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环保部长的"硬"态度
7日下午,北京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座无虚席。大家期待新任环保部长陈吉宁,会在两会记者会的首次亮相中展现出怎样的治污魄力。
从清华大学到环保部,陈吉宁刚刚履新一个月零一星期。回答记者提问前,他谦虚地说“还在熟悉情况”,但实际上,环保课题对他而言并不陌生。作为环境工程专家、中国环保部首位科班出身“掌门人”,他在上任伊始就被寄予为环保事业带来“新风”的希望。
在整场记者会上,陈吉宁既显现出“学者范儿”,轻松说出“邻避效应”的英文“Not-In-My-Back-Yard”;又态度坚决地回应雾霾治理、推动新环保法落实以及环保部“整改”等问题:真抓实干、不能懒政不作为、久久为功、敢于碰硬、守住底线、决不允许……这些表述让人们看到了环保部“铁腕治污”的决心。
今天北京的天又是一片灰蒙蒙,达到了重度污染水平。谈到雾霾问题时,陈吉宁坦言,这确实是当前面临的一个突出环境问题。2014年,全国3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中80%未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长三角、珠三角,特别是京津冀地区,大面积雾霾频繁发生。
但他指出,随着2013年9月《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十条”)的出台,中国政府是在用硬措施、硬任务来应对这项硬挑战。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去年各地环保部门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环境违法犯罪案件2080件,是过去10年总和的2倍。
他强调,“大气十条”是对下一个阶段治理雾霾的全面、系统部署,是今后几年治霾的行动指南和路线图。今年要全面实施“大气十条”,真抓实干,提高治污水平,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对于中国目前的环境形势,陈吉宁给出的形容词是“十分严峻”,并认为是“实现全面小康的瓶颈问题”。他说,目前污染物排放量仍然处在一个非常高的水平上,已经接近或者超过环境容量,在一些地方、一些时间段,超过还比较多。
“解决中国环境问题,不能够操之过急,也不能期望过快,但是,更不能听之任之,也不能懒政不作为,因为这是关系我们民生福祉和民族未来的长远问题。”陈吉宁说,要用水滴石穿、久久为功的毅力,围绕改善环境质量这一核心提高社会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满意度。
今年1月1日起,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正式施行。但在执行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出于维护利益的考虑,持软性抵抗的态度。陈吉宁表示,一个好的法律不能成为“纸老虎”,要让它成为一个有钢牙利齿的“利器”,关键在于执行和落实。
环保部已经把2015年定为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年”,将开展全面的环保大检查,对于违法的特别是未批先建的企业进行全面排查。陈吉宁表示,要让企业懂得守法不是高要求,而是底线。要把过去环保执法“过松、过软”的状况彻底改变过来,把守法变成新常态,敢于碰硬,形成高压态势。我们还将强化刑事责任追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移送一起。
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与“拼经济”相比,环境治理的底气还在吗?面对二者矛盾,陈吉宁说,应对今天的危机,就是要避免明天更大的危机。我们不能回到过去粗放式发展的老路上,经济下行压力大,环保工作也不能放松。
在他看来,环保本身也是当前和今后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中国在未来的几年环保投资需求非常大,大概8-10万亿元,而且这个投资没有重复建设,长期受益,是一个好的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
对于中西部环境污染问题,陈吉宁表示要守住好“三条底线”:一是生态红线,不能进的地方,坚决不许进;二要守住行业的排放总量,不能突破;三要守住产业进入西部地区的准入条件和标准。他说,不能用两个尺度来执法,更不能让中西部成为污染企业逃避责任的天堂。
陈吉宁的强硬态度还体现在对环保部自身问题的整改上。
今年2月9日,中央第三巡视组在向环保部反馈巡视意见的时候,特别指出环评方面的问题突出,在未批先建甚至“红顶中介”等问题背后,隐藏的是环保监管的失职和腐败问题。
作为整改落实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陈吉宁,1个月来已组织召开多次会议,督促整改工作的推进。他说,要把违法企业纳入诚信“黑名单”,把一些情节恶劣的企业移交司法。要在社会上引起震动,表明我们的坚决态度和信心。
“决不允许‘卡着审批吃环保、戴着红顶赚黑钱’。”谈到如何彻底解决“红顶中介”,陈吉宁当场作出承诺,环保部所属事业单位的8个环评机构,今年率先全部从环保部脱离,其他地方的分批分期也要全部脱离,逾期不脱离的,一律取消环评资质。
5日下午,在北京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结束后,陈吉宁被媒体“围攻”时明确表态:肯定铁腕治污,这什么没说的。公众希望,陈部长能以学者做事的专业和做人的单纯,为中国环保事业迎来“铁腕时代”开山破路。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