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治气|三大方案集齐 充分备战终考
供暖季到来前,三大重点区域秋冬季攻坚方案已全部出台,为大气污染治理考核年的到来持续加码。在指标设定上,与上年秋冬季相比,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要下降4%,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减少6%,汾渭平原为双降3%,长三角为双降2%。那么,3份攻坚方案在内容制定上有何侧重点以及异同?本版特刊发相关报道,以飨读者。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以下简称“京津冀攻坚方案”)出台一个月后,《长三角地区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以下简称“长三角攻坚方案”)和《汾渭平原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以下简称“汾渭平原攻坚方案”)也紧锣密鼓地发布了。
目标设定各有考量
所有方案的目标设定与各地区秋冬季PM2.5平均浓度贡献有直接关系,三大地区均不设定统一大标准,改设各地小目标。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志青说:“长三角地区秋冬季PM2.5平均浓度是其他季节的1.8倍,而这个数字,京津冀地区是两倍。汾渭平原与京津冀地区基本相当,但由于起步较晚,任务较重,所以在目标达成度上没有要求与京津冀对标,充分考虑了各地区的实际和可操作性。”
一些指标数字看似不高,但也需要努力才能完成。“长三角地区污染浓度基数小,如上海地区近年来冬季空气质量均不错,口罩和空气净化器的使用越来越少,学生上课不再限制户外活动,且舟山、温州等多个城市PM2.5浓度已达到国家一级空气质量标准,短期内大幅调整的难度较大。2%的双降目标看似在三大区域内最低,但完成起来并不简单。”李志青表示。
“既坚持标本兼治、突出重点难点,又坚持因地制宜、因厂制宜,多部门协作、多地区联动的局面,在过去每一年的秋冬季攻坚实践中逐渐形成。此次所有方案中,这一趋势更加明显。区域应急联动从建立到深化,预警启动与解除标准从制定到统一,‘一刀切’要坚决反对,强制性错峰生产、大范围停工停产被明确叫停,依法依规的成熟性进一步加强。”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告诉记者。
“绿色招牌”放之四海皆准。“三大攻坚方案中,差异化应急管理不分区域,全面铺开。绩效评级为A级的企业,在重污染期间可不采取减排措施,动态分级管理为企业绿色发展注入强心剂,也将成为今后的常态。”彭应登说。
瞄准各自侧重点精准发力
四大结构调整是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抓手,地区之间结构特征各异,决定了每个方案侧重点不同。“汾渭平原攻坚方案中,提出推动焦化行业结构升级,在保证温暖过冬的前提下,集中力量推进散煤治理,2019年采暖季前完成散煤治理198万户。加快推进煤炭、焦炭运输‘公转铁’,山西省全面推进重点煤矿企业接入铁路专用线等主要任务,直指汾渭平原产业结构偏重,煤、焦等占比较大,燃煤污染特征明显的痛点。”彭应登说。
长三角攻坚方案中,要求深入落实各地已出台的化工、钢铁等产业结构调整任务,加大化工园区治理力度;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快实施公转铁、铁水联运、水水中转、江海直达等多式联运项目。“‘化工’与‘水’点明长三角的产业与运输结构调整的发力方向。与京津冀和汾渭平原不同的是,长三角地区还提出加快推进老旧车船淘汰,大力推动20年以上的内河船舶淘汰,让沿海沿江、内河内湖更加清洁是长三角需要思考的问题。”李志青认为。
值得注意的是,全面开展生物质锅炉整治,逐一开展环保检查,成为长三角能源结构调整中的重点任务之一。“生物质燃料来源繁杂,除秸秆外,废木质家具、废纸以及生活垃圾等含有人工合成化合物的可燃废物,都有可能‘鱼目混珠’,进而影响大气污染治理成效。并且我国生物质锅炉的设计和制造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也给汾渭平原在清洁能源的选择上做出提示,气代煤、电代煤是目前较为成熟的替代方式,如有必要选择生物质替代,一定要把好标准关,避免走弯路。”彭应登说。
“秋冬季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是一项严肃的工作任务,完不成任务的城市将被严肃问责。”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在生态环境部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如今,三大重点区域攻坚方案已集齐,目标年的指向反复提及,秋冬季的关键再三强调,气候条件的不利敲响警钟。蓝天是否可期,在于后续措施的有效落实,在于各地的严格执行,更在于啃下硬骨头的决心。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