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近期京津冀等地区空气重污染原因 多因素叠加致接连雾霾
秋冬季节是我国雾霾污染高发季节,10月以来我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接连发生大面积的雾霾污染,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持续处于重度污染以上级别。
针对这一情况,10月25日,环境保护部在北京召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重污染过程专家解读座谈会。
会上,来自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对目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重污染的形势、成因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并对当下社会上较为关注的有关大气治理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未来一周扩散条件总体仍不利
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首席预报员丁俊男介绍,10月25日~10月30日期间,除10月26日有所不同外,污染物扩散、传输、湿沉降条件总体上仍较为不利,10月30日前后可能出现严重的静稳天气形势,导致污染累积。京津冀中南部可能会再次出现重度污染过程,局部地区可能出现严重污染。“初步预计,10月31日是一个自较差向较好空气质量形势的转折点,11月1日~11月3日期间,京津冀大部地区空气质量形势趋势可能较好。”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研究员宫正宇表示,10月发生的3次重污染天气受影响范围主要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中西部地区的陕西、河南以及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等省份,最大影响面积达到56万平方公里,京津冀及周边和东北地区部分城市成为此次重污染过程的重灾区。
四因素导致今年10月雾霾频发
宫正宇说,10月以来出现的几次雾霾天气,其产生原因有多个方面:
一是污染物排放量大。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城市,电厂、锅炉和机动车保有量较大,城市运行带来的各类污染物排放量非常大。二是扩散条件不利。10月7日~10月11日,华北区域天气状况稳定,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污染物被压缩在近地面层,污染物浓度急剧升高,形成空气重污染。同时因雾与霾并发共存,较高的湿度引起大气颗粒物吸湿增长,导致污染物浓度累积增高。三是秸秆焚烧影响明显。秸秆焚烧对这次重污染天气的形成和加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监测表明,重污染天气过程期间,钾离子、氯离子等具有生物质燃烧指示性的组分浓度出现了10倍以上的增长,激光雷达监测反演表明,本次重污染过程与秸秆燃烧密切相关。四是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贡献叠加。京津冀地区城市和中部、西部地区城市群污染物的输送和各城市本地排放污染物相叠加,使PM2.5污染物浓度进一步升高,客观上加重了空气污染。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表示:“今年10月,季节转化和秸秆焚烧造成一个非常典型的污染态势。我们已经了解了污染规律,我们未来的治理就是要按照来源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
预计在APEC会议期间污染水平能降低30%
宫正宇在发言中表示,虽然此次重污染天气持续的时间较为集中,但就污染天数来说,较去年相比仍呈现下降趋势。据统计,2013年1月,重污染过程为4日~15日,持续11天;2013年10月,重污染过程为16日~23日,持续8天;2014年2月,重污染过程为20日~26日,持续7天。今年10月,3次污染过程分别持续5天、4天、4天,与前几次相比,污染持续时间明显减短。
柴发合介绍说,应对大气污染,环保部门一直都是坚持最高要求。“即使出现一般的污染,我们也是按照最高级别的措施来进行应对。”针对APEC会议制订了一系列减排方案,包括对PM2.5、PM10、挥发性有机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减排,机动车限行,工业企业限产等措施,确保会议期间的空气质量。“通过这些措施,预计APEC会议期间大气污染水平会降低30%。”
专家建议应把应急的提前量加大,应急预案应更个性化
经过几乎一个月雾霾的“洗礼”,不少人已经开始对“到2017年使京津冀大气环境有明显改善”的目标表示怀疑。
柴发合表示,2017年实现大气环境改善的目标是经过多方论证得出的,并不是信口开河。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计划的落实和实施过程中的局部调整。“治霾是一项系统工程,难以一蹴而就,也需要在治理过程中不断调整措施。我对实现这个目标还是充满信心的。”
宫正宇表示,从监测情况来看,10月发生的数次污染过程,虽然仍然延续了往年污染程度重、累积速度快的特点,但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实际上有所减轻,这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一年所采取的措施有很大关系。
他说:“2013年10月那次重污染过程,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和周边地区,也包括东北、华东和东南地区,一共涉及了14个省份,影响范围达66万平方公里。今年10月这次重污染过程一共有10个省份56万平方公里受污染,从污染的强度来分析,大多数城市污染物浓度比去年有所下降。”
在提及日前环境保护部派出6个督查组对各地应急预案落实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的问题时,柴发合表示:“我有两条改进提议:一是要把应急的提前量加大,在重污染天气来之前的一到两天就进入应急状态,这样就避免了污染物的持续累积;二是各个地方要根据各地个性化的污染成因制定个性化的应急预案,更有针对性地应对重污染天气。”
在谈及区域间协作时,柴发合说:“要建立区域层面上的大气污染优化治理体系,要有法律法规上的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督管理、统一的执法。”他呼吁,尽快出台一部针对区域性协调方面的法律法规。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