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首次实施堤岸土壤改良实验
土壤盐碱程度过高、植物遭遇“成活困境”、绿化需符合防洪要求……针对永定新河、独流减河河道堤岸的“绿化难题”,日前,天津滨海新区正式启动了为期一年的土壤改良试验。两条河道共16万平方米的堤岸将成为“试验田”,由四家具有盐碱土壤改良专利技术或专有技术的企业分片承包,各个企业将“各显神通”积极攻克堤岸重盐碱地绿化难题,为堤岸绿化寻找可推广的新途径,最终的成功案例将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在永定新河南岸,参与此次试验的四家企业进行了土壤、水源取样。在现场记者看到,浅黄色的堤岸土壤看起来就像沙漠一样,上面几乎没有什么植物生长的迹象。几名园林技术人员选取了三处不同位置,仔细地进行深挖取样,有的技术人员还轻轻舔了一下土壤判断含盐量。“这里的含盐量大约是15%。而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要小于千分之3%。,改良难度很大。”技术人员说,他们将根据土壤情况仔细制定土壤改良方案,争取探索出重盐碱堤岸绿化的新方法。
“根据要求,明年年底滨海新区将完成独流减河、永定新河两岸的绿化工程。但是两个河道的堤岸绿化情况实在不容乐观。”滨海新区环境保护和市容管理局园林处相关人士介绍,这两条河的大堤以防洪功能为主,河岸土壤的pH值和含盐量较高,透水性又差,非常不适于植物生长。同时,为了确保大堤的防洪安全,堤内坡绿化工程只允许覆土绿化或者树穴改良绿化,不允许整体土壤改良绿化。可是大面积覆土绿化,不仅绿化成本高,对道路等环境污染严重,而且也将造成对日渐稀少的高质量土源的大量浪费。“目前,滨海新区尚没有对堤坡树穴改良绿化的经验,此次召集四家企业进行相关试验可以说是首开新河。”相关人士表示,他们希望通过动员社会力量,多方积极探索,能够寻找到一条新的绿化途径,最终的成功案例将会达到全国专业范围内的领先水平。
据了解,滨海新区环容局对此次试验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包括苗木种类、规格、数量等。待明年秋季,新区环容局将组织专家进行项目验收,要求苗木存活率达到85%以上,土壤含盐量将在3%。以下,pH值在8.5以下,届时的成功案例将获得新区政府的专项支持。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