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以河湖为统领,做实“一河一策”
优美清澈的河流湖泊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盼。水生态环境治理千头万绪,问题纷繁复杂,河湖是其中的关键节点。2019年12月,生态环境部印发《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技术大纲》,明确提出要突出“一河一策”,精准施治。2020年4月-6月,生态环境部率先在10个城市开展规划编制试点工作,形成了以河湖为统领、突出“一河一策”的规划要点成果。
正确认识“一河一策”
“一河一策”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总书记特别指出,治理好水污染、保护好水环境,就需要全面统筹左右岸、上下游、陆上水上、地表地下、河流海洋、水生态水资源、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达到系统治理的最佳效果。从空间角度来说,河流贯穿流域上下游,连接左右岸,由河流、湖泊构成的自然流域是完整的生态系统,是实施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保护的空间基础;从因果角度来说,河湖是水污染排放和水生态破坏的直接承载者,基础设施不足、超标排放、生态破坏等问题都会最终体现于河湖上,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效果也会体现于河湖上。抓住河湖,实施“一河一策”,也就抓住了水生态环境治理的“牛鼻子”。
“一河一策”是实现“三个治污”的有效途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精准治污就是要做到问题精准、时间精准、区位精准、对象精准、措施精准,在制定“一河一策”时,要找准污染源排放、入河排污口与水生态环境质量的输入响应关系,深入剖析问题根源,对症下药。科学治污就是要注重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施策,按照经济、社会和流域生态环境规律办事,提高流域生态环境管理科学化、信息化水平,提高治理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我国南北方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即使是同一流域,每条河流存在的水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也千差万别,必须立足不同河湖的实际问题,开具独一无二的“良方”。
“一河一策”是顺应群众对美好河湖向往的重要举措。开展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让老百姓身边的河湖水变好、环境变优美,不断满足老百姓赏景、垂钓、游泳等亲水需求,让人民群众切实体会到获得感和幸福感。这就要求实施“一河一策”,通过“十四五”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努力,以扎实的工作不断推动河湖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让越来越多的河湖能够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成为老百姓向往的美丽河湖。
科学制定“一河一策”
把握逻辑清晰的主线。“一河一策”的核心要求是管用、好用,解决实际问题。要从顶层设计上理顺工作主线,围绕目标,把流域的水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对策、项目串联起来,找到能够解决问题的、接地气的实招。河湖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始于河湖存在的问题,终于河湖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形成闭环。
开展全面深入的调研。在“一河一策”编制过程中,调研是最为关键的一步,调研的质量决定方案的有效性。在调研形式上应注重灵活多样,可采用抽样调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等多种方式;坚持“开门编规划”,走访基层群众,调查了解他们的休闲垂钓等亲水需求;发挥技术优势,利用遥感、无人机、水质快速检测包辅助勘查等。在调研内容上应注重点面结合,既要摸清河湖“三水”总体情况,也要掌握主要断面、污水处理厂、重点企业等关键节点详细情况,找到影响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冒头性”问题。在调研方法上应注重及时有效,可采用“四步工作法”,即提前定计划、现场填报表、每晚开例会、每天交日志,收集整理真实、详尽的一手资料。
设计精准高效的方案。水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应立足河湖实际,衔接“十三五”攻坚战基础,瞄准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制定分步骤、分阶段的实施路径。在“十四五”有限的5年内,“一河一策”应聚焦解决国家重视、老百姓关注、对河湖环境质量有较大影响、普遍存在且量大面广的问题,力争河湖水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在设计方案时,要在问题和成因方面分析到位,总结提炼“河河不同、地地有别”的问题清单,并从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环境风险等领域深入分析导致问题发生的成因,排列好问题解决的优先次序;要在任务和项目方面设计到位,规划任务措施不求面面俱到,但务求实效,要落实到对象、细化到数量、分解到年度,要把任务措施变成一个个项目,符合中央项目储备库条件的积极纳入水污染防治项目储备库,争取中央专项资金的支持。
推广示范“一河一策”
河北省廊坊市是北方地区典型缺水城市,水环境污染、生态流量不足、水生态受损等问题交织。在本次试点工作中,结合国家水专项—京津冀区域水环境质量综合管理与制度创新研究项目相关成果,针对廊坊市8条河流问题特征,逐一制定了治理方案。力争到2025年,8条主要河流全部消除劣Ⅴ类水体,永定河、大清河及子牙河重点河段逐步恢复“有水”,主要河流实现“有鱼有草”,北运河重现鱼麻鲤,龙河恢复刺儿鱼等土著鱼类。举例来说:
鲍邱河重点解决水污染问题,实现“消劣”目标。鲍邱河水质常年为劣Ⅴ类,污染最重的河段氨氮、总磷浓度最高时达15mg/L和2mg/L,主要成因为县城污水处理能力不足、部分屠宰村废水超标排放、底泥长期未整治以及生态水量不足等。围绕“消劣”目标,“十四五”重点推动县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5万吨/日,新建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全部达到《北京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B标准,实现城镇污水全收集全处理;调整屠宰产业管理模式,屠宰村全部纳入屠宰加工小区,对废水实施统一收集处理;开展全线清淤,并建设人工湿地进一步净化水质;积极落实区域协同发展规划,探索建立引水长效机制。初步安排12项重点工程,预计投资3.21亿元。
龙河重点恢复水生态,实现“水清岸绿、有鱼有草”目标。目前,龙河水质已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但进入夏季后藻类过度生长,影响水生态系统稳定性,主要成因为河流水系不连通、生态水量不足。围绕“有鱼有草”目标,“十四五”谋划龙河水系与南部中亭河、大清河连通,让城区水体流动起来;建立以“治、保、用”为核心的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将再生水资源与地表水、地下水、引调水共同纳入区域水资源统一配置,预留足够的生态水量;在龙河关键节点建设人工湿地,修复生态缓冲带,提升龙河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安排11项重点工程,预计投资13.75亿元。
规划能否编制实施好,“一河一策”的扎实落地是关键。目前,廊坊等试点城市已先行先试制定了“一河一策”方案,既符合现阶段管理需求,也能够满足群众对生态环境改善的要求,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今年,全国各地市都要编制形成以河湖为统领的水生态环境保护要点,时间紧、任务重,还有不少硬仗要打、不少硬骨头要啃。希望廊坊的试点经验和“一河一策”方案能够为全国特别是北方相似城市提供参考借鉴,使“一河一策”成为流域水生态环境管理落地生根的法宝。
作者单位:谢阳村、 张文静、郭黎卿、赵越,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郭勇,生态环境部海河流域北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张金辉,河北省廊坊市生态环境局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