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提升移动源监管效率需深化大数据应用

更新时间:2023-02-01 09:54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阅读:2892 网友评论0

谷腾环保网讯近年来,为有效控制移动源污染,从国家到地方政府密集推出了多项管理政策,涉及提升新车排放标准、加强机动车环保管理、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提升燃油品质、加速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等方面。然而,笔者经调查发现,面对庞大的移动源保有量,常规的监管手段已经不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亟待深化大数据应用,提升移动源监管效率。

当前,通过大数据加强移动源监管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重视和解决。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壁垒。移动源大数据监管涉及到公安、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和工信等部门,每个部门独立开展各自的信息化建设,导致每个部门产生的数据比较分散。由于部门间缺少协调与合作机制,同时出于数据安全性考虑等,目前各自的数据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共享。移动源大数据监管所需的车辆维修数据、气象数据以及交通流量数据等来源尚不够全面,导致移动源大数据监管交流共享不充分。

业务系统存在数据孤岛。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不断加大移动源信息化监管能力建设,移动源监管的科技化水平大幅提升,如配套了机动车年检系统、尾气遥测系统、柴油车OBD远程在线监控系统、用车大户门禁监控系统、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系统等。但由于系统开发有先后、开发单位不同、数据库管理和运行标准不统一、加之缺乏数据整合分析手段,相关系统数据资源各自孤立,尚未实现数据的融合共享。

数据分析运用不足。由于部门数据、业务系统的整合性较差,因此基础数据资源相对匮乏,这就导致目前的移动源大数据分析也仅是做一些简单的数据挖掘应用,还不能深入分析移动源排放规律,不能多维度进行区域移动源污染控制研究。例如通过遥测到的超标车辆可以溯源车辆年检合格情况等,但是要想更进一步分析超标是车辆本身原因还是环境条件造成的,还需要依靠道路路况等数据进行支撑和计算。缺乏多源大数据的融合应用,就无法支撑移动源监管的科学决策。

大数据在移动源监管中的分析应用涉及部门和内容比较复杂,需要全面协调,统一规划。建议建立移动源大数据共享机制,完善数据来源,深挖数据价值,为移动源监管提供有效的科学决策。

一是建立移动源监管数据共享机制。大数据不仅数量巨大,而且产生的影响巨大。要发挥大数据的作用,首先要整合大量数据并开发利用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单个部门的数据量无法满足需求,需要各部门之间实现数据互通共享。建议由地方政府牵头进行顶层设计,有效整合各部门数据资源,建立一套科学、规范、高效的信息共享机制,明文规定数据采集标准等,盘活各部门的数据资源,推动平台资源整合和多方利用,在不涉及保密的情况下,实现移动源相关数据资源共建共享。

二是强化移动源监管数据关联。要有效整合结构化数据,如交通流量数据、气象数据等,实现各部门和各环节数据的有效利用,并通过多源数据互相校验和多点位分析的方式,进一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建立数据间的关联关系,建立移动源排气污染与油、路、车、企、交通、气象等数据资源之间的联系。

三是深挖移动源监管数据价值。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综合考虑移动源排放情况、气象条件、道路状况等因素,整合挖掘各类静态和动态更新的数据资源并加以分析利用。实现移动源动态监管要通过大数据统计分析,溯源超标排放移动源生产、进口和销售企业、车辆年检机构、维修单位等,实现全链条监管。建立主题数据仓库,实现从数据分析、特征研判、及时预警、专项监督、提出建议的全过程管理。研究移动源排放和空气环境质量变化等数据之间的关联,拓展应用场景,确保移动源监管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提升移动源监管效率需深化大数据应用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