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大理全力推进洱海治理七大行动

更新时间:2017-07-11 12:34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阅读:1605 网友评论0

  

成群的海鸥在洱海翱翔嬉戏。  

图为洱海保洁船。稿件及图片由大理州环保局提供  

洱海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大理州)人民的“母亲湖”,是大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今年以来,大理州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及广大人民群众紧密团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殷殷嘱托,认真落实云南省委、省政府做出的“采取断然措施,开启抢救模式保护治理洱海”部署要求,全州上下围绕改善和提升洱海水质的目标,采取一切措施,动员一切力量,全力推进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即流域“两违”整治、村镇“两污”整治、面源污染减量、节水治水生态修复、截污治污工程提速、流域执法监管、全民保护洱海。目前,影响洱海水质的主要污染物指标呈下降趋势。  

据了解,1月~5月,洱海全湖水质综合类别均为Ⅱ类,这是10多年来洱海第三次保持5个月达Ⅱ类水质;6月,全湖水质综合类别为Ⅲ类,水质透明度比2015年、2016年同期均高;主要湖湾水域沉水植物生长较好;双廊等客栈集中区域近岸水体感观明显好于往年同期。洱海水质正朝着积极的、正向性趋势发展,洱海保护治理行动取得阶段性初步成效。  

1组建科研团队,建立专家联席会议制度  

为确保洱海保护治理取得实效、精准治污,大理州及时调整充实了以州委书记、州长任组长的洱海流域保护治理领导小组,成立了州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指挥部和16个工作队,共同全力推进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  

在健全完善技术服务体系方面,大理州组建了洱海抢救性保护行动科研团队,由云南省环科院牵头,上海交大、中国环科院、中科院水生所、华中师大、中国农科院、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省水文水资源局、省水勘院等共同组成科研团队,对洱海水资源和水环境现状进行定期监测评价,提出相应对策措施,为行政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组建了由中国环科院原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孟伟,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为组长,中国环科院副院长郑丙辉、云南省环保厅副厅长贺彬为副组长,相关科研单位代表为成员的专家咨询组。同时,建立了洱海保护专家联席会议制度,健全洱海保护治理科学精准的决策机制,目前已召开了两次洱海抢救性保护行动专家咨询会议。  

在健全完善监测评价体系方面,大理州进一步加密布局重点区域的监测站点,实行联合联动监测、网格化监测,跟踪服务。洱海湖区水质监测点从37个增加到55个,主要入湖河流水质监测点从78个增加到93个,新增环湖重点沟渠水质水量监测点38个,水量监测点从37个增加到39个,水文、气象、水质、水生态和蓝藻水华等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得到健全完善。洱海流域水质监测体系全面运行,实现了用水质倒逼“七大行动”落实、以水质检验工作成效的目标。  

同时,大理州结合开启抢救模式、全面加强洱海保护治理的实际,对《洱海保护治理与流域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进一步修改完善,“十三五”期间,大理州将实施110个项目,完成投资199亿元,2018年底要完成规划总投资的80%以上,今年计划完成投资49亿元。  

截至目前,规划的110个项目中,有68项正在抓紧推进,其余39项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已累计完成投资68.26亿元、占规划的34%;完成2017年度投资25.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2%。  

2划定洱海流域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  

为实现“洱海水质持续向好”和“确保今年洱海水质6个月Ⅱ类、6个月Ⅲ类,努力争取不爆发大规模蓝藻”两大目标,大理州采取史上最严措施,坚决打好洱海保护治理攻坚战。  

一是将洱海海西、海北1966米界桩外延100米、洱海东北片区环海路临湖一侧和道路外侧路肩外延30米,洱海主要入湖河道两侧各30米、其他湖泊周边50米以内范围划定为洱海流域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  

二是叫停了洱海流域个人建房行为,从2017年起,除建设环保设施、公共基础设施外,禁止在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新建建筑物、构筑物,实行只拆不建,禁止拆旧建新。大理州在逐户复核的基础上,对已建的违法违章建筑坚决依法拆除。  

三是核心区内一律不得新增客栈餐饮等经营行为,现有客栈餐饮经营户全面停业接受复核,按标准和要求进行整改,对不符合条件的一律关停,对发现有偷排污水行为的永久关停。  

四是将主要入湖河流周边200米、洱海及重要湖库周边500米和城市建成区划定为规模化畜禽禁养区,现有养殖场2018年内完成搬迁,对手续不全的养殖场,一律予以取缔。  

“七大行动”开展以来,洱海流域共拆除7.93万平方米违章建筑,专项整治共关停经营户2498家,直接减少了污染物排放;建成农户化粪池31721个,收集清运垃圾18.51万吨,大力推进生态库塘、村落污水处理设施等建设。  

同时,洱海流域核心区及周边流转土地2.73万亩,制定化肥农药减量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推广使用商品有机肥,划定畜禽规模养殖禁养区、限养区,推进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推动以绿色生态为方向的流域产业结构调整。启动新一轮“三退三还”(退滩还湖、退塘还湖、退房还湖)工作,推进油橄榄、苹果种植,恢复建成生态湿地19790亩,完成洱海水域海菜种植30.2万株、荷花9万株、苦草12.6吨,覆盖水域20平方公里。  

3组建600人蓝藻专业打捞队伍  

在对洱海流域开展综合执法监管行动中,大理州各级、各部门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同时引导社会各界客观理性认识洱海保护治理工作,依靠基层、依靠群众的意识不断树立和强化,全民参与洱海保护治理的氛围日益浓厚。  

今年1月~6月,洱海藻类细胞数总体处于较高水平,特别是6月持续晴热天气使得藻类生长较快。虽然目前尚未出现蓝藻水华现象,但6月藻类细胞数已达781.27万个/升,比多年同期平均水平低27.1%。  

大理州洱海湖区蓝藻控制应急人工打捞工作领导组及时制定了《蓝藻水华预警及应急控制工作方案》,在双廊建成藻水分离站和水上打捞平台,购置了除藻船、除草设备。在才村码头实施试验示范除藻工程,在湾桥古生村实施洱海流域水体生境改善试验示范工程;建立了以镇为单位、分片包干、分段管理的工作机制,组建了600人的蓝藻专业打捞队伍,洱海保护进入“战时”状态。  

洱海长期累积性污染问题突出,流域生态安全格局尚未建立,湖滨区域空间管控难度大,特别是近年来旅游业等快速发展,排污强度大、历史欠账较多、经费投入不足,洱海保护治理工程体系尚未建立。洱海水生态系统脆弱,蓝藻水华已成常态,规模化蓝藻水华发生风险较高,解决长期积累的污染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洱海保护治理必须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需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完善机制、长期努力。  

大理州各级、各部门意识到,保护洱海,没有捷径可走、没有后路可退,唯有下最大决心、尽最大努力,才能打赢洱海保护治理攻坚战,才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  

相关链接  

投资逾48亿元改善洱海流域生态  

中国环境报讯《大理州国家储备林建设洱海流域生态质量提升一期工程》近日获得批准。  

大理州国家储备林建设洱海流域生态质量提升一期工程规划在大理市“一区一委四镇”,即大理创新工业园区、海东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海东镇、挖色镇、双廊镇、上关镇的洱海面山实施造林绿化1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6.8万亩、封山育林3.2万亩,并根据造林绿化布局,实施配套水利生态灌溉工程。  

这一工程总投资484945.98万元,其中营造林投资345524.48万元,配套水利生态灌溉工程投资102500万元。资金主要通过争取国家和省级林业改革发展资金及林业政策性贷款筹集。  

据悉,工程建设期为4年,工程全部完成后,可新增森林面积6.8万亩,提高规划区森林覆盖率18.68个百分点,使治理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5.65%,超过洱海流域区的森林覆盖率8.65个百分点。新增森林年可增加蓄水量967350立方米,是确保清水入湖、增加入湖水量的治本之策。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大理全力推进洱海治理七大行动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