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治霾”能行吗?
近期,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控股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两会”期间提出了“互联网+”的四项“智慧民生”议案。马化腾认为,可以将移动互联网应用到雾霾的防治过程中。
不过质疑声也随之而来,譬如,即便互联网成功地造就了滚滚的红包大潮,但它真能裹挟民意去战胜浓浓“雾霾”吗?
就广义的形式而言,无论是从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人际交往、传播模式、增进信息对称开始,还是到对全社会生产经营消费等各环节的渗透,互联网都在以其特殊的技术方式帮助推动和实现社会经济的结构转型,使得经济增长在资源利用上更具效率,在产业结构上更加健康,在物质构成上更富“轻型化”。就此意义上,互联网实则已经间接地对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也对“治霾”功不可没。
但对于当前我们所讨论的“治霾”,还有一种更为狭义的理解方式,就是在源头上控制空气污染物的违规排放,在末端上对空气污染物进行净化处理。这意味着我们务必全面地深化环保改革。
全面深化环保改革,一是指系统性,不能将雾霾等污染防治问题仅仅局限在生态环境自身的范围内,而要牢牢把握“发展”、“改革”、“法治”和“市场”几个基本要素,尤其是处理好“环保与发展”、“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和“立法与执法”等几大关系,通过深化改革,逐步理顺其中存在的问题,克服挑战。
二是指均衡性,在环境保护过程中,我们要兼顾到不同地区、不同污染物、不同行业以及不同利益相关方的特点及其诉求,要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各界在环境保护上的积极性,凝聚各种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力量,形成全社会的环保共识。
三是指协同性,加强环境保护及能源、金融和经济等各方面改革进程的协同性,促进环保工作与“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等重大战略的相互整合,在此基础上,综合研判时局和确定最佳的改革时机,果断、适时推进各项环境保护工作。
总之,在全面加强环境保护的大趋势下,假如互联网的介入可以短暂地成为大众“治霾看点”的话,“深化改革”才应是关涉更加深远、影响更为长久的“治霾重点”。但是,作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技术革新,互联网显然有其更大的用武之地,那就是结合互联网技术,推动“环境信息公开化”和“污染信息透明化”;利用互联网创新,帮助提高公众参与度,整合互联网资源,推动降低改革成本。只有这样,互联网才足以更为贴近“治霾”的要旨所在,也才会实现马代表心目中“智慧治霾”的宏图大略。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