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出必行,做到实打实
河北:深化改革激发活力
“城市的污染主要是产自于自身,不是外来的影响,归咎于外来的影响这是推责任。”谈到京津冀大气污染交叉影响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说:“河北污染是我们自己产生的,决不能怪北京。”
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河北省组织开展了占工业排放比重超60%的钢铁、水泥、电力、玻璃四大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完成脱硫、脱硝和除尘改造工程577个,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78.2万辆。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河北省空气治理的成效开始显现,2014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较2013年上升了17.8个百分点。
目前,河北省已经会同有关科研单位研究制定了《大气污染深入治理三年(2015~2017)行动方案》,明确了2015年到2017年干什么、怎么干以及什么项目落实到什么地步。
下一阶段,河北省将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重点从三方面推进: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引领,补齐河北发展短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河北是“短板”。从自身来看,河北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差距很大,这两个差距一定要消除。按照国家统计局新制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9项监测指标体系,经过测算,河北省目前达到79%,相对还较低,有些短板还需要补上。接下来,河北省将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快发展,加速转型,缩小与京津的差距,确保京津冀区域整体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此外,河北省将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激发区域发展活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关键要靠改革、靠创新。当前,河北与京津存在政策梯度差,接下来将通过改革,逐步拉平与京津的政策差距,以改革创新引领协同发展提质、提速。
河北省将把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
天津:八条举措全力治霾
京津冀要联合治理大气污染方面,三地可谓“同呼吸共命运”。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黄兴国指出,必须坚持每年都改善,要给老百姓以信心和希望,这是政府的责任所在。
2015年天津市治理大气污染将“实打实,不来虚的”。黄兴国在全国两会上公开了天津市即将采取的8条硬举措,包括:市中心范围内所有供热锅炉全部改为燃气;60%烧煤的发电厂要达到烧燃气的标准;4月把天津陈塘庄发电厂关掉;所有车柴油全部改为国Ⅴ号;购买1000多台用于清洗马路的专用洒水车,每天将天津市所有的马路清洗一遍等。
西藏:坚守底线一票否决
环境形势严峻地区固然要出狠招,环境优良地区“一把手”的表态也绝不含糊。全国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区主席洛桑江村说,目前全区水环境、大气环境基本没有受到污染,城镇空气质量优良率全天候达标。“我们坚持把保护环境作为底线、红线、高压线,严禁引进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三高’项目。严格实行矿产资源开发自治区政府‘一支笔’审批制度、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
——直面困难,敢于硬碰硬
能源结构需调整
天津市尽管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从污染指数排位看仍处于倒数第十。与邻近的北京市相比,PM10与北京相近,但二氧化硫高于北京1.25倍。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研究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包景岭指出,煤烟型污染问题仍需引起高度关注。而能源结构优化面临较大的困难是天然气气源短缺,这已成为瓶颈性问题。
目前,一些采暖改燃项目要考虑电采暖,但其成本将更高。此外,大型燃煤设施已研发较成熟的超低排放治理技术和示范工程,但大规模推广需要相应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这些制约目前大气污染治理的难题,有赖于下一步相关举措的出台。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黄兴国介绍,年前天津市采取了“五、四、三、一”的措施治理大气污染,要用这样的实际行动给老百姓以信心和希望。
体制障碍待解除
大气污染治理,是河北省的一项重点工作,也关系着京津冀一体化能否实现。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河北省打了一套大气污染治理的组合拳,就是压能、减煤、治企、控车、降尘、增绿等标本兼治的攻坚战。去年,河北省压减钢铁产能1500万吨、水泥产能3918万吨、平板玻璃2533万重量箱,特别是河北省煤炭消费去年总量减少了1500万吨,首次实现了负增长。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省长张庆伟坦言,京津冀协同发展还需要打破体制上的障碍。他说,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在政策上存在“梯度差”的问题,“比如,天津滨海新区的政策,我们希望能覆盖到河北的沿海。比如,中关村的政策在河北也没有。”
——改革创新,多渠道治污
在创新方面,也要迎头赶上。“创新驱动并不是对投资拉动、出口带动、要素推动的否定,而是要通过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提高投资的拉动效应、出口的带动效应、要素的推动效应。”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强说:“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是一个有机整体。速度变化是表象,结构优化是本质,动力转换是关键。”
对此,浙江省将坚持以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稳发展适应速度变化,以新型城市化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推进结构优化,以制度供给、创新驱动推动动力转换,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另外,李强还表示,速度变化中的“有减有增”,取决于产业、城乡、区域3个层面的结构优化,结构优化最终要体现在产业高端化、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均衡化。这既是转型升级的主要标志,也是转型升级的主要目标。
资金补助是关键
除了结构不合理、体制存在问题外,资金捉襟见肘也阻碍了污染治理的脚步。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建议,参照碳排放交易原理,建立城市扩张带来的污染物增加与农村污染物减排增减挂钩的制度,运用市场化手段来加以解决。
黄奇帆说,中央和地方对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的硬件设施建设上给予一定补助是必要的,但如果全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资金都要靠国家承担,这件事是做不成的。这笔钱,老百姓出不起,国家也难以承担,怎么办?只有通过市场化办法来解决。
比如,可参照重庆市碳排放交易的原理,建立城市扩张带来的污染物增加与农村污染物减排增减挂钩的制度。首先,对重庆市或全国农村污染物存量有一个测定值,如果存量是每年排放1亿吨污水或垃圾,通过修建污水、垃圾处理站后,每年减少了1000万吨污水或垃圾排放量,这就形成了1000万吨污水或垃圾减排指标,可以到专门的交易所交易。
另一方面,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必然要产生比同等面积农村多得多的污水、垃圾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虽然要经过处理,但毕竟新增了污染物排放,所以必须购买排放指标。这样一来,农村面源污染存量减少的指标就可以卖给城市扩张需要的企业。
黄奇帆表示,重庆市政府已经在2014年着手研究这件事,并制定了实施方案,今年将全面启动实施。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