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调查研究成果助推大气治理取得新成效
【谷腾环保网讯】今年前3个月,全国多地大气污染出现多年未有的不降反升情况。虽然存在气象条件不利、经济活动活跃等客观原因,但也警示我们,要用理性的自我认知和坚定的斗争意志,去迎战大气污染治理战场未来的爬坡过坎。
近期,笔者在多地走访座谈中了解到这样几个事例:在今年3月4日—7日出现的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中,某地至少有5个小区域持续出现过污染高值的“冒泡”问题。但问及当地监管人员,这些小区域污染“冒泡”的原因是什么、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是什么、采取了什么治理和管控措施时,监管人员的答复除了“我们正加强巡查、我们强化了网格化监管”这些含糊不清的表达外,对实质性的监管和技术问题基本不清楚。3月部分地区一度出现26℃—30℃的高温情况,甚至出现了臭氧污染。当问及当地今年臭氧污染为何来得这么早、是否制定了针对性防控举措时,相关人员答复“今年的防控举措还没有出台,受疫情影响,近两年的全社会排放总量降幅程度也不十分清楚,正在调查研究”。
与这两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四川省成都市,在今年全国多地大气污染不降反升的情况下,成都市大气质量基本处于平稳状态。问其原因,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他们把“调查研究、专家引路、科学谋划、持续攻坚挺在了前头、干在了疫情期间”。具体而言,成都市把自身污染成因通过调查研究搞了个大清理,并针对问题制定了一揽子深度攻坚举措,包括建立国内最大的机动车检验检测实验基地,实施机动车污染“一条龙”深度治理,猛砍机动车尾气“黑尾巴”,一系列措施带来疫后经济复苏和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双稳”运行。
通过上述几个实例可知,在大气质量改善严重受制于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之下,如果我们对当地的污染治理状况、污染物来源、特殊恶劣气象条件下的防控攻坚举措不能做到心中有数、未雨绸缪,就很有可能出现打被动仗、打糊涂仗、打失败仗的可能。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呢?
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不仅对生态环境系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提出了明确要求,也对深度实施污染治理指明了方向。而且,生态环境部的主要负责同志已闻令而动,为全系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度解决生态环境现实问题起到了以上率下的示范作用。
笔者认为,当前各地党委政府和大气污染治理相关职能部门,要在积极响应党中央大兴调查研究号召行动中,紧紧抓住影响当地大气环境持续、稳定改善的突出问题,着眼圆满完成“十四五”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和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这个目标任务,结合本地实际、工作难点和群众期待,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调查研究,拿出调研成果,借以助推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新成效:
一是调研思想动态,鼓舞作战士气。面对今年前3个月的形势,一些地方和同志不同程度产生了“太难干”“怕问责”等消极畏难情绪。为此,要通过调研施策,引导一线工作者正确认清不利气象条件与工作落实不利的责任关系,对一线工作者做出的努力和奉献给予科学、公正评价,激励一线同志重整行装再出发,帮助他们树立必胜信心,为下一步攻坚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二是调研污染底数,明确作战方向。很多一线工作者自以为对当地污染来源、治理状况和应急举措心中有数,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特别是受疫情影响,近几年,一些地方的深度治理工作进展较为缓慢;一些地方对于新上马的“两高”项目了解不够,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当地的精准治理和应急防控;一些地方实际掌握的全社会排放总量清单,已经在监测数据造假和阶段性无组织排放等问题干扰下,变得不再精准。因此,各地在调查研究中,要学习借鉴成都市的经验,尽快对当地全社会排放总量来个大清理,建立新的、更加真实的台账,为当地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深度治理、应急防控提供支撑。
三是调研机制措施,厘清责任链条。为推动大气污染防治战场形成工作合力,国家和相关部门已出台了一系列责任体系、运行机制、奖惩措施。但在基层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该政府牵头的推给部门、该部门牵头的仍然扯皮、该企业抓紧落实的依然推脱。在调查研究中,建议把相关机制措施落实情况作为一个重点课题,明确政府责任、部门责任、党政领导责任和企业责任,通过理顺各项作战运行机制,进一步巩固提升大气污染治理合力,推动大气治理取得新成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