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研讨会上专家答疑
污泥制成砖是最好的处理方式吗?农田污染的危害仅限于本地吗?在9月21日召开的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研讨会上,多位专家就当前生态环境学术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戴晓虎认为,面临全球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短缺等问题,“资源循环、绿色、低碳、健康”是未来技术创新的重点,污泥中“污染物”资源化回收利用是未来发展趋势。
据戴晓虎介绍,2019年我国污水处理厂数量已达5240座,污水处理能力2.28亿m3/d。我国水污染治理成效显著,但污泥处理处置问题形势严峻。2025年污泥量将达到1.5万吨,其中,市政9000万吨,工业6000万吨。污水管网和污泥安全处理处置是我国污水处理两大瓶颈问题。污泥具有高含水、易腐、量大的特征,传统技术遇到瓶颈,污泥问题十分严峻。污泥的资源物质回收利用、有毒有害物质的高效去除、污泥的磷(战略资源)及其他资源物质的回收是未来的重要方向。
“土壤既是污染物的汇,也是污染物的源。”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陈同斌提出,农田污染不仅影响地表水质量、地下水质量、空气质量,以及生态系统健康,还可能由于影响农产品质量,造成无序扩散,因此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陈同斌认为,污染土壤安全利用只是“止痛片”。它能够规避主要风险,但未清除污染,治标不治本;农民容易接受,但效果不稳定,经验易失效;一次性投入少,但要不断投入,长期投资大。而污染土壤植物萃取才是“治癌药”。一次性投入略高,但永久性解决根本问题;修复之后,后续使用成本低,农民可自由使用。他表示:“控制风险只是底线,净化环境才符合环境伦理。”
“十三五”期间,长期累积的环境污染带来的健康危害逐渐显现,环境健康引人关注,环境污染纠纷时有出现,有毒有害污染物成为影响人群健康和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于云江说,化学品是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来源,成为影响公众健康及生态安全的风险源。2008年-2011年发生的568起突发环境事件,涉及危险化学品的287起,占突发环境事件的51%。
于云江表示,环境污染对公众健康影响的因果关系、生物标志物及高通量识别技术是未来亟待研究的重要方向。重点行业、区域/流域和高关注污染物环境健康风险管控缺乏规范的技术体系,使我国环境与健康管理水平难以满足公众健康需求。亟待建立完善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体系,运用更精准的暴露评价模型,系统性地建立污染物(化学品)急性、慢性暴露与人群健康损害的暴露反应关系,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提供依据。
为此,于云江提出,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目标应该是:构建环境健康与化学品风险控制的理论体系;推动建立区域尺度多介质有毒有害污染物复合污染健康风险防控技术体系;实现环境健康风险管理目标,为公众健康、生态环境保护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全国“联网平台”举报环境污染统计结果显示,噪声污染2017年为34.9%、2018年为35.3%、2019年为38.1%,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商照荣表示,噪声污染防治工作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噪声法》实施以来,在依法防治噪声污染、强化噪声监管、促进噪声控制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成效。但随着人民对生态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噪声管理面临的形势较为严峻。现行对噪声污染采取的末端治理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噪声污染防治工作需要,急需向有计划的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的方式发展。
商照荣说,自1986年第一部噪声监测规范出台至今,我国已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区”四级环境噪声监测网络体系。“十四五”是新的《噪声法》即将实施的首个五年期,也是《噪声法》落实及我国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迈上新台阶的重要阶段,制定“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规划势在必行。应开展《噪声法》配套法规标准体系建设,加强“省级—市级”各部门协调联动及监管执法,开展交通、建筑施工重点噪声源治理与改善工作,加大噪声防治技术科技研发力度,提升噪声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此次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研讨会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主办方表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要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三个治污”要求,其中,科学治污是基础、前提和关键所在。生态环保领域科技工作者应首当其冲,承担更多更重的责任。同时,依靠生态环境科技创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仍然有很大发展空间。希望专家学者能够通过会议交流创新成果、砥砺创新思想、激发创新思维。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