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有哪些?
【谷腾环保网讯】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着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举措。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必须多措并举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完善生态补偿制度,优化政府购买价值实现路径。合理确定生态补偿标准,以生态保护成本为基准,将补偿资金支付与生态产品产出能力、生态保护成效等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制定差异化生态补偿标准。科学统筹生态补偿资金,鼓励地方将补偿资金与本级资金捆绑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地方政府工作积极性。建立绩效激励约束机制,构建生态补偿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根据考核结果下达补偿资金,倒逼地方更加注重绩效考核结果。优化现有生态补偿方式,试点将公益林由按面积改为按“面积+生态功能”予以补偿,探索县域交接断面水质目标考核以“水质+水量”进行横向流域生态补偿等。
建立健全产权制度,拓宽市场交易价值实现路径。一要尽快赋予交易权能,落实国家和集体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实现主体,开展产权明晰、界线分明、责任明确的确权登记颁证,将耕地三权分离模式向林权、水权等领域逐步延伸,适度扩大使用权和经营权的转让、抵押、入股等权能。建立排污权、碳排放权等环境产权体系,赋予权利人依法处置权益。二要加快建设交易市场,在科学确定交易权益品种基础上,建立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招投标、资源产权类、环境产权类等生态产品交易平台,不断扩大平台影响力和覆盖面。三要努力探索多元交易形式,比如,采取配额交易形式开展取水(排污)许可证交易、生态资源资产账户异地增减平衡等。
依托生态特色优势,提升产业转化价值实现路径。绿色产业体系是有效推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的桥梁和媒介,要立足生态优势充分做好转化文章,持续推进生态产业化。例如,提升生态农业溢价效应,以竹木、茶叶、中药材等为重点,延伸种植、加工、物流、营销等全产业链条,以市场溢价提高产业附加值。深挖生态旅游文化内涵,用足用好“绿、红、古”资源,把乡村游、红色游、节庆游、农家乐等串点成线、连线带面,打造一批有品相、有品质、有品位、有品牌的生态旅游特色小镇。依托优质生态要素,完善相关配套设施,谋划布局打造大数据、光学仪器、医药、康养等环境敏感型产业集群示范区。规范绿色产品认证,加快构建“政府信用+区域品牌”“企业信用+企业品牌”两级“信用+品牌”体系,统一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增强认证权威性和转化可行性。
秉持因地制宜原则,探索差异化价值实现路径。根据各地不同生态要素类型、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以及主体功能区定位,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经济较为发达且对生态产品需求量大的地区,要加大财政生态补偿力度,提高补偿资金统筹使用效益,鼓励企业、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积极开展排污权、碳排放权、碳汇等市场交易,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文化创意等绿色产业,不断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经济发展一般但生态条件较好的地区,要大力发展环境敏感型产业,努力打造全国知名的生态产业名片,持续提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益和规模,协同实现生产发展、生态保护、生活富裕。经济相对落后且生态较为脆弱的地区,其中心任务在于严格保护生态,经济发展主要靠财政转移支付,在允许开发的区域内,可以秉持生态优先原则,通过特许经营方式发展高端化、集约化、稀缺化的生态产业,以此来反哺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补充。
作者单位: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