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找准污染源,集中治理突出问题!北京平谷打通治气“最后一公里”

更新时间:2022-12-07 09:12 来源:中国环境 作者: 阅读:2991 网友评论0

谷腾环保网讯对污染源建立台账,设立专职环境网格员,村规民约助推乡村生态治理……近年来,北京市平谷区把守护好绿水青山作为头等大事,拓展深化“一微克”攻坚行动,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示范村(社区)试点,找准污染源,集中治理突出问题,切实巩固大气污染防治成果,提升生态品质。

大气污染治理动“真格”

为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北京市建立环境问题“发现—上报—解决—反馈”的快速响应机制并实现闭环管理,同时,建立以量化考核为核心的城市大气精细化管理体系。

金艳云是平谷区兴谷街道一名网格员,每天一早,她都会去自己负责的商户巡查,发现环境问题时,她会通过手机软件记录下来并拍照上传,第一时间解决。

网格管理是平谷区兴谷街道在大气精细化治污方面的一种体现,辖区在全面摸排的基础上,将餐饮商户、工业企业等污染源建立台账并在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上进行地图展示,划分网格,设立专职环境网格员,制定大气治理职责清单,配备手持终端每日不定时排查。

快速响应是关键。对于能够自行解决的问题,网格员联合网格化辅助管理人员30分钟内处理完毕,对于现场难以处理的问题,由网格平台通知兴谷街道综合执法中心,调派区职能部门人员2小时内予以解决。

此外,兴谷街道综合执法中心不断深化“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对于街道层面难以解决的问题,在网格平台“发现问题-信息汇集-事件立项”,建立“吹哨解决-报到处置-结果反馈-考核评价”工作流程,协调相关部门共同执法。

同时,对四类主要污染源精准管控。取缔露天烧烤、大排档;对餐饮企业进行油烟检测,不合格责令整改;现场查处、劝返高排放车辆;坚决遏制扬尘污染。

据了解,兴谷街道在2017年7月全区街道乡镇PM2.5浓度排名曾是倒数第三,精准管控下,一年后,实现了PM2.5浓度全区街道乡镇排名正数第一的巨大转变。

村规民约促村貌“蝶变”

村规民约就像是“一把尺子”, 能时刻提醒村民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能用 除草剂 生态桥 养土地 要施肥 用有机 砖瓦柴 放院里 环境美 有秩序 倒垃圾 不随意 禁焚烧 净空气……”位于平谷区刘家店镇中部的松棚村以制定村规民约为抓手,围绕村史传承、遵纪守法、家风家训、环境整治、诚实守信等方面培育良好村风,以良好村风推进大桃产业发展。

“现在地里用的都是咱‘生态桥’有机肥,大桃品质、甜度都更好了。”松棚村桃农“诚信之星”焦师傅笑着说。

这“诚信之星”有什么讲究?

“讲究可多了,种桃不能打除草剂、卖桃不能有诈,哪个环节都事关名誉。不光我,全村都是这个要求。”焦师傅说。

每到初夏时节,松棚村桃园里青涩的果实还挂在枝头,就早已经被大桃采购商高价预定了。采购商看中的,就是松棚村大桃不用化学农药,施用“生态桥”有机肥的优良品质。

“生态桥”启动之前,从桃树上剪下来的废枝都是拿回家当柴烧,对空气质量危害极大。后来,刘家店镇鼓励果农把果树枝条等农业废弃物统一收集,运到“生态桥”工厂,1吨废弃物可兑换1吨有机肥或是其他生产生活资料,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以桃树种植为主要产业的平谷区,有果园34万亩,每年产生的果树枝条能达到20余万吨,再加上每年约17余万吨的农作物植株废弃物,若不及时清理极易导致环境污染。

2017年1月,平谷区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区政府统筹政策、资源、技术、资金,出资建设有机肥生产厂房,购置生产设备,承担生产加工成本,以刘家店镇为试点,把农业废弃物粉碎后和畜禽粪便一起发酵制成有机肥,同时,对企业生产出来的有机肥按每吨50元给予补贴,创新启动了“生态桥”治理工程。如此一来,镇、企、村有序联动,建立起“资源-农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良性生态循环模式。

“这有机肥好使,土不硬了,落果率低了,最主要的,家家户户都不用再烧那些个呛人的树枝子了!”焦师傅说。

种桃成本减少了,空气质量变好了,这是“生态桥”让平谷百姓最能明显感受得到的好处。

野杜鹃花开水鸟来

“野生杜鹃花对土壤、水质、空气质量要求比较高,所以这样成片的野生杜鹃花非常少见。近几年,随着我们乡生态环境逐年好转,山里野生杜鹃花面积越来越大,逐步形成了一片片的花海。每年都吸引不少游客来这里赏花、拍照,成为天云山独有的一大景观。”黄松峪乡林业站工作人员介绍。

作为基层山区乡,平谷区黄松峪乡结合自身特点,通过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不断改善、稳步提升乡域内生态环境。如今,优美的环境,让黄松峪乡不仅成为游客休闲、健身、观光的好去处,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也明显增加。

近年来,黄松峪乡对乡域内大气污染寻根溯源,建立大气治理职责清单,实行网格化管理。针对“三烧”问题运用视频监控系统与乡村两级巡查队伍联动,开展日常执法巡查,基本杜绝“三烧”问题。对农业裸地、工地、道路扬尘,开展“清单式”整治,PM2.5指数综合居平谷区前列。

“水鸟是衡量水质的一把尺子,它们选择在黄松峪水库栖息,与水生态环境的改善密不可分。这几年,黄松峪水库栖息的水鸟明显多了,绿头鸭、鹳、鶽等水鸟总数量至少有百只以上。”工作人员介绍。为做好水环境治理,黄松峪乡的河长们没少下功夫,日常严格落实巡河机制,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河湖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乡村两级河长巡河工作考核与河湖生态环境考核全区排名靠前。

落实“最后一公里”

如果说《大气污染防治法》的颁布和实施是顶层设计的“最先一公里”,那么镇、村就是具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为深化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平谷区健全工作机制,压紧压实责任。健全“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实现生态环境闭环管理,形成联合执法链条,提升污染治理合力;强化乡镇大气污染防治评价考核,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排名通报机制,定期通报各街乡镇环境质量排名和各单位工作落实情况,对排名靠后、问题突出的街乡镇进行约谈,“倒逼”街乡镇和部门落实治污责任;强化预警机制,向任务措施进展缓慢、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单位下达预警告知,切实推动压力传导,确保大气污染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示范先行,强化精细管控。以“一、二级管控区”内5个镇街的61个村和社区为实施主体,依托“雪亮视频”、森林防火预警监测系统、热点网格、PM2.5小微监测子站等科技助力,采取“技防”+人防,三方巡查与部门抽查联动的打分方式,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示范村(社区)试点创建工作;加强“三烧”污染管控;持续巩固吊(土)炕“禁烧”成效;落实烟花爆竹全域禁放,实现从生产到运输到销售到存储到燃放全流程闭环管理;倡导绿色文明祭祀;依法查处违反禁限行规定行驶的农用车、货车等高排放机动车;结合文明创城、卫生大扫除等活动提升扬尘精细化、针对性管控。

精准锁源,实施高值帮扶。关注“热点网格”、小型监测站等的数据推送,及时锁定PM2.5浓度异常、高值区域,会同属地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开展巡查检查。通过实地巡查,针对检查结果,开展综合分析、精准研判,指导镇街“对症下药”“因地施策”,对发现的问题开展立行立改、边督边改,依法严厉查处违法行为,推动工作落实和空气质量加快改善。

通过试点创建,属地政府深入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从严从紧有力有序推进辖区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向纵深发展;相关职能部门主动作为、履职尽责,积极开展督查检查、评比打分,充分调动基层自治共管积极性,提升治理合力,提高监管效能。2021年,平谷区PM2.5累计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连续两年实现“30+”。2021-2022年秋冬季期间,全区PM2.5平均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其中,2022年2月,PM2.5浓度为24微克/立方米,优良天28天,首次实现秋冬季单月空气质量全优良。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找准污染源,集中治理突出问题!北京平谷打通治气“最…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