资料记录为关键点,夯实危险废物日常监管基础;以强化危险废物管理监督检查力度为着力点,提升企业守法自觉性。将行业危险废物产生预测、产生、贮存、转移、处置等各环节,通过有形的台账资料及无形的监管压力有机串联起来,构建完善统一、科学合理的全过程管控体系,切实防控行业环境风险。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有机合成行业危废管理亟待跟进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