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8年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2020年污水处理率将达95%以上
到2020年,本市用水总量将不超过43亿立方米,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2018年底要基本消除全市黑臭水体。这是记者上午从市水务局、市环保局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
污水处理率将达95%以上
市水务局副局长潘安君介绍,本市“十三五”水务发展的具体指标是,全市用水总量不超过43亿立方米,再生水利用量达到12亿立方米;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消除全市黑臭水体,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77%;万元GDP水耗和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下降15%以上。
城六区公共绿地使用非常规水资源灌溉比例不低于50%,到2020年实现机关、学校、医院等用水单位高效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全覆盖,农村基本实现生活用水计量收费。
继续加快南水北调通州支线、新机场支线等市内配套工程建设,增加本地水资源战略储备。扩大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利用外调水增加密云等水库蓄水量。要加快城乡供水设施建设,新建和扩建自来水厂14座,新增供水能力200万立方米/日以上。
大力实施防洪排涝系统工程建设,大力推进海绵城市试点建设,2020年20%建成区实现70%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从源头消减雨水排放量;开展深层排蓄廊道研究,适时启动工程建设。
前8月应缴8.6亿水环境补偿金
本市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北京市水环境区域补偿办法(试行)》。水环境区域补偿制度在全国属首次。《补偿办法》对各区跨界断面水质达标情况和污水治理年度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实施“谁污染、谁治理”、“谁污染、谁补偿”的原则。
潘安君表示,2015年度全市各区应缴纳水环境区域补偿金总额为13.6亿元。其中,需缴纳跨界断面补偿金为9.7亿元,污水治理年度任务补偿金3.9亿元。今年截至8月底,全市各区应缴纳水环境区域补偿金总额为8.6亿元。其中跨界断面补偿金为5.6亿元,污水治理年度任务补偿金为3.0亿元。
对于断面补偿金,上游区政府缴纳的断面考核补偿金全部分配给下游区政府,下游区政府获得的断面考核补偿金应用于本区水源地保护和水环境治理项目以及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相关监测设施的建设与运行维护等工作。
市环保局水环境管理处处长韩永岐介绍,从2015年各区缴纳的补偿金来看,丰台、朝阳、顺义三个区缴纳的补偿金较多,去年的补偿金已经拨付到各区财政局,各区已经利用这笔资金用于水环境质量、水环境保护、监测设施的运行等。
副中心恢复历史漕运河道景观
在黑臭水体治理方面,潘安君表示,本市将实施第二个污水治理三年行动方案,从源头上消减污水直排。以中心城、城市副中心、城乡结合部、重要水源地村庄和民俗旅游村庄等为重点,以截污治污为核心,加快污水收集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
解决城乡结合部地区村庄污水收集处理问题,新建上庄再生水厂,改建东坝等3座污水处理厂。郊区城镇新建和改造污水处理厂或再生水厂26座。到2020年,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
此外,本市要加快水系连通及循环工程建设。建设南水北调与五大水系连通工程,增加清水补充。增加河湖生态水量,增强水体流动性。到2020年,基本形成中心城“三环水系”格局。要推进三大河流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结合城市副中心建设,实施北运河通州段综合治理,2020年重要河段水质主要指标力争达到地表水Ⅳ类,恢复历史漕运河道景观。
要建设清水亲水河道,按照“一河一策”原则制定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方案,通过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活水循环、生态修复等措施,对全市141条河段665公里黑臭水体进行治理,2017年底消除全市建成区和通州区黑臭水体,2018年底基本消除全市黑臭水体。
词条“三环水系”
北京“三环水系”中,第一环连通六海、筒子河、菖蒲河等河湖;第二环连通长河、北护城河、南护城河、通惠河等10条河道及玉渊潭、龙潭湖、朝阳公园等8个公园的湖泊,将实施清河至圆明园湖、长河至紫竹院湖和动物园湖等河湖连通与水质改善工程,在小月河、北土城沟、二道沟、北护城河、南护城河等河段实施水体循环工程;第三环连通永定河、京密引水渠、北运河以及东沙河、北沙河、南沙河、凉水河、新凤河等河道,形成贯穿门头沟、通州、顺义、昌平、大兴等区域的环状水带。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