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推进生态水域整治 把青山绿水还给百姓
备受社会关注的晋江生态水域综合治理工作,经过一年来综合治理已取得初步成效,九十九溪主河道、东溪等流域水质得到明显改观,坝头溪等流域水质得到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晋江经济社会突飞猛进,但在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工业、农业、生活污染急剧加重,不仅影响到了城乡美观,而且严重影响到群众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
对此,晋江进行深刻的总结反思,意识到晋江既要经济强,也要环境好。党的十八大以后,晋江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通过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全面启动生态水域综合整治工程,力争把晋江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商的滨海生态城市。
经过一年来的努力,去年晋江获评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省级生态市。可以说,生态水域整治工作不仅使晋江全市水域沿线污染得到遏制、环境得到提升、水质得到好转,更重要的是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全市上下,包括政府、企业、群众逐渐认识到水系治理和污染整治的重要意义,重视生态、倡导环保的氛围日渐浓厚。
创新方法 突出标本兼治
经过长期的摸索实践,晋江意识到,生态水域综合治理工作的疏与堵、治标与治本要有效结合。对此,晋江通过制定“防控、巡查、整治、打击”等综合措施,集中整治重点行业、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污染问题,严厉打击各类违法排污行为。为强化源头治理,今年7月,晋江创新实行污染源排查销号制度,明确由该市生态办牵头会同环保局、市政园林局、农业局和各相关镇(街道),开展对14条流域周边范围内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生活污水与生活垃圾)、农业污染源的彻底全面摸排,建立污染源工作台账和污染源治理工作销号制度,确保污染源排查一个、整治一个、销号一个,巩固整治成效。
据统计,这14条流域共有工业污染源287个、农业污染源27个(包括8个生猪连片养殖小区)、生活污染源201个;截至目前,工业污染源已销号102个、农业污染源已销号9个、生活污染源已销号8个。
重拳治污 根除历史顽疾
对于治理水域污染,晋江提出要以“铁的决心、铁的措施、铁的纪律”强力推进,通过全方位、多举措强力治污,使困扰多年的一些区域污染问题得到根除。
在工业整治上,晋江完成建陶行业的清洁能源替代工作,九十九溪酚水污染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石材行业有序退出转型,永和、英林、东石3个石材重镇的石粉、石渣污染和“牛奶溪”的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制革行业、电镀行业、印染行业的整合提升工作稳步推进。
在农业治理上,全面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采取综合措施,督促指导畜禽养殖场关闭退出转型,对已腾空的畜禽养殖场,及时组织力量清理拆除。同时,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保障引导畜禽养殖场退出转型,农业污染源得到有效遏制。
在治理设施上,大力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城乡污水收集处理率,大力削减生活污染源。目前全市已建成仙石一二期、远东一二期、晋南及安平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达19.5万吨/日;南港污水处理厂预计11月中旬投入试运行,西北和仙石三期污水处理厂已开始建设,到2015年中期污水处理能力将再增11万吨/日,达到30.5万吨/日。同时,建立完善了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置的城乡一体化环卫保洁机制,拥有一支较强的整洁队伍和一批较好的环卫保洁设施,目前全市共有37座垃圾转运站,实现垃圾日产日清,每月开展环境卫生专项督查考评。
联席会议 打击污染犯罪
为有效发挥司法机关打击环境污染犯罪的震慑力,晋江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在公安局治安大队增设“打击环境污染犯罪中队”、在检察院设立专门“环境污染办案小组”、在法院设置“生态环境合议庭”和试点“生态法庭”、在环保部门设立“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办案小组”,并逐步推动打击环境污染犯罪相应办公机构的成立。
可以说,公检法和环保部门的加强联动、密切协作,使涉及环境刑事案件在晋江得以“快侦、快破、快审、快判”,形成了打击环境污染犯罪行为的强大合力和震慑力。
据统计,今年以来,晋江全市共向公安部门移送35起环境污染违法犯罪案件,检察院提起公诉18件,法院受理18件,已判决4件,晋江的环境违法犯罪刑事案件办理数量占全省三分之一,环保执法经验得到了省环保厅、公安厅的肯定和推广,也得到国家环保部调研组的赞誉。
下阶段,晋江将以争创“国家级生态县级市”和“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着力打造天蓝、地绿、水清、岸美的滨海生态城市为目标,全力以赴抓好、抓实污染减排、流域治理、造林绿化等各项工作,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打造让“本地人留恋、外地人向往”的美好家园。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