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为采煤沉陷区生态环境治理贡献“央企方案”

更新时间:2022-10-18 10:17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阅读:1433 网友评论0


图为青海省木里煤田江仓一号井的生态修复前后情况对比。

中国煤科全力助推抚顺西露天矿生态修复和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以实际行动履行央企的责任与担当。

【谷腾环保网讯】我国高度重视采煤沉陷区问题,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就加快推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开展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要本着科学的态度和精神,搞好评估论证,做好整合利用这篇大文章。

近年来,矿山变绿成为我国矿山发展的主旋律,曾经的采煤沉陷区,如今放眼满山绿。

2020年,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等多部委相继出台《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关于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引导矿区生态治理市场加速培育,助推生态治理行业快速发展。

作为我国煤炭工业科技创新的国家队和排头兵,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煤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主动担当央企责任,与时代大任同频共振,积极发挥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和全产业链优势,整合集团内部优势资源及矿区生态环境、固废治理业务,加大发展生态治理板块力度,全面开展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与地方政府紧密合作,扎实推进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辽宁省抚顺市西露天矿、青海省木里矿区等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努力为我国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贡献“央企方案”。

■创新驱动“生态疮疤”修复换新颜

曾经的山东省济宁市,由于长期煤矿开采造成的塌陷废地成了一块块“生态疮疤”,生态环境饱受重创。

任城区位于山东省济宁市主城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为97.65万亩,常住人口为107.5万人。同时也是重要的煤炭产区,煤矿井田占区内总面积的63%。据统计,采煤沉陷区面积达70平方公里,其中城市近郊形成了约3.5万亩的条带式采煤沉陷区。业内专家认为:“由于条带式采空区尚未充分垮落,因此,采空区沉陷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长期性、隐蔽性及复杂性等显著特点,后期会对地表建筑物等使用构成极大安全隐患,导致土地无法有效利用,城市发展受限。”

如何为大地“疗伤”?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势在必行;如何破解治理经济难题?科技创新推动工程前行。经过多年的实践,中国煤科以科技创新实现“变废为宝”,解决了矿山生态修复入不敷出的经济治理难题,实施了一系列矿区生态综合治理示范项目。

中国煤科提出因地制宜解决任城区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问题。通过与任城区委、区政府紧密合作,本着“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采用“技术研究+资本投入”运作方式,融合“平台+运营+技术”三要素,开创了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与土地开发一体化的“任城模式”,将任城区建设成了全国资源型城市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对全国大量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治理和城市发展具有示范和借鉴意义。

据中国煤科相关负责人介绍,任城区项目首次采用了中国煤科自主设计的多个“黑科技”治理手段。例如:将建筑固料应用到沉陷区充填治理中,可降低治理成本、减轻环境污染;采用保护煤柱与墩台式相结合的局部控制充填技术,在解决地表沉陷问题的同时,也节约了资源;采用全地层全生命周期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对治理效果进行监测评价;将定向钻探工艺技术应用于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针对城市棚改区人口密集、地质采矿条件复杂的特点,综合采用全数字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精准探查技术、PEM法和VSP法精确探测技术、钻孔数字全息成像技术等,实现沉陷区精细探查的目的,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中国煤科这些“黑科技”的成功应用,为条带式采煤沉陷区提供了更加全面的保障。

2020年7月25日,中国煤科所属科工生态、西安研究院承担的济宁市任城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一期南区)采空区治理工程通过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领衔的专家组评审,这标志着全国首例条带式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与利用项目完成竣工验收。在项目验收会上,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竣工验收,评审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称赞项目树立了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典范,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

任城区项目的成功实施,使城市近郊采煤沉陷区土地从原来的“城市荒地”,变成舒适宜居的美丽家园,以生态修复结合土地治理的手段带动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不仅打破了城市发展空间瓶颈,而且提升了城市功能品质,改善了人居环境,实现人了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出了一条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与绿色开发利用之路。

2020年11月5日,央视新闻频道《东方时空》栏目以“山东济宁:地上地下综合治理破解塌陷土地利用难题”为题,报道了全国首例条带式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和利用项目,从中可一窥中国煤科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发挥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和全产业链优势、担当央企责任、倾力打造的“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一体化解决方案”。

■“疗伤”大地贡献“煤科”智慧

人工修复营造的生态系统能否完全适应自然生态系统,同样是矿山修复治理的难点之一。

“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是经过长期的自然演替形成的,我国多数矿区生态环境都极为脆弱,自然恢复周期较长。矿山生态修复应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构建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在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不能仅仅停留在‘复绿’层面上,而应该向着重建生态而努力,让修复后的矿山具备自我繁殖能力,在修复受损生态系统的同时,构建适宜的产业模式,实现矿区生态、经济和社会的永续发展。”中国煤科相关负责人说道。

2020年,中国煤科所属科工生态、沈阳设计院承担的青海省木里煤田江仓一号井生态治理项目,遵循“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以及因地制宜、安全稳定、经济高效的治理理念,实现了项目所在区域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020年5月,中国煤科牵头的《抚顺西露天矿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评审,入围自然资源部项目库。这一项目实施后,可解决制约抚顺城市发展的地灾危害和生态环境问题,将生态环境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

2021年7月,中国煤科所属科工生态、西安研究院、北京中煤、武汉设计院承担了山东大学龙山校区(创新港)采空区治理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这一项目的实施,证明了采煤沉陷区在经过治理后,完全可以满足高密度、高强度建筑群建设用地要求,实现矿区土地再利用。

如今,中国煤科在煤矿、公路、城市、水利、电力等领域实施的一系列矿区生态综合治理示范项目,为实现矿区生态、经济和社会的永续发展贡献了“煤科”智慧。

中国煤科负责人表示,“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煤科将继续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跟国家加强矿区生态建设步伐,持续做大做强做优生态修复产业,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履行央企使命责任,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为采煤沉陷区生态环境治理贡献“央企方案”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