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管住车用柴油有四招
近年来,移动源污染在城市环境污染贡献率中的占比越来越高。以笔者所在的江苏省苏州市为例,机动车保有量高达420余万辆,非道路移动机械初步摸底调查也有10余万辆。环境监测机构历年的污染源分析报告数据显示,移动源污染贡献率逐年上升,从2017年约27.9%到2018年约29.8%,直至2019年的33.6%,在所有污染源中贡献率已排名第一。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的研究发现,苏州市大气环境PM2.5中硫酸盐占比高达17%,但本地电厂已全部实现超低排放,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也全面淘汰。因此,机动车排气污染,尤其是劣质柴油燃烧带来的二氧化硫等硫化物,已成为当地生成硫酸盐的主导因素,而劣质油品质量监管对减轻污染意义重大。
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生产、销售环节的油品质量监管责任部门明确,监管效果明显,油品检测结果也符合要求,但存储和在用环节的油品质量监管仍存在空白。2019年12月,苏州市生态环境部门组织开展了储存和在用环节车用柴油油品调研性抽查检查,抽查检查范围包括流动加油罐车、企业自备油库、出入码头堆场的柴油货车以及工地、企业内部使用的柴油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等,共抽查87个批次柴油样品,发现26个批次的闪点及硫含量不合格,不合格检出率高达29.9%,部分样品硫指标竟超标百倍以上。生态环境部门对使用劣质油品的柴油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尾气排放检测结果显示,超标率高达100%。
但在执法环节发现,各职能部门难以对在用油品进行有效监管。商务部门主要监管成品油的销售资质,公安部门主要监管非法改装流动加油车和非法储存汽油的行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加油站来历不明的油品可进行跟踪追查,严厉查处销售不合格油品行为。但对于流动中使用劣质油品的柴油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监管,还需进一步加强。
结合实际工作,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转变思路,进一步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在用油品监管形势严峻,必须借助各种力量,形成合力才能有效进行监管。面对不同情况,需要和不同的监管部门联合行动。对道路上正常行驶的柴油车,可以由公安部门对劣质油品来源进行溯源,然后再移交给相应部门跟进;对工地上使用劣质油品的机械,可以由住建等行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使用,结合施工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加强监管;对企业内部使用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可以由安监部门进行监管,一旦发现使用劣质油品,将不得通过年检。目前,苏州已形成联合监管机制,建立工作群,一旦发现问题,马上在群里进行发布,相关职能部门马上到现场进行联合执法。
二是增强企业主体意识,督促企业自觉使用合格油品。2019年11月,苏州发布了《关于优化秋冬季柴油货车使用管理的通知》,鼓励开展施工等作业活动的企业尤其是用车大户签订承诺书,向社会公开承诺,尽量使用国五及以上排放标准的柴油货车,使用符合国六标准的车用柴油,并及时添加符合标准的车用尿素(柴油机尾气处理液)。目前已有近1万家企业签署了承诺书,通过这项活动,有效将环保责任意识贯彻到每一家企业的经营理念里。某大型钢铁企业签署责任书后,主动更换了燃油供应企业,并定期自行组织油品检测,将检测结果定期汇总给属地生态环境部门。
三是提升监管的科技水平,对重型柴油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安装在线监控装置。由于重型柴油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流动性,所以监管部门很难监管到车辆和机械是否在正规的加油站加油。2019年,苏州试点对交运行业的重型柴油车安装在线监控装置,对车辆的运行轨迹、燃油量以及尾气排放情况进行监测,如发现车辆加油时的定位不在正规的加油站内,监管人员将及时赴现场进行核实。
四是源头控制,尽量杜绝劣质油品流入市场。在城市主要干道加强监管,在高速入口、国道省道布置检查点,发现油罐车后第一时间拦停,对运输的成品油进行检查,仔细核实相关台账,采用油品快速检测仪等设备进行筛查,对发现的疑似劣质油品进行进一步检测和劝返,并将相关情况通报来源地监管部门。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生态环境局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