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领域再出诈骗案例,掌握这些办法可避免上当受骗
【谷腾环保网讯】要小心有人借“代办”环评、“摆平”行政处罚等进行诈骗了。
近日,广东省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公布了一批生态环境领域诈骗典型案例。其中,东莞市某模具有限公司花钱买了假环评手续,最终因未办理环评手续等环境违法行为被处罚;东莞市某科技有限公司因存在环境违法行为被处罚后,有自称环保公司的人员提出有偿帮忙“摆平”处罚,这家公司以为处罚已撤销就一直未交罚款,最终被加处罚款。
还有一个案例的结果让人稍感欣慰,东莞市某体育用品科技有限公司因存在环境违法行为被立案,由于这家公司首次违法、违法情节轻微、及时改正违法行为,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向其发送《不予行政处罚告知书》。然而,这家公司很快也收到“律师”发来的短信,声称可以帮忙撤销或减免处罚。幸运的是,这家公司没有联系所谓的“律师”,而是直接把情况反馈至生态环境部门,从而获取了真实有效的信息。《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后续也及时送达这家公司。
生态环境领域诈骗案例并不少见。9月29日,山东省日照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公安局召开媒体见面会,通报破获一起排污许可诈骗案件有关情况。经查,自今年5月26日以来,该团伙诈骗山东、河北、河南、天津各地个体商户2000余人,诈骗金额一百余万元。
2021年,有机构以“生态环境频道(EETV)”为名,声称由生态环境部支持,开展节目拍摄和制作活动。之后,生态环境部严正声明,从未与该频道建立过任何形式的联系,希望各地区各部门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防止造成不必要损失,并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案件线索。
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在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受重视的情况下,假借代办环评手续、排污许可证,“摆平”行政处罚等名义进行诈骗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如何避免上当呢?还是要进一步了解环境法律法规、掌握相关手续办理流程,遇到问题及时联系生态环境部门。
以环评为例,企业应当对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判断是否需要办理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或登记表。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企业只需在生态环境部门官网自行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没必要另外花钱。如需要办理的,应聘请有资质的人员编写环评文件,报生态环境部门审批。如果环保公司称已经提交环评报告或者已经通过环评审批,可到官网查询真伪。
再来看排污许可证办理,可以对照《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根据排污单位的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等因素,实行排污许可重点管理、简化管理和登记管理。重点管理、简化管理的排污单位,可以根据排污许可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等相关要求填报排污许可证;登记管理相对简单,按照实际情况填报即可。
如果排污单位确实存在环境违法行为,生态环境部门执法人员会依法依规立案调查,下达法律文书;排污单位也享有陈述申辩、听证、行政复议、诉讼等权利,绝不会随随便便免除处罚。一旦被处罚,《行政处罚决定书》会在官网进行公示。符合免予处罚情形的,生态环境部门也会依规办理,办案全过程不会收取任何费用。
还是要再次提醒各企业、单位:如有任何疑问,及时联系生态环境部门,避免上当受骗。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