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市场手段推进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对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深化环境监测改革作出了重大部署。但是,由于财政投入有限,云南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一直比较缓慢。在“十二五”期间,全省仅在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及48个县建成了符合环境空气新标准要求的环境空气自动站,尚有61个县不具备开展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的能力,大量的水质、土壤自动监测站尚未修建。
在广泛调研并吃透中央投融资改革政策精神的基础上,2016年初,云南省环保厅确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加速监测能力建设,同时确定了首先在需求最急迫的环境空气自动站建设上积极实践的安排。在争取得到省财政部门支持的基础上,省环保厅确定每年支付财政资金200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一次性完成剩余61个县级环境空气自动站建设,并以8年为一个周期,一并购买全省129个县级环境空气自动站并网运行维护服务。
2017年10月,云南省环保厅通过政府采购招标,确定了购买服务对象并开展投入建设。仅用46天时间,就完成了全省剩余的61个县级环境空气自动站建设。目前,覆盖全省129个县级环境空气自动站的并网运维工作已经接近尾声。
总结云南省在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面的经验,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通过市场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加速补齐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短板。据测算,建设一个县级环境空气自动站,需要设备、土建等投资不少于100万元;每个站按照政府增加编制最低配备一个人员的要求,加上日常维修运营,至少每年需要20万元左右的开支。按照财政预算每年安排2000万元,要完成61个站的建设运维至少需要4年时间,而且还不能在短时期内实现并网运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撬动社会资本,实现了把未来的收入提前用于当下的支出,短时间内把原来几年都没办成的事情办完办好,还一次性实现了129个县级环境空气自动站的并网运维。相当于政府每年仅支出2000万元就购买了一年的环境监测数据,同时把设备的运行维护日常管理交给市场,每年为政府节省了2000多万元的开支,做到了在不增加财政当期支出压力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实现全省环境监测能力和水平的全面达标提升。
二是解放思想,敢于创新,积极用市场化手段解决投融资难题。长期以来,云南的环保能力建设都是单纯依靠财政支撑,在财政年度预算中量体裁衣适当安排,逐年推进,所以建设进度一直比较缓慢。这样的进度已经不适应当前国家日趋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目标考核的要求。加快补齐云南环保能力建设特别是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短板,根本上还是要切实解决投入不足的问题。而通过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以现有财政投入尽可能撬动和利用好社会资本,才是加速补齐短板的根本出路。云南省环保厅积极利用市场化手段解决投融资难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加速推进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的成功实践,为下一步加快环保投融资体制市场化改革、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闯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
三是立足长远,统筹谋划,着力为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奠定基础。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大数据的主要获取基础和途径,尽快建成生态环境大数据又是环境监测改革发展的方向。为此,云南省环保厅在购买环境空气自动站建设服务中,立足全省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的顶层设计来通盘考虑和安排,特别是考虑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对数据来源标准统一、设备统一、系统对接统一从而确保数据质量稳定、真实可靠的要求,同时汲取以往多家企业运维服务导致数据不稳定甚至数据造假等教训,采取打捆一个包购买、优选国内企业统一建设运维服务方式,不仅达到了预期目的,而且还统筹考虑了环境监测数据的国家秘密安全,并确保与国家监测网络无缝对接等综合要求,为切实加强监管、有效解决数据不稳定不真实不安全问题,促进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政府购买监测数据服务是在财政体制改革和环境监测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针对地方公共财力不足而利用社会资源尽快解决欠发达地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投资的一项有效措施。在下一步工作中,云南省环保厅还将把这一经验复制推广到水质、土壤监测能力建设中,进一步加快全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尽快补齐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不健全的短板。同时还将环保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引向深入,逐步拓展到生态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各个领域,切实以政府财政投资为引导,撬动和聚集社会资本投入到生态保护中来,着力解决政府财政投入不足的问题,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作者单位:云南省环境保护厅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