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以科学治霾推动绿色发展
从散煤“清零”替代到钢铁产能逐步退出,从传统产业全线升级到新鲜动能登台亮相……河北省廊坊市坚持科学治霾、协同治霾、铁腕治霾。
近年来,廊坊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今年9月,全市环境空气中PM2.5平均浓度为33μg/m3,同比下降35.3%。1~9月,廊坊市PM2.5浓度47μg/m3,同比下降24.2%;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53,同比下降19.9%。在省内传输通道8城市中,廊坊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和PM2.5浓度均为第一名。
精准治霾
以调整能源结构为突破点
近日,“百川燃气”的工作人员来到大厂回族自治县西关村,入户检查村民用气安全。
“天气凉了,该为供暖做准备了。2017年全县统一进行‘煤改气’后,我们做饭、取暖用上了天然气,家里不再烟熏火燎。”54岁的村民李建国说。
去年以来,大厂全县共完成5个镇63个村共24886户的“气代煤”改造任务,在全省率先完成全域“气代煤”改造工作。
“廊坊市大气污染源解析结果显示,燃煤在雾霾形成中占比较大,因此逐步调整能源结构是廊坊治霾的突破点。”廊坊市大气办副主任李春元说,2014年以来,廊坊每年委托PM2.5特别防治小组实地调研、编制污染排放清单,科学分析全市大气污染病因病灶,对症下药。
作为北方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市,廊坊对全市4175台10蒸吨以下和主城区55台10~35蒸吨燃煤锅炉全部取缔,在市主城区两年新增热电联产集中供热1300万平方米。
2016年以来,农村地区累计完成“煤替代”99万户,其中,基本实现“禁煤区”散煤清零。通过实施冬季清洁取暖系列工程,全市减少散煤使用约243万吨,减少CO2排放约442万吨、SO2排放约1.45万吨、NOX排放约1.26万吨。
铁腕治污
坚持打出一套组合拳
日前,记者走进文安县鹏鑫塑料厂,新建的厂房高大敞亮,每台生产设备上方都装有VOCs废气收集罩,设备对面还装有摄像头,与县环保局24小时联网。
“年初因环保问题被媒体曝光后,我们投入300万元对环保设备进行了整改提升。”企业负责人赵杰说。
动产业之刀,治污染之本。廊坊市去年排查整治“散乱污”企业12003家,今年又动态排查“散乱污”企业1772家,截至目前完成整治1747家。
“壮士断腕、铁腕治污,对污染绝不开口子、留空白。”廊坊市委书记冯韶慧说,廊坊治霾坚持治转结合、促动发展,打出一套去产能、调结构、增效益的组合拳。
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成为廊坊招商引资,吸引更多大项目、好项目的金字招牌。润泽科技、华为云计算、京东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精雕数控机床、香河机器人产业港等一大批重量级的高端项目相继落户,有力推动了廊坊产业向着绿色方向发展。
廊坊市市长陈平表示,我们以浴火重生的决心抓治理,倒逼企业、产业和区域转型。守住生态底线,坚决把重污染、高消耗项目拒之门外,将“大智移云”确定为首位产业,加快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
科学防治
服务企业发展和城市转型
廊坊市大气污染源普查专项服务项目近日顺利通过相关部门验收。
“大气污染源普查是大气污染精准防控、精准治理、精准服务的基础工程。”廊坊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廊坊将持续加大污染源普查力度,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科学支撑。
早在前两年,廊坊市环保部门就组织专家组深入了解廊坊的产业现状,为企业提供政策投资咨询、环保整改、产业升级等全链条服务。2017年,为258家企业量身定做了“廊坊市工业企业落实错峰生产及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一厂一策’公示牌”,并为多家企业提供了环境治理解决方案。
李春元说,环保管控不是搞关停“一刀切”,而是要通过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标准,引导推动企业淘汰落后工艺和产能,实现清洁生产、达标排放,为城市转型升级做出贡献。
今年,廊坊市出台了《涉挥发性有机物(VOCs)企业深度治理专项工作方案》,对VOCs排放企业实施“白灰黑”名单分类管理。“白名单”企业在夏秋季错峰生产管控时正常生产,“灰名单”企业错峰生产,“黑名单”企业严格停产,从而避免错峰生产和应急管控“一刀切”。
同时,廊坊市正在研究制定更加科学细化的举措,以钢铁、玻璃棉、岩棉、平板玻璃、陶瓷、有色金属铸造等行业为重点行业,开展秋冬季差异化限停产分类管控,科学制定差别化的停限产措施。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