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院士风采 | 新晋“最年轻院士”竟然是生态环境领域“大牛” 他的学生说他是个完美主义者

更新时间:2021-11-19 09:51 来源:中国环境 作者: 阅读:2564 网友评论0

【谷腾环保网讯】45岁,北京大学教授朴世龙当选中科院院士。一时间,戴着“今年最年轻新增院士”的光环,朴世龙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科毕业后5年取得北大博士学位,随后到法国开展博士后阶段的工作,31岁归国到北大任职,34岁被聘为教授。如今,45岁再添佳绩。这种成长的速度不是一般人能实现的,可谓意气风发。

不过,“年轻”只是他的一个标签。你可能不知道,他还是“生态环境”领域的“学术大牛”。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陆地生态系统与气候变化互馈关系。他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反馈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

推动解开我国碳汇“未解之谜”

生态系统固碳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方式。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有助于缓解我们日益增加的减排压力,但中国碳汇大小长期以来是“未解之谜”,主要瓶颈在于缺乏除森林清查外的长期地面观测数据。基于这样的认识,朴世龙致力于破解这个难题。

他利用清查资料、地面观测和长期遥感观测数据,系统建立了中国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碳收支估算方法,并有机结合碳循环模型和大气反演模型,阐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强度,提供了中国生态系统碳汇功能详实可信的估算结果,揭示气候变化和造林对中国陆地碳汇及植被生长变化的贡献,“填补了全球碳收支主要空白区”。

正因为如此,在他的科研成绩单中,“率先阐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强度,揭示中国造林减缓气候变暖,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成为一项重要内容。

“男神”究竟是怎样的人?

“男神”“大牛”“世龙本龙”“朴神”……大家对朴教授有很多“爱称”。

记者试图联系朴教授本人,想要揭开他的神秘面纱,可惜未果。他的学生告诉记者:“朴老师一向为人低调,就是个做学问的人,不喜欢宣传。他可能不愿意接受采访。过去几年各种渠道的媒体找过他几次,好像就没有答应过。”

因此,记者采访了他的博士生肖晖(化名),现任985高校新体制研究员。通过他的眼睛了解一下这位学术界的大咖。

记者 您觉得朴教授是个什么样的人?

肖晖:完美主义者。

记者 您觉得他的学术研究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

肖晖:我觉得有三点吧。一个是他很热爱科研;另外一个是他很严谨,认真抠每一个细节;还有一个就是他眼光很犀利,抓关键问题非常准。他喜欢反复揣摩,文章里的一个措辞都会反复地讨论修改。比如已经被Nature子刊原则接收的文章,他仍然会因为标题和前言的一些文字表述睡不着觉,半夜给学生发邮件,给出他的修改意见。印象比较深的是有一年大年三十,我们各自在家里远程工作,修改投给Nature的文章。我们边打电话边工作,从电话里能感觉到他的窗外很喧嚣、很热闹,但这一点也不影响他的工作热情。其实过完年修改也是可以的,因为修改的时限还有几周,但是朴老师就是这样的性格,手上的工作没有做完就食不甘味。有时都到路上了,他想到哪里要修改也会打电话给我们,所以我们都建议他别开车,担心他思考太投入,路上危险。

记者 有人说他很严格,有人说他很随和。你觉得呢?

肖晖:他对学术要求很严格。但对人还是很随和的,没有什么架子。他是运动健将,喜欢踢足球、打羽毛球,有时还会和我们一起打真人CS。但近几年不怎么踢球了,可能太忙了。

记者 他对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肖晖:对科学的敬畏。朴老师取得那么多的成果,但对待新的工作仍然谨小慎微,追求细节的完美。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院士风采 | 新晋“最年轻院士”竟然是生态环境领域“…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