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工业园区新旧动能转换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谷腾环保网讯】工业园区是工业企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场域。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共有国家级和省级工业园区2543家,多数位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一带,贡献了全国工业产值的50%以上。与此同时,工业园区也是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源头,各类工业园区大约制造了全国二氧化碳排放的31%。
推动工业园区发展低碳化、绿色化,是实现我国“双碳”目标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而深化新旧动能转换,不仅是实现工业园区低碳转型发展之路,也是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动力的重要抓手。
国内国际形势不断变化,加强科技创新加速转型升级才能不被淘汰
我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构建完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工业园区应该如何开展相应的工作?
“园区的特点就是在一个比较小的地理空间内,有非常多的工业企业集中生产,基础设施共享,而且企业之间存在‘隔墙供应’,这种发展方式决定工业园区非常适合做循环经济。”在近日举行的中国能源模型论坛(CEMF)第六期沙龙上,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研究员田金平分享了他的观点。
实现工业园区新旧动能转换,离不开科技创新。国资委曾提出要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中央工业企业重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平均要达到5%以上,这体现出国家要求企业加强科技创新的导向。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也明确强调,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那么就是要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从而推动整个园区的高质量发展。
田金平认为,单靠一家企业去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难免会遭遇瓶颈,这时就需要园区层面去提升产业技术创新的服务能力,在整个园区或者园区和区域之间搭建一个公共创新的平台。
除了积极响应我国“双碳”战略,当前的国际形势也决定了工业园区必须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欧盟近期出台了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而我国很多工业园区内的企业都是出口加工型,在CBAM下已经深感压力。无论这项机制最终能否顺利推行下去,相关企业比如钢铁都要加快转型升级,练好内功,以应对各种挑战。”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海林表示。
要打破思维惯性,从过去传统的发展模式中突破,推动园区朝着低碳、循环、绿色、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对于园区管委会来说,对企业既要严格标准也要指导帮扶
2022年8月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出台后,作为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主力军,山东省工业园区抓住机遇,积极探索转型。
山东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50%的工业园区要建成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工业园区是一个抓手,一方面,可以从政策上引导企业,加快推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另一方面,从园区层面上,也可以更加注重企业间的协同,通过综合利用实现降本增效。”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许春华认为。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不是不想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而是能力有限确实做不到。面对这种情况,园区层面应该发挥哪些作用?
济南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黄波分享了一些做法。明水经开区是一个传统产业占比比较高的园区,有很多碳排放大户,同时也有很多外资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园区多次举行圆桌会议,把这两类企业召集起来相互碰撞、交流经验,形成共同推动降耗减排的良好氛围。
田金平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浙江上虞工业园区曾搭建总工论坛,因为我们认为各家企业的技术总工是一批潜水艇式的人物,他们能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是非常有能力的,而且他们是最清楚企业存在哪些问题的,可以说是整个园区的保障。园区把这些人聚集起来,让他们互相沟通,探讨最新环保技术手段,很多问题自然而然就解决了。”
督促企业内部做好“小循环”,帮助企业之间做好“隔墙供应”、梯次发展的“中循环”,发挥出工业园区在推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关键作用。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