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环保新技术:年削减二氧化硫排放80多万吨
“我国大部分的工业生产现阶段都拟实施或已实现除尘、脱硫、脱氮,但是对于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处理和监控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没能实现。”谈及现阶段的污染物排放监控,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翁小乐副教授如是说。
脱硫、脱氮氧化物技术带动数十亿产值
浙江的环保产业发展在全国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这句话,是翁博士对浙江环保产业的概括,他告诉记者,除了像浙大环境工程研究所这样的科研院所外,浙江在环保领域拥有例如菲达集团、聚光科技、天地环保等为数众多的上市企业。
正是这些院所和企业的合作以及在省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浙江的环保产业发展才更为成熟和完善。据翁博士介绍,目前浙大研发的脱除二氧化硫技术已经运用到了工业生产中,“400多台套的工业锅炉经过改造使用上了这些技术,除了每年削减排放二氧化硫80余万吨外,还带来了近18亿元的总产值。”翁博士说道。
同样,翁博士所在团队开发的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NCR)处理氮氧化物技术也已经顺利进入产业化阶段,目前已经安装近100多台套,每年削减氮氧化物近2万吨。
治理雾霾不原地踏步
下阶段瞄准挥发性有机物
尽管到目前,脱硫和脱氮技术已日趋成熟,使我国这个耗煤大国能较好地实现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控制。但是随着工业化的加速,另一个污染物——挥发性有机物(VOC)逐渐进入科学家的视野。
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来自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产生的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而天然气等燃烧产物、吸烟、采暖和烹调等也会产生。比起传统的硫化物、氮化物污染物,挥发性有机物因单位含量少,种类多,很难做到精确检测,所以如何治理目前也是研究的热点。
研究发现,挥发性有机物带来的危害更大。翁博士介绍,常见的甲苯、苯、二甲苯都属于此类范畴,不仅人体接触会致癌,还是雾霾形成的前体物,而我省的制药、染织和橡胶等产业都会产生挥发性有机物。
翁博士认为,打造“西湖蓝”首先要在技术上有所进步,不能原地踏步仅停留在除硫和氮氧化物上,切断雾霾的来源,另一关键是控制住雾霾产生的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
控制汞排放成研发新课题
一体化脱汞设备进入工程验证
在对大气中汞排放处理检测方面,浙大研究团队也正在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尝试。在实验室,翁博士介绍了一套实验用的设备,“这套设备就是正处于验证阶段的脱硫、氮和汞一体化装置。”他告诉记者,传统的脱除设备都是叠加形式,一套设备处理一种污染物,会让场地有限的企业无法安装,但是这个一体化装置则能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同时这也是首次尝试让联合脱除的装置进入产业化阶段。据了解,类似于电厂等企业在燃煤过程中都会有少量的汞作为废气排出,虽然单次量很少,但是每年的总量相当可观,这些“总量”惊人的汞给人体带来的慢性中毒非常可怕。
“正因此,对于汞排放的控制和监测应当逐渐被纳入环保指标中,目前这台处于工程示范阶段的装置,脱硫效率大于95%,脱硝效率大于70%,脱汞效率大于70%,均可实现达标排放。”翁博士介绍说,首先尝试这套设备的正是杭州市区的轻华热电厂。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