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也可以“互联网+”
在移动互联时代,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高涨。每个人不仅是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监督者,也应是践行者。移动互联平台正成为撬动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杠杆,让更多社会力量投身其中,提高环境保护的效果和水平。
“互联网+”不仅能创新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方式、方法和途径,更能在许多环节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比如你是否为家里的废弃品、饮料瓶、旧衣服发愁,扔了既浪费又不环保,真想拿去回收处理,却不知道去哪里,不知道该找谁。没关系,下载一个手机APP应用程序,指尖一点,就有人免费上门回收,“卖废品”的钱直接进微信账户还能接着买日用品。
从更加“接地气”的角度看,环境管理部门目前在利用互联网手段方面,还需要再加把劲。北京市环保局官方微博粉丝数56万,北京市环保宣传中心官方微博粉丝超过110万,而江苏省环保厅的微博粉丝数则高达218万;一份政务绿色微信公众号排行榜显示,刚创立不久的环保部宣教中心官方公众号“微言环保”关注度直线上升,从第六位迅速升至第二位,而北京市环保局的公众号“北京环保”则几乎每周都稳居前三。这充分说明,网友对环境保护信息关注度较高,十分支持环境管理工作。但目前环境管理部门的“互联网+”似乎还止步于信息公开、环保宣传,尚缺乏更深层次的互动,这令人在点赞之后颇感遗憾。
拿环评来说,我国明文规定,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必须邀请公众参与。但目前许多项目的环评征求公众意见环节流于形式,公众意见难以顺畅、便利地表达。如果能充分利用移动互联手段,环评公众参与的社会监督作用也许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再拿环境违法举报来说,环保举报热线“12369”经营多年,但社会传播度、公众认知度仍然不高。能否再创新一下手段呢?微博、微信举报想来会得到更多人参与。若再发起“随手拍”举报,还能让环保部门迅速、便捷地获得现场图片、视频资料。
移动互联时代,最重要的是互联网思维。对于企业来说,这是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对于环境管理部门,同样需要对公众良好环境质量的渴望进行重新审视,对公众获取环境信息的需求进行重新审视,对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进行重新审视。
“互联网+”正给各行各业带来深刻变革,这是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充分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环境保护的“互联网+”完全可以有,而且应该有。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