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源头筑屏障 一江清水送杭城
浙江省衢州市坚定践行“钱江源头筑屏障,一江清水送杭城”的承诺,大力实施“截、清、管、修”四大治水工程,综合采用资源化利用、第三方监管、生态化改造等治水新措施。
通过“减污—治污—控污—净污”,推动污水控源、污水处理、污泥清理到水体修复的全过程、全系统、全方位治理,力促全域消灭劣Ⅴ类水质。全市“五水共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实现水质断面考核(国控、省控、市控、跨区域交接断面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5个100%,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堵截三大污染源头,全面开展减污行动
衢州市开展农业转型行动,切实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建立河长制,挥别黑臭河。各级河长根据政府出台的农业转产转型“新十条”政策,在已完成畜禽禁养的村中积极推进村民转型转产专项行动。
为确保生活污水全部纳管,管住一江清水,衢州市从高从严推进全市污水收集处理工作,新建和扩容10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3.9万吨,对5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实施提标改造,全部实现一级A排放标准;新建污水收集管网185公里;对43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全部进行改造提升,并纳入智慧环保监控平台,成为全省首个实现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在线监管全覆盖的地级市。目前,衢州市区污水处理率达95.2%,县(市、区)污水处理率达92.5%,城镇污水处理厂达标率达100%。
着力实施工业污染减排行动,衢州市积极推进落后产能、“三高”企业淘汰,以新科技、新业态发展绿色高端产业。凭借优质水资源,衢州市成功吸引旺旺、康师傅、均瑶、马迭尔等对水质要求严格的大企业项目投巨资落户。其中,旺旺集团先后13次投资,从早期1250万美元增至两亿多美元。
实施清污三大模式,全面破解治污难题
在全面破解治污难题中,衢州市积极探索沼液开发新模式,建立全省首家纳米膜过滤技术沼液浓缩处理中心,通过纳米膜过滤沼液浓缩技术处理,每100吨沼液可分离成15吨沼液浓缩液和85吨中水,中水可用于猪栏冲洗和绿化灌溉。
衢州市推广生物降污新模式,实施科技化净水新措施,对部分截污纳管改造有难度的企业,推出“生态化+”的“一厂一湿地”治水模式。通过将人工湿地和制革废水处理技术相结合,以三级式免动力污水递进处理技术,打造花园式污水处理湿地。并且,可节约成本达40%,各项出水指标均达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目前,衢州市已有406家企业施行“一厂一湿地”治水模式。
针对污水处理厂、生态氧化塘及园区排渠污泥污染程度较高的治理难题,衢州市创新淤泥消纳新模式,建成全省首条水泥回转窑协同处置污泥生产线,用污泥可燃成份替代部分燃料,剩余部分制作水泥等建材,达到污泥处置、资源利用的目标。
推出三大智慧治水,全面补齐控污短板
运用科技手段打造全时段智慧管控平台,补齐执法力量短板。衢州市率先建成“全域实时监控、污染即时处置”的“天眼”智慧环保管控体系,已完成1556套污染源自动监测建设,实现对全域环境质量、所有重点工业污染源、全市1233家规模化养殖场、43家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危险废物全过程的24小时监测监控。
衢州市运用第三方运维管理模式,补齐治水资金短板。采用PPP、BOT等模式,先后实施常山县天马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扩建项目等14个城镇污水集中处理项目。同时,推动市区巨化集团公司投资发展环保产业,出资2.1亿元扩容提标改造巨化污水处理厂。去年,全市以9300万政府资本撬动近20亿社会资本参与治水设施建设、提升及运维,全市6个县(市、区)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部实行第三方运维模式,终端排放水质检测合格率10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受益农户达91246户。
衢州市还创新问诊式环境服务体系,设置水污染防治等6个门诊科室,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梳理出“五水共治”中的制约短板,借助专家力量为企业和工业园区开展针对性免费环保服务,显著提升企业治污能力。如对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东港片区120余家企业雨污分流情况进行地毯式排查,逐企提出针对性整改建议;为40余家企业治水制定“一厂一策”治理方案,提供工业治水技术支持。
开展三大生态水系修复,全面提升净污成效
全面启动沿江及各支流上游湿地的水源涵养、水质净化等生态功能研究。同时,完成马金溪、常山港和衢江等主干流的河道整治及蓄滞洪区建设29.12公里,使全市的湿地蓄水防洪、净化水质等能力显著提高。
大力推广“洁水渔业”新模式,以鱼治水,以水养鱼,累计向水库投放各类鱼苗850万尾,涵养生态水源;全面推广农田净水工程建设。全市各跨境河流入境水质始终保持在Ⅱ类以上,达到修复水生态巧变“活”水的效果。
在注重生态治理和修复的同时,衢州市十分注重水系提升。突出清污、控源和生态治理,积极推动“引水入村,活水入塘”,实施水系连通、生态调水工程,对已完成清淤的河道及时跟进净化措施,采取挖渠引水、挖沟排水等方式,打通水系“断点”,将河道和周边水库、水塘、河流连接起来,全面提升农村水环境质量和自净能力。
如今走进衢州,不管是大江大河,还是农村小溪小渠,清水潺潺已成为自然景观。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