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12.01亿立方米!北京再生水年使用总量连续三年全国第一

更新时间:2021-07-30 09:56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叶晓彦 阅读:2297 网友评论0

暑气蒸腾,走近河渠,潺潺流水平添几分清凉。这水,大都是再生水。

岸旁渠边,园林工人举着橡皮管子,为花花草草“解渴”。这水,大都是再生水。

举起手机,拍下水清岸绿。手机芯片生产过程中的用水,也有很多是再生水。

河湖补水、花坛绿化、小区冲厕、工业用水……日常生产生活中,再生水,已无处不在。

北京市水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再生水年利用量达12.01亿立方米,占年度水资源配置总量的近30%……北京再生水年利用量全国第一,这是继2018年、2019年后,连续第三次登顶。

在北京,再生水已成为稳定可靠的“第二水源”。

开发再生水为北京“解渴”

“历史上的北京不缺水,城市水系也比较发达。”北京市城市河湖管理处高级工程师武士敏说。

武士敏研究北京城市河湖水系变迁多年,她发现,到上世纪60年代末,北京河湖水系的水面一度占到市区面积的3%,河道大部分有水,水质也基本良好。到上世纪70年代初,郊区河湖渠道仍大量存在,京西北是有名的海淀湿地,京南有著名的海子湿地,湿地面积占到平原面积的15%左右。

不仅仅是武士敏。到上世纪80年代,通州居民白文荣眼中的北运河,还是河水清澈,鱼虾成群。后来,白文荣成为一名水务工作者,他才明白“原来水多,北运河才能清澈”。

但上世纪90年代之后,水,开始变少了。

由于干旱少雨,加之地下水长期超采,地下水位下降,北京的沟渠干涸了,河道干涸了。伴随着粗放发展,工业污水大都就地排放,污染了不少河道,北京大部分地区出现“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状况。

2001年7月中旬,家住光明桥附近的吴老先生忽然发现,家门口的护城河里漂着大量绿色物质,“绿绿的一层,跟绿油漆一样,散发着腥臭,以前从没见过。”

吴老先生很快从报纸上获悉,北京城市水系全面爆发了“水华”。“水华”也叫蓝藻,是水体富营养化的典型特征之一。一般是在死水区、不流动的水域,加上天热,太阳一晒就出来了。

“水华”的出现,再次证明了北京缺水的现状。

水源减少,人口增长,尖锐的“人水矛盾”引发“用水缺口”……北京很快成了严重缺水城市。

市水务局提供的资料显示,北京每年水资源缺口达15亿立方米。国际公认的用水紧张线是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1700立方米,严重缺水线是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500立方米。虽然2014年年底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北京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从100立方米上升至150立方米,但与世界公认严重缺水线的差距仍直观可见。

水资源短缺几乎成为制约首都发展的第一“瓶颈”,启动再生水发展战略,迫在眉睫。

“一举两得”破解水脏水少

北京的再生水开发之路,一走就是20年。

2001年,《北京市区污水处理再生水回用总体规划纲要》出台,为此后的再生水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此后10年间,北京在中心城区陆续建成了清河、北小河、方庄等一批再生水厂。到“十一五”末期,城市的北部、东部、东南部和西南部已形成了四大再生水生产供水区域,年生产能力达到4亿立方米,主要用于工业冷却、河道景观、农业灌溉、园林绿化及市政杂用。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奥运场馆的绿化、冲厕用上再生水,北京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以再生水作为奥林匹克中心区景观、绿化用水的举办城市;2011年11月,北京永定河“四湖一线”工程竣工开放,北京的“母亲河”在断流30年之后重现生机,再生水功不可没……

虽然再生水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但北京缺水的情况并没有改变,经过处理的再生水排入河道,但水量不足,依然无法改变河湖缺水的现状。

如何解决“水资源紧缺”和“水环境恶化”两大难题,是北京水务工作者面临的巨大挑战。

2013年起,连续三个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压茬推进,包括建设再生水厂、敷设配套管线、治理黑臭水体、解决城乡结合部和农村污水等诸多方面。

从中心城区到乡镇农村,从城市河湖到小微水体,从临时治污到根治水污染,北京用绣花功夫打起“组合拳”,向污水“宣战”。

作为“九河末梢”的北运河,曾经污水横流。

“那时候,市水务局公布全市84条黑臭水体名单,有53条都在通州境内,可以想象当时通州治水难度之大、压力之大。”现任北运河管理处水生态环境科科长杨子超说。

在三个“三年行动”中,杨子超和同事们迎难而上,截污治污、敷设管线、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北运河流域渐渐有了变化,如今,这里已是水清岸绿,水鸟“不请自来”。

三个“三年行动”改变的不仅仅是北运河。市水务局再生水处处长刘晓音介绍,截至目前,本市已新建再生水厂68座,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厂26座,全市规模以上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由2013年的393万立方米,提高到2020年的687.9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由2013年的84.6%提高到2020年的95%,城镇地区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污泥无害化处置。

消除污水的同时,第二水源自然而然就有了,“一举两得”。

补水河道水清岸绿

三个“三年行动”快速提升了北京的污水处理能力,高品质再生水源源不断地流入河道,绘制着蓝绿交织的美丽画卷。

小红门再生水厂,今年有了新任务——为“母亲河”永定河补水。每天,5万立方米高品质再生水通过30余公里地下输水管线,一路向西向南,再经过湿地净化,最终流入永定河。

有了再生水的补充,如今永定河河道宽阔,植被丰富,水中的小鱼不少,岸上水鸟齐飞,成了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让干涸的河道有水,让脏臭的河水变清,本市城区的清河、坝河、通惠河、凉水河主干河道及支流沟渠共计28条河流都享受到了再生水提供的“福利”。

“10年前,这里水的颜色像墨汁一样,还没走近,就能闻到臭味。”在凉水河光彩桥附近居住的市民张先生说起以前,皱了皱鼻子,仿佛还能想起当年的味道,“您再看看现在,水多了,岸绿了,成了我们的后花园了。”经过多年治污攻坚,再生水涌进河道,让这条臭水河变得水清岸绿,大批野鸭、白鹭飞来了,河道内鱼虾出现了,河湖的生机回来了。

再生水不仅补水河湖,而且能循环利用。

今年9月,海淀北部地区的画眉山湿地公园将正式开放,一幅山水田园美景已基本显现。

曾经,这里只是一条没水的沟渠,为改变这一局面,海淀区水务局实施“水清岸绿行动”。

“根据目前海淀区的水资源现状,我们采用再生水作为主要的补水水源,利用上庄再生水厂等为南沙河生态补水,再将南沙河的水调往上游,带动北部12条支渠循环流动,既带活了干涸的支渠,又改善了南沙河水质。”海淀区水务局局长马光耀介绍。

在圆明园遗址公园,水的灵气无处不在,这里的水大多来自清河再生水厂,每日3万立方米的补水,让圆明园的水质稳定在地表水Ⅳ类标准。每到盛夏,超千亩的大荷塘中,200多种荷花竞相开放,都是靠再生水滋养。经过多年的水生态修复,消失多年的北京原生物种鳑鲏鱼、金线蛙重现圆明园。它们的再度回归是对这里水生态环境改善的最好证明。

再生水还成为了北京湿地的主要补给水源。

最具代表性的,要数位于丰台区的槐房再生水厂。进入厂区,一条蜿蜒的小溪在植被中穿过,眼前是郁郁葱葱、鸟语花香的美景。开放区域里,有不少市民休闲散步。他们可能并不知道,眼前18公顷湿地中的清水,全靠地下这座日处理污水能力60万立方米、亚洲规模最大的全地下再生水厂提供。

仅2020年一年,全市用于河湖补水的再生水总量就高达11.07亿立方米。在生态环境领域学者的眼中,再生水对北京恢复、增加湿地面积,维护湿地的自然生态属性具有重要意义。而在水务工作者的眼中,河湖景观的补水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清洁水源的消耗。

又是一个“一举两得”。

再生水利用还有更多可能

从2018年到2020年,北京再生水年利用量分别为10.7亿立方米、11.5亿立方米和12.01亿立方米,连续三年全国第一。不仅仅是为河道补水,再生水的使用还有更多可能,比如绿化、洗车、冲厕、工业、道路浇洒等多个方面。

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就是再生水的使用“高手”。

在芯片的生产过程中,有一个环节需要用超纯水进行清洗,而超纯水的制备,需要使用大量自来水。为了减少对自来水的消耗,中芯国际将目光投向了再生水源。

中芯国际厂务水科经理廉串海介绍,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工艺环节中,公司已经用上了来自小红门、博大等再生水厂的再生水。而生产工艺中的用水“大头”,则来自厂区自己的回收水。

“清洗产生的废水,我们会集中收集到水箱进行水质检测,随后进入回收系统,经过层层过滤去除污染物,检测合格的水会再次供应到超纯水设备。这样一来,就能减少使用自来水,而生产排出的水又可以进入生产循环,相当于多了一个水源。”廉串海说,凭借自建工业废水回收系统,中芯国际已累计节水2400余万立方米。按照昆明湖200万立方米容积计算,中芯国际节水量相当于12个昆明湖。

刘晓音介绍,2020年全市工业再生水利用量为0.58亿立方米。八大热电中心和热电厂等电力工业用水已全部用再生水替代,年使用再生水3000万立方米,极大缓解了工业用水压力。

北京还积极推广污水处理厂再生水用于绿化、道路冲洗、洗车和市政杂用。结合既有再生水厂及管网设施,通过在主要市政道路沿线安装再生水加水机,为园林绿化、环卫等建设专用加水站点,为周边绿化灌溉、道路浇洒、施工降尘等取水作业提供再生水源。

延庆城区南侧的东姜路上,一辆洒水车停在了一排倒L形的铁管前。“嘀”的一声,工作人员在智能加水机上刷了卡,铁管末端便开始涌出汩汩清水,流入洒水车水箱,不到10分钟,洒水车就加满了水。

铁管里流出的水,是达到了一定水质标准的再生水,这些水经配套管网运输至此。通过智能加水机,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加水量,刷卡后便可自助取水使用。

据统计,每年用于建筑、绿化、环卫及洗车的再生水总量已达2000万立方米。“我们一直在积极探索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着重在提升再生水的使用效益上下功夫,以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刘晓音说。

再生水的价格优势,也是提高再生水使用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北京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四级调研员刘鹏介绍,2003年以来,北京再生水价格一直维持在每立方米1元的水平,仅是自来水价格的三分之一。2014年以来,北京多次调整水价,再生水价格虽然跟着调整,但最高价格也没有超过每立方米3.5元,最多时比非居民自来水每立方米的价格还要便宜6元。

未来,再生水的使用比例还将提高。

最新出台的《北京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中提出,园林绿化用水将逐步退出自来水。京东的金盏森林公园已开始实施。

今年年底开园的金盏森林公园占地278公顷,相当于389个足球场,其中绿化面积250公顷,种植各类树木20万株,乔木面积161公顷、灌木12公顷、绿化地被77公顷。让树木茁壮成长,水是第一要素,但这里的水源在公园建设中捉襟见肘。

金盏乡政府工作人员张强说,公园建设过程中,绿化灌溉的水源来自当地3眼地下井,根据测算,公园每年的需水量高达70万立方米,仅靠3眼井供水,不仅占用了大量宝贵的地下水资源,树木植被也可能因为灌溉跟不上而枯萎。

朝阳区水务局和金盏乡政府决心找到第二水源。

幸运的是,流经金盏乡乡域的河流不少,距离公园仅1.5公里的坝河最为合适。上月初,金盏森林公园园林绿化水源置换工程正式开工。公园从经过再生水补水后的坝河取水,通过管线输入公园灌溉主管线,用于所有树木和绿地的灌溉和公园水系用水,每年预计节约70万方地下水,对涵养地下水源将起到重要作用。

刘晓音介绍,“十四五”期间,本市将重点围绕园林绿化替代新水、重点功能区生产生活用水等方面,进一步扩大再生水的配置量,配置量将每年提升10%。

善治善用,“第二水源”正滋润着京华大地。

专家点评 再生水安全第一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胡洪营表示,北京之所以能连续三年实现再生水使用总量全国第一,与政府支持、标准和技术保障、用途多元等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多年来,北京高度重视、完善相关政策,尤其出台了很多污水收集处理和再生水利用的补贴政策、补偿机制,起到了支持和鼓励作用。大家都知道再生水以污水为水源,所以安全就特别重要。北京在再生水的标准和技术保障方面做得很好,持续出台相关地方标准,指导相关单位安全生产和循环利用。此外,北京在工业、绿化、河湖景观、市政杂用等方面的多元化利用也是全国领先的。

北京的再生水利用效率应当再进一步提升。以河湖景观用水为例,进入河湖水系的再生水还可以再次利用,让再生水实现一水多用、串联使用。其次,要加强安全监管和宣传,再生水已成为一种非常规的供水系统,所以需要按照供水系统的特点加强监管。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12.01亿立方米!北京再生水年使用总量连续三年全国第…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