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建设环境大数据
2015年信息领域最热的词汇,非“互联网+”和“大数据”莫属,两者都在今年上升为国家战略。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7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绿色生态”被作为11个重点行动之一而提出。
而国家对于大数据的关注比“互联网+”还要早一些。自去年3月“大数据”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常务会议一年内6次提及大数据运用。在2015年6月1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大数据运用的重要性。7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8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计划》。
大数据作为“互联网+”的重要技术组成部分,显然已经成为“互联网+”战略的重要突破口,继“互联网+”战略之后也被提升为国家战略。由此,未来的环保工作必须紧密地与大数据建设结合起来。
环保工作如何与大数据结合?笔者认为,环保部门需要通过3方面推动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
■如何建设大数据?
?数据实现集约化,平台交互性强,需求可定制
第一,数据集约化。
目前环境信息化仍然存在严重的信息“烟囱”和数据“孤岛”问题,数出多门、互不关联、相互打架的现象屡屡发生,缺乏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已经制约了环保工作的快速发展。环保数据属于公共数据资源,涉及公共事务和国家安全,并不是私有资源,因此要抓住大数据建设的契机,集中和整合数据,发现问题、推动应用、挖掘价值。通过数据集约化,实现生态环境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
第二,交互平台化。
数据集约化之后产生两个问题,一是数据开放集中以后能否“交流”?不同信息系统和采集途径的数据如果不是一个标准,就好像鸡同鸭讲,难以相互“交流”、互相利用,更谈不上产生关联价值。因此,环保部门需要推动环境数据和环境信息相关标准的建设与统一,让数据能够使用“同一个语言”进行对话。二是数据集中到哪里去?信息时代的数据早已到达了DT规模,再依靠原始的存储设备和方式显然不合时宜,环保大数据需要构筑在环保云基础之上,建设统一的环保云平台,把其作为环保数据的唯一汇集地。通过统一的数据和信息化标准与环保云平台建设,从而实现环保大数据交互的平台化。
第三,需求个性化。
大数据就是大规模需求的个性化,能够满足多种层次、不同主体的差异化需求。环保大数据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利用数据,让决策、管理建立在数据支撑之上,并构筑与大数据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通过大数据,根据不同环保业务需求和地方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应用,展开个性定制,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和个性化。环保部门可以率先在环评、监测、政府网站、环境应急、环境质量监管等重要的业务领域推动大数据应用,结合地方试点,探索大数据技术与实际需求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和实现途径。
■如何实现三位一体?
?开放的精神是前提和基础,创新的精神是落脚点
开放的精神是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的提前与基础。要把开放的精神渗透到数据从获取到应用交互的全过程,打造开放的生态型全要素的平台,推动数据集约化和交互平台化,形成生态环境大数据,构筑统一的生态环境云平台,实现环保相关数据的跨界融合。开放度决定行业命运,开放生态将为环保数据的融合和共享创造更多可能,提升数据价值。
创新的精神是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的落脚点。唯有以创新精神不断挖掘环保大数据的价值,使其满足多种需求主体不同的个性需求,才能真正显示环保大数据的威力。这里既有环境管理部门的具体业务需求,也有公众对于环境相关信息的公开和使用需求,还有企业对于环境数据的经济需求。环保部门要在创新中,推动环境管理模式的创新与转型,回应人民群众对于环境质量的关注和热切期盼,响应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培养和孵化环境大数据相关产业的发展。
开放塑造生态,创新成就未来。站在大数据大发展的“风口”,环保大数据建设面临着大机遇。正如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所说,要以“开放、创新”为核心推动环保大数据建设,抓住大数据发展机遇,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