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流域协同管理减少水域灾害
冬季到来,很多人可能已经忘记今年夏季多地出现的洪涝灾害。但为了有效预防洪涝灾害,冬季也应该采取适当措施。比如,应确保各种水体涨落符合自然规律,冬季保持湖泊低水位运行,腾出湖容,以备来年洪汛调蓄之用。
笔者认为,洪涝灾害的产生,客观上是受流域降水丰富、分布不均及气候因素等影响,主观上则与湿地湖沼开发利用不合理、生态保护不力等紧密相关。应通过洪涝灾害问题,反思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不足,加强流域协同管理,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具体有如下建议:
一是加强流域协同管理。要从自然、社会、经济、环保等多角度出发,对流域开发与保护进行科学规划。各地省委、省政府要加强领导,建立部门协商机制。系统分析长江、主要支流、湖泊、水库、湿地的调蓄能力,深入研究江河、河湖、湖库、平原河网干支流之间的关系。结合大环境下流域水生态调度理念,制定极端条件下的联合调度调蓄方案。
二是积极恢复湖泊水体生态功能。调蓄功能是湖群水系主要功能之一,然而,长期对湖泊的开发利用、围湖造田,大大削弱了湖泊的调蓄能力。当前,一些地方出台了湖泊保护相关规定,如《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针对性提出禁止在湖泊保护区内建设与防洪、改善水环境等无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禁止填湖建房、填湖建公园、填湖造地、围湖造田、筑坝拦汊以及其他侵占和分割水面的行为。考虑到不同区位、不同性质的湖泊具有不同的主要生态环境功能,建议以《条例》为红线,按照“一湖一策”的理念建立管理档案,定期进行监督与考核。
湖泊的生态恢复要符合自然规律,不能片面地把工程技术手段作为湖泊生态恢复的主要措施。应进行湖泊生态环境功能评估,保持湖泊自然初级生产力系统。湖泊内禁止人工大规模拦网投饵养鱼、围网投饵养鱼,恢复鱼类的自然迁徙洄游,避免人工养鱼造成湖泊氮磷营养物过高,削弱湖泊的调蓄功能。考虑到大型城市地面硬化面积较大,应增加城市周边湖泊排江水道,实现多口放水、排洪,增强湖泊抗灾防汛调蓄作用。
三是大力开展主要河流支流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往的经验表明,洪水过后,治理得好的小流域依然山清水秀、流水潺潺,而过度开发、治理不力的小流域却是洪水浸溢、水冲砂压、岩石裸露。因此,建议以小流域为单元,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进行立体布局,综合开发。支流小流域天然池塘、堰塘、沼泽应保持其天然属性和调蓄缓冲功能,实现退田还塘,恢复自然水乡的和谐地貌特点。这样既可以减少农村、农业面源污染影响湖体,又能调蓄洪水抗灾防汛。
四是强化规划环评预防环境风险。要重视发挥规划环评的作用,优化产业布局。工矿企业、园区、开发区选址要合理,尽量远离江河湖泊水体。制定蓄滞洪区建设项目负面清单,杜绝分洪蓄洪可能引起的高污染项目。企业尾矿库、废渣库、堆场等重大风险源的选址、建设要严控严管,尾矿坝、渣坝、围挡坝的稳定性要高标准设计与建设,尾矿库和废渣库防渗防漏、堆场防雨防渗等措施要一次性高标准到位,以减少雨水、洪水引发的次生灾害。企业或工业园区的化学品储罐、化学品仓库、危险废物的贮存暂存场,初期雨水收集池、应急事故池、废水污染治理设施选址与设计要考虑防洪要求,确保强降雨天气下不被淹没浸泡,同时应制定完善的防洪应急预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