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PM2.5到“霾”怨四起:中国环保在艰难中寻找突破
“PM2.5”——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可入肺颗粒物,可能是近年来中国人特别是华北地区的人们耳熟能详的学术名词。
从2012年冬季开始,雾霾天气多次笼罩华北和华东地区。一时间,十面“霾”伏、自强不“吸”、厚德载“雾”等被调侃的成语充斥网络,“霾”怨四起,网民以此表达对持续重污染天气的不满。
不断袭击京津冀的雾霾天气也引发人们对污染治理的思考,并成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央和地方治理大气污染的力度不断加大。2013年,国务院提出到2017年,五年内压减8000万吨钢铁产能的目标,其中四分之三的任务落在河北。此外,河北还要压减水泥产能6000万吨、煤炭消耗4000万吨以及平板玻璃产能3000万重量箱。
钢铁、水泥、煤炭、玻璃产业被视为四大主要污染源。
据河北省工信厅估算,完成上述压减任务,将影响1800亿元产值,涉及上百万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的就业问题,每年需支付社保养老金130多亿元。
同时,治理大气污染投入巨大。据河北省财政厅初步测算,包括低硫煤补贴、除尘、小企业整治、重污染企业搬迁等大气污染治理项目,总投资每年将高达4000多亿元。而全省2013年的财政收入为3641.5亿元。
河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河北省GDP比上年同期增长5.8%,增幅为近20年来最低。
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说,一定要与“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落后产业决裂,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发展的增长方式决裂。即使牺牲一些GDP,也绝不做危害当前、遗祸子孙的事。
一些专家学者也呼吁,让人们呼吸上干净的空气远比单纯财政数字的增加更有意义。公共财政的本质是民生财政,而让百姓的生活环境更优美舒适是最大的民生。
2014年初,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治理大气污染,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正是三地协同发展的重要目的之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2014年重点工作》提出,“加强联动,同步应对解决区域共性问题”。
今年,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能和“PM2.5”相媲美的热词,恐怕非“APEC蓝”莫属了。
11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召开。其间,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等地采取关停部分企业、车辆限行等措施,使得北京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城区PM2.5一度接近一级优水平。天空逐渐变蓝,网民谓之“APEC蓝”,并呼吁把它留住。
但换来“APEC蓝”的代价也不小。以河北省为例,自11月1日起启动空气质量保障应急减排措施,实施环北京100公里范围内涉气排放污染的企业全部停产等措施,全省共停产限产企业8430家,停工工地5825处,露天矿山全部关闭。
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贵说:“最近几年的雾霾现象,不仅是北京及周边地区的问题,也是整个华北地区甚至整个中国东部的问题,是中国经济粗放发展的浓缩。因此,必须从大区域的角度来解决。”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只要采取措施,空气质量是能够改善的。短期实施可能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一些影响,但把时间拉长,让措施更准更有力度,就能早一点实现“APEC蓝”。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