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初见成效却仍负重致远 拯救华北地下水刻不容缓

更新时间:2015-06-19 10:25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作者: 阅读:1315 网友评论0

古人说:“井养而不穷也。”“叹美井德,愈汲愈生,给养于人,无有穷已。”地下水像大地母亲的乳汁。井是无私的,地下甘泉滋养众生。但它也需呵护,否则也会枯竭。

地下水是华北主要水源。由于经济发展,污染加剧,先人叹美的“井德”正逐渐消失。

污染到底有多重?

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污染严重,44%受污染,可直接饮用的浅层地下水仅占22.2%。

“初步调查表明,华北平原局部地区地下水存在重金属超标现象,主要污染指标为汞、铬、镉、铅等,主要分布在天津市和河北省石家庄、唐山以及山东省德州等城市周边及工矿企业周围;局部地区地下水有机物污染较严重,主要污染指标为苯、四氯化碳、三氯乙烯等,主要分布在北京市南部郊区,河北省石家庄、邢台、邯郸城市周边,山东省济南地区——德州东部,河南省豫北平原等地区。”在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联合印发的《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中,对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状况做出了这样的描述。

2006年开始,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环境地质环境研究所历时5年完成了国土资源大调查计划项目《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结果显示,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综合质量整体较差,且污染较为严重,未受污染的地下水仅占采样点的55.87%,遭受不同程度污染的地下水高达44.13%;深层地下水综合质量略好于浅层地下水,污染较轻、未受污染的深层地下水达87.14%。

根据此次地下水质量调查,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综合质量整体较差,几乎无Ⅰ类地下水,仅在大清河冲洪积扇零星存在,直接可以饮用的Ⅰ—Ⅲ类地下水仅占22.2%,经适当处理可以饮用的Ⅳ类地下水占21.25%,需经专门处理后才可利用的Ⅴ类地下水占56.55%。

深层地下水综合质量分布基本与浅层地下水类似,但综合质量略好于浅层地下水。其中,直接可以饮用的Ⅰ—Ⅲ类地下水占26.45%,经适当处理可以饮用的Ⅳ类地下水占23.13%,需经专门处理后才可利用的Ⅴ类地下水占50.42%。氟化物、碘化物和溶解性总固体等原生指标是地下水质量差的重要原因。

面对这份沉重的调查报告,地下水污染究竟该如何修复?

最大地下水漏斗区修复初见成效

数十年来的超量开采地下水,使华北平原地下水漏斗区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漏斗。中国自2014年起开展针对性整治工作,目前已初见成效。

2014年初,国家将包括衡水、沧州、邯郸、邢台4市49个县(市、区)在内的黑龙港流域作为地下水超采治理试点区,以节水为核心,“引、蓄、管”相结合,在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据了解,农业灌溉用水占河北省经济社会年用水总量的70%以上,而农业灌溉中88.7%靠抽取地下水,农业灌溉超采量占总超采量的70%以上。为此,河北择优发展喷灌、微灌、高标准低压管道等高效节水灌溉模式,在农业节水上想方设法。

对于处于全国最大地下水降落漏斗冀枣衡漏斗区的冀州市而言,恢复地表水灌溉,停用和限制地下水开采是其整治重点。该市通过修筑衬砌支斗农渠715公里,渠系建筑物34382座,着力恢复石津灌区对于农田的灌溉。

河北省水利厅统计显示,通过位山引黄、引黄入邯、卫河引水等工程,河北每年可引水约8.8亿立方米,在部分区域逐步恢复地表水灌溉。同时进行河渠整治4499.78公里,恢复和提升改造渠灌区灌溉面积85.6万亩,实现地下水压采1.2亿立方米。

此外,河北通过立法等方式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2015年3月1日起,《河北省地下水管理条例》实施,该《条例》是全国首次在地方性法规中确立了地下水水量水位双控制制度,也为全省地下水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据专家介绍,河北省这一年来累计完成投资49.25亿元,建设各类水利项目115个,试点区形成压减地下水超采量10.64亿立方米的能力,占现状超采量的39%,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破解地下水保护难题

不难发现,华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长期以来地下水资源开发过度,引发各种生态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6月1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在河北石家庄启动“华北地区节水保粮协同创新行动”,将联合全国260名农业专家开展科研攻关,破解华北“漏斗区”地下水保护难题,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华北地区地下水处于超采状态,造成了地下水位快速下降,地下水漏斗不断扩大,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漏斗区”。地下水超采不仅使大量机井报废,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还引发了地面沉降、地裂缝和海水倒灌等生态环境问题,更使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如何在确保华北地区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保护好地下水资源,迫切需要农业专家解决这一难题。

据项目技术负责人、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王庆锁介绍,此次行动主要有三方面任务:一是加强节水技术研究,利用有限的水资源生产出足够的食物,减少水资源供需矛盾;二是加强生产模式研究,研究区域农业高效用水整体解决方案并进行示范,解决技术模式的可落地、可复制、可推广等问题;三是加强政策机制研究,针对不同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和地下水保护政策与机制,确定区域生产潜力、地下水压采策略下的农业生产结构与种植制度优化方案,提出地下水保护的政策措施、补偿机制等,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节水是农业领域内的一大难题,而华北地区的节水保粮更是一项复杂工程,必须要有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攻关。”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陈萌山在出席启动会时表示,此次协同创新行动,是农业科研领域首次针对华北地下水保护问题进行的区域性大联合大攻关,它对于转变华北地区农业生产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据悉,华北地区节水保粮工程是中国农科院启动的第三个区域发展类协同创新行动,之前已启动部署南方稻米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控、东北黑土地保护两个协同创新行动。

【新闻助读】地下水漏斗是一个形象比喻

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受地质条件、基岩结构和地形的控制。京津冀地区的地下水,主要埋藏于平原区松散的第四纪巨厚沉积层中,太行山和燕山地区也有大量的岩溶地下水与基岩地下水分布。

由于比地表水更廉价、取水更便利和不容易受到污染等优点,地下水被广泛地开采使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水资源供应都是更主要依赖于地下水。京津冀地区的城市供水曾经主要依赖地下水,目前各大城市所在地区由于都形成较大的地下水漏斗,基本上已改为以地表水供水为主,而中小城市则仍以地下水为主。农业灌溉是所有产业中用水量最大的部门,京津冀地区约80%以上的农业用水来源于地下水。

地下水漏斗实际上是对地下水超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现象的一个形象比喻,由于集中开采地下水,导致集中开采区的地下水位下降,从而使周边地下水流场发生改变,周边的地下水向集中开采区流动,形成区域性漏斗状的地下水凹面。当从水井抽水的时候,会形成一个比周围地下水面低的圆锥形下降水面,当抽水停止后,周围水分渗流回补一般会达到新的平衡水面,如果长期超采地下水,地下水的补给速率小于开采速率就会形成地下水漏斗,需要开凿更深的井才能继续抽取地下水,地下水超采区和漏斗区的范围就会越来越大。地下水漏斗区的水位明显低于周围地区。

(本文资料来源:中国环境报、新华网、农民日报、北京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初见成效却仍负重致远 拯救华北地下水刻不容缓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