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应将环境信息和资源整合并按需送达
“我们要当不拆邮包的邮差。”这是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主任程春明在环境信息化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上对下一步环境信息化工作角色的定位。
邮差是物流的核心环节,没有邮差,物流便会“断流”,信息中心要做的正是成为环境保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没有环境信息化工作的支撑,环境保护工作也会“断流”。
邮差不拆邮包本是正常现象,为何在这里要特别强调呢?日常物流中,邮包是私人物品,而信息中心作为邮差“邮递”的产品是公共产品,即环境信息和资源,而公共产品不具有排他性,是可以共享的资源。所以,“不拆邮包”强调的是,信息中心要做的是先将公共资源整合起来,按照业务部门的业务需求和共享需求,将产品安全无损地送达指定地点。
如此微妙的定位是基于什么考虑呢?
信息中心少“信息”已有平台运行率低
近年来,随着各行各业卷入信息化浪潮,环保行业亦不例外。
环境保护部建设的环境保护专网覆盖环境保护部、32个省级环境保护厅(局)、352个地市级环境保护局、2799个区县级环境保护局以及37个直属单位和派出机构。环境保护部数据传输与交换平台覆盖部、省、市、县四级,实现了数据的远程上报、同步、交换和共享。远程公文传输系统、环境统计业务系统、政务信息系统等其他业务系统的有效运行进一步提升了环境保护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然而,取得显著成绩的背后,多年的顽疾依然存在。
“目前环境保护专网虽然覆盖四级,但平均带宽使用率不足5%,有些市、县的设备长时间不开机,甚至出现丢失的现象。”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应用室主任李蔚介绍说,环境保护专网可以承载大量业务信息的传输和交换,符合国家相关安全要求,但目前大量的业务信息掌握在相关业务部门手中,在部门内部形成了严重的信息孤岛,无法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挖掘信息间的关联关系,造成信息资源的极大浪费。而已有信息的更新速度较慢,数据时效性较差,不能及时发挥数据本身的价值。
而环境资源的共享和互通互联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环境管理转型的重要推动力,信息中心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但同时却面临着“少信息”甚至“无信息”的局面,并且长期以来作为技术支撑的角色也使其处于环保主战场的边缘,这些都成为信息中心进一步发展的阻碍。
鉴于此,程春明提出了先做好不拆邮包的邮差的“服务论”,“信息中心边缘地位的改变并不能一蹴而就,我们的工作需要慢慢得到业务部门的理解与支持,由于已有的环境业务分工已经形成,在按照现有业务部门职能分工的情况下,信息产品是由业务职能产生的,信息产品的归属各有其主,信息中心首先要提供渠道、提供服务,将环境数据收集上来,使数据唯一,为未来更大范围的共享奠定基础。”
然而,这仅仅是环境信息化的前奏。
从技术型转向服务型重塑立身之本
信息化浪潮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的改变,更是整个生产生活和管理方式的转变,这也是信息化强环保的真意所在。但以技术起家的信息中心的边缘化,使得推动环境信息化建设困难重重。
比如,由于信息中心没有承担具体业务,而已形成的业务格局又使其很难涉足,这极容易导致系统、平台成为摆设。广西壮族自治区环保厅环境信息中心主任黎一盈曾坦言:“建系统搭平台很容易,现在各种软硬件都已经建好,但如果业务部门不去主动使用,极容易成为摆设。”他的想法也得到了程春明的印证:“技术方面的问题好解决,难的是部委间、部门间共同使用这个系统进行互联互通、协同工作和资源共享。”
“如今,信息化已经不是一个专业,而只是一种手段,专业性已经没有优势。在业务流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用信息流和数据流串起来,发现业务的关联性、协同性。比如关于大气污染的成因,我们可以采用大数据进行分析,为环境管理提供另一个视角。所以,信息中心要从技术型开始向服务型转变,但是必须找到立身之本,即服务主体。”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徐富春说,信息中心服务的主体是环保工作,要做好信息共享和信息服务。
程春明结合各省信息中心的发展,提出信息中心只有与环境业务融合,有自身的业务,才具有生命力,才能使环境保护工作成为一个有生命体的活系统。
在已划定的环保业务范围中,信息中心可以承担何种业务?这成为信息中心要解决的又一个难题。
建立信息归集体系强调数据开发能力
信息中心要承担的相应环境业务,必须以环境资源为基础,改变信息中心“少信息”的局面成为第一道坎。
对此,原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副巡视员李子龙提出,建立环境信息归集体系,建设环境信息资源中心。信息中心应当对环境保护部各部门、各岗位的行政管理职能、业务流和工作流进行分析,把这些业务信息归集起来,整理加工成自己的产品。归集体系的目标是建成环境信息资源中心,任何一个业务部门都没有信息中心这样的优势,尤其是技术支撑和保障运维上优势更明显,从产生、收集、加工各个信息处理环节能够形成完整的工作体系。所以,信息中心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让环境信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
在数据采集方面,李子龙提出数据采集应当与业务应用适当分离。在以往的系统开发中,业务需求推动系统开发,随之产生的数据就为这一个业务服务。数据采集和应用捆绑过紧,这是造成数据孤岛最根本的原因。他认为,信息化分工已经非常明确,有的部门可以专门做采集,有的可以专门做数据的加工分析,数据采集后进入数据池中,研究部门可以从其中提取自己需要的数据,这不仅节约资源,避免重复浪费,也有利于数据共享、业务协同。
但信息归集只是第一步,依靠这些信息资源,结合信息化手段,形成数据开发能力,这才能真正融入环保业务。原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副主任程子峰说:“目前,整个环保系统内,环境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析能力相对较弱,在这方面信息中心大有可为。”信息中心兼有数据资源和信息化手段双重优势,可以在数据挖掘和数据开发上下功夫,比如可以用模型对数据进行模拟分析,也可以借助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用于环境问题的分析,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多维视角。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将信息化工作定位在‘业务之上,决策之下’,并将政策研究的业务职能纳入,这充分说明信息中心有能力也有实力承担开发信息资源产品的工作,为决策提供支撑。”程春明说。
巩固技术开拓业务工作由被动变主动
信息中心以技术起家,看家本领不可丢。原北方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主任高文涛说:“信息中心应该充分重视技术的基础作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各部门的工作。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信息中心下一步的发展提供充分的可能。”
李子龙认为,现有的技术路线应该有一些变化。他认为现有的系统运维并不稳定,并且运维由不同的技术公司承担,不同的公司负责不同的系统和平台。随着环境信息化进一步深入,按之前的发展模式则需要越来越多的运维人员。这不仅造成了人员冗余,也不利于问题的高效率解决和处理。他提倡对技术运维进行改革,虽然业务需求不同、系统的设计不同,但是更多的是共通的技术,所以未来的运维要让系统之间可以“通话”,提高运维能力。
在强化运维,做好技术支撑的同时,信息中心转型急需具备的另一个能力便是承担相应的环境业务。而由于信息中心长期以来没有业务职能,所以专家建议不能坐等,而是要积极主动寻找业务、开发业务。
李子龙以国家发改委信息中心的案例讲述了业务职能的重要性。据介绍,国家发改委信息中心有800多人,负责技术运维的人数不到一半,其余人主要负责业务,比如对国家宏观经济形势进行预测等。他认为,未来信息中心的重点应逐步从技术运维转到对环境信息的分析研究上来,对环境信息进行研究,如空气质量的预测预警、雾霾的成因等。
程子峰则从工作的主动性方面给出了建议,他认为,今年初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成立说明了信息化的重要性,在全面深化改革环境保护体制过程中,各议题均涉及信息化问题。信息中心应看到这些机遇,充分利用这些机遇,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合作,寻求利益共同点,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有利的发展空间。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