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十堰网箱养殖户转型 确保南水北调水质
资料由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提供(宋嵩制图)
编者按:为唤起大家对身边河流的关注,本版推出“我的家乡我的河”全媒体特别报道活动。
自5月26日刊出第一篇报道以来,“我的家乡我的河”系列报道已推出15期。从今日起,我们将聚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围绕如何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陆续推出相关调查报道。敬请关注。
10月12日8时,横跨湖北、河南两省的丹江口水库水位159.95米,出库流量每秒465立方米。根据计划,很快,库容达290.5亿立方米的丹江口水库的清水,将沿着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为北京等城市源源不断地补充清澈水源。
为了南水北调,十堰网箱养殖户“洗脚上岸”
“肯定是舍不得,但为了支持南水北调,还是把26个网箱全部上缴了。”在丹江口水库打了几十年鱼的养殖户李庆福“洗脚上岸”。
上世纪丹江口大坝兴建后,第一批失地农民经过多年的摸索,依托丹江口水库富集的水资源,大力发展网箱养鱼,从而转型为渔民。目前十堰市从事专业养殖和捕捞的居民达7650户3.5万人,渔业总产值6.5亿元。由于中线工程保持水质的需要,十堰开始清理网箱和围网养鱼,这些渔民再次面临就业转型。
按照计划,十堰市将于今年10月底前全面清除坝区和库区二级以上的网箱养鱼,明年12月底前将所有网箱养殖清理到位。据测算,清除库区网箱养鱼和围栏养鱼需补偿资金12亿元。
为保障网箱清理工作顺利推进,十堰正积极帮助渔民加快成鱼销售,制定网箱清理奖补标准等。郧县出台《取缔丹江口库区(郧县段)网箱养殖工作方案》,按照“依法依规、属地管理、试点先行、重点突破、限期拆除”的原则,以沿库相关乡镇为主体,县水产、环保、航运等部门联合执法,县纪检监察、公安等部门全力支持配合,推进取缔网箱养殖工作。该县成立6个督导工作组,负责各乡镇网箱养殖取缔工作,凡有网箱养殖的村都有一名乡镇干部联系,并实行“五包”,即包政策宣传、包销售服务、包并箱转移、包拆解上岸、包后续发展。为保障渔民利益,郧县多方筹措奖补资金,设立专户,按时间节点和奖补标准及时兑付给养殖户。
10月11日,十堰市通报了“保水质迎调水”百日攻坚战9月份进展情况。其中,神定河、泗河、犟河等5条河治理需实施的26个项目,目前已全面启动实施。5条河流共需新建污水收集和清污分流管网1043.3公里,目前已完成642公里;共需整治排污口590个,已完成整治540个,剩余50个正在加紧治理。
水源保护已成共识,工程措施一应俱全
“保护好南水北调水源区的水质,已经成为沿线各级政府和民众的共识。”长江水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坦言。
据介绍,为保护水源区水质,国家在“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120亿元,用于污染源综合治理和生态建设,水源区各县市区都建立了污水处理厂,城镇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可以实现达标排放。陕西省计划投资188亿元,在470公里的汉江干流和100公里的37条重要支流入汇口,实施生态环境治理、水资源配置和防洪设施一体化建设。
“在国家层面,一系列规划、制度等也为一库清水北送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这位负责人说。近年来,国家先后实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以及《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这些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重点控制单元水环境综合整治、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整治等方面,这些任务均有明确的目标和项目对应。
国家层面建立了由发展改革委牵头,11个有关部门和三省人民政府组成的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组织指导《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的实施。三省也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如陕西省发布实施了《陕西省汉江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湖北省出台了《湖北省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等。
据介绍,为保证输水沿线干渠的水质,从工程规划设计上,输水干渠全线封闭,与河流全部立交,两岸设立隔离带;从制度保障上,国务院出台了《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管理条例》,在中线工程总干渠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严格禁止任何与输水无关的经济社会活动,禁止设置排污口;从管理保障上,明确了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南水北调工程的水量调度工作,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的有关工作,输水干渠沿线的地方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的有关工作,并将南水北调工程的水质保障、用水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受水区与水源区对口协作,确保清水永续北送
“京津冀等受水区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库区开展多形式对口协作,促进水源区转型发展,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十堰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据介绍,十堰市今年确定的对口协作项目共61个,总投资22.2亿元,援助类项目21个。
不过有专家坦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跨越多个省份,区域间的发展落差很大,各地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措施也有很大差距,如何确保水源地水质,如何确保北调之水不受污染,也是中线工程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
“目前,水污染防治项目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是靠中央财政和地方配套财政资金,由于丹江口水库水源地40个区县中有26个国家级贫困县,各项目配套资金落实存在一定困难。加之污水处理厂等污染防治项目建成投运后,由于管网不完全配套,污水处理费征收比例较低,仅靠财政资金补助难以维系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长江委这位负责人说。
为此,国家采取了多项库区的生态补偿措施,包括《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的实施、水土保护及小流域治理措施等,目的是促进中线水源区生态环保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调动库区干部群众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水质的积极性。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