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监管局:推动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实现的几点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承诺。近期,河南监管局按照财政部统一部署,对河南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显示,综合考虑经济发展增速、能耗双控、煤炭消费减量、能源结构调整等因素,预计河南省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可以按期完成国家碳达峰任务,并推动2060年碳中和目标实现。但在产业转型、节能降碳、生态碳汇、碳税碳交易等方面仍要下足功夫,做足功课。
一、产业转型方面
一是推动重点行业有序达峰。统筹好增量与存量,制定实施电力、钢铁、化工、有色、建材等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合理确定产能和规划布局,推广绿色低碳先进技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为先进产能腾出发展空间,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二是严控“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建立“两高”项目长效管理机制,严格项目审批,坚决刹住“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势头;实施“两高”项目拉网式大起底、大清查,建立全省“两高”项目清单,按要求实施分类处置;已建成的“两高”项目全部纳入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强化常态化监管。
三是大力发展低碳高效产业。聚焦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生物医药、新型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链,加强土地、能耗、环境容量等资源要素保障,着力培育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力争“十四五”期间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实现翻番,抢占低碳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二、节能降碳方面
一是加快低碳转型发展。统筹考虑经济增长用能需求和河南省煤炭消费削减10%目标任务,坚持节约优先,充分挖掘本省能源资源潜力,强化外引能源建设,在保障能源安全前提下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二是减煤稳油与增气引电。持续推进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实施煤电结构优化、煤炭绿色高效开发工程,保持全省油品消费基本稳定。实施油气管网和储备设施建设工程,拓展外气入豫通道;发挥好现有通道作用,加快推进“陕电入豫”工程,加快谋划外电入豫第四通道。
三是靶向定位大力强新。把新能源作为能源消费增量的主体,大力发展风、光、生物质、地热能等新能源,实施沿黄百万千瓦级高质量风电基地、光伏发电创新发展、中深层地热供暖集中连片示范区等工程,进一步缩小非化石能源占比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
三、生态碳汇方面
一是持续增强林草湿地碳汇能力。积极推进以增量扩容、提质增效为主要目标的可持续经营,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增加森林蓄积,提高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增强森林固碳能力;推进人工商品林集约经营、人工公益林近自然经营;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通过自然修复和人工促进等方式不断增强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
二是完善林草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加强资源保护、努力减少碳排放,推进森林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开展湿地碳汇计量监测研究试点,开展市县级林业碳汇潜力评价和试点建设,建立统一的林业碳汇计量标准和监测评估系统。
三是加强林业碳汇增汇研究。加强基础研究、资源培育,强化科技支撑,设立并实施碳增汇科技计划,深化理论研究、加大应用研究、推进转化研究,全面提升林业碳汇能力。
四、碳税碳交易方面
一是积极开展已纳入企业碳交易工作。按照全国碳税、用能权交易、碳排放交易统一部署安排,积极做好已纳入企业碳市场系统开户、配额分配、数据核查、清缴履约等工作,利用市场化手段促使企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企业减排成本,有序有效推进相关工作。
二是探索林业碳汇交易机制。加快推进全省林业碳汇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创新,探索建立林业碳汇项目培育、开发机制及监测监管体系,完善相关配套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碳汇林建设,开展林业碳汇项目申报,申请中国核证碳减排量,推进碳汇交易。
三是探索发展碳汇经济。通过制度创新,在现有碳排放权交易和碳普惠体系基础上,健全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开发生态碳汇产品;统筹林业碳汇交易与公益性碳汇林建设,积极推进各类林业增汇减排项目试点,探索建立碳中和、碳汇管理、大数据研究中心等平台。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