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固废处置 > 解决方案 > 正文

建筑废料管理的基本方法及实施流程研究

更新时间:2009-04-08 13:42 来源:环境污染与防治 作者: 董爱华 赖海联 闵洲源 阅读:1876 网友评论0

摘要:依据建筑废料的分类及构成,提出建筑废料管理的基本方法,包括减少建筑废料的产生、建筑废料的回收再利用与循环利用及填埋处理,从准备工作、设计、实施方面构建了建筑废料管理实施流程,提出了改进建筑废料管理实践的建议,以期提高建筑废料管理水平。

关键词:建筑废料管理  基本方法  实施流程

近年来,在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家扩大内需启动消费等政策的引导下,我国建筑业进入了新的增长周期,同时建筑废料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需提出有效的建筑废料管理方法及流程。在研究方面,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环境保护署提出了“源减量、资源回用、转化处理、填埋处置”的垃圾处理技术优先次序,以层次性和优先性为特征,是理想条件下的最优解。石志方等[1]提出综合运用废塑料的回收再用、填埋和分解性塑料的研制与应用对废塑料污染进行治理。美国环境保护署资助研发的建筑废料管理指南(WasteSpec),是较好的一个建筑废料管理指导性工具书,主要用于指导业主为其工程编制建筑废料管理规范。美国技术评估处(Offic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于1998年开发用于支持固体废料管理和分析的仿真软件WastePlan。McDOU等[2]认为,生活垃圾综合管理还必须遵循3个原则,即环境上应该是有益的,经济上应该是成本可承受的,社会上应该是可接受的。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工程管理系的RUWANPURA等于2002年开发基于仿真系统的建设工程废料管理最优化模型(Optimization of the Waste Management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s),模拟了一个集成化的建筑废料管理系统。CHI等[3]和CHAN等[4]提出运用全面废物管理来解决建筑废料管理问题。王家远等[5]探讨建筑废料产生的原因,提出实现建筑废料的减量化建议。郝广才等[6]针对上海市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提出了将现有垃圾水运系统升级改造为集装化水陆联运系统、将现有的老港废弃物处置场扩建为生活垃圾分类、生化处理、焚烧发电、填埋等多种技术有机组合的综合型处理基地的方案。陈帆等[7]研究造纸工业循环经济模式评价问题。应瑛等[8]提出,我国今后开展城市生活垃圾综合管理决策与模型研究的建议。陈建国等 [9]在阐明绿色施工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了绿色施工的评价指标体系,详细论述了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绿色施工评价模型的建立过程。

1  建筑废料管理的基本方法研究

1.1  建筑废料分类及构成

建筑废料包括土、石等建筑或市政设施建造产生的开挖废料、拆除工程产生的废料,道路建造与养护产生的废料及建造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建筑废料等。一般来说,按建筑废料的来源可分成3大类:建筑物的建造、翻新和拆除;构筑物和交通设施(道路、桥梁、停车场、绿化带等)的建造和拆除;场地清理杂物。建筑废料的构成见表1。

表1  建筑废料的典型构成

建筑活动 建筑废料的典型构成
建造 瓦砾、木料、屋顶材料、墙板、绝缘体、水管、塑料、纸板、砖、装修材料等
拆除 瓦砾、混凝土、钢梁、砖、木料、水管
开挖 土、砂、石、木料
铺路 沥青、混凝土、土
场地清理 树木、草、土、混凝土、瓦砾、砂、钢铁、纸板、塑料

 

1.2  建筑废料管理的基本方法

优化建筑废料管理,应遵循分级原则,按以下优先顺序实施不同的废料管理方法:①减少废料的产生(reduce);②回收再利用废料(reuse);③循环利用废料(recycle);④剩余废料的处理(dispose)。

 
图1  建筑废料最小化的分级原则

分级原则如图1所示。该原则是建筑废料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被很多与废料控制有关的法律采纳,尤其被美国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建筑行业和广大公民所广泛接受。

1.2.1  减少建筑废料的产生(reduce)

减少建筑废料的产生就是通过提高材料、能源、水和其他资源的利用效率从源头上(主要指设计阶段)预防和降低建筑废料的产生。

减少建筑废料产生的一些有效措施:①建筑设计模数的应用;②减少不必要的包装;③设立一个集中区域,用于木料、纤维板和金属等的切割;④精确的工料需求测算和采购;⑤对工人进行培训和教育,避免和减少由于其操作的无计划性、错误、失误、打破和污染材料而产生的废料。

1.2.2  建筑废料的回收再利用(reuse)

建筑废料的回收再用包括废料在施工现场的回收再用和施工现场以外的回收再用,有助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在施工现场,建筑废料回收再用包括砖和混凝土废料用于车道和人行道的路基填筑,木模板可重复多次利用,未被污染的木料可粉碎后用做土壤的肥料等。在设计模板时应尽量运用标准形状和模数尺寸,以利于模板得到多次重复利用,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并尽量选用钢模板代替木模板,因为钢模板可以最大限度地反复利用。

1.2.3  建筑废料的循环利用(recycle)

建筑废料的循环利用,指对可循环利用的材料进行分类收集、清理并运输至废料回收企业循环利用,并对废料装卸和运输计划作安排。废料回收计划需识别和列出可循环利用的材料清单,评估工程可及范围内的废料回收企业和回收市场的回收能力,并对相关的规章制度要求、环境和生态影响进行综合考虑。一些常用的建筑废料回收和循环利用方法见表2。

表2  建筑废料回收和循环利用的措施1)

 

 

材料 废料回收和循环利用的措施
场地平整与基坑开挖 将土地平整产生的废料送往建筑废料处理企业或堆肥厂粉碎后循环利用
将表土送往其他施工现场用于回填
木材 回收木料用于制作镶嵌板、动物棚所的铺垫料、绿化的遮盖物,土壤肥料,或堆肥
大多数木料回收企业都接受带有钉子、扣件或订书钉等的木质材料
木材可用于燃烧放热
金属 将金属碎片送至专门的回收企业
纤维板 回收纤维板与木屑结合用作动物棚所的铺垫料
没有被油漆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纤维板粉碎后与表土混合作车道路基填料
用作生产新的纤维板的原料
碎块类材料 粉碎后的混凝土制作的砌块可用作道路路基的填料或用于砌筑人行道
混凝土可用作填充材料
砖可以粉碎和回收用作填充材料;粒状的粘土砖因其结构强度不足无法回收用作路基填料
纸板 收集和回收纸板箱子修复后作新箱子用
纸板还可回收用作一些建筑产品的原料,如覆盖屋顶的毡子、纤维板、地板垫层等

注:1)引自加拿大建筑协会(Canadian Construction Association,CCA),2001。

1.2.4  不可回收废料的处理(dispose)

开展建筑废料管理的实践,还应针对混凝土废料进行管理:①通过精细的工料测量正确确定商品混凝土的订购数量,减少由于过量采购产生的混凝土废料量;②回收混凝土废料并进行妥善保存,在工程进展的过程中寻找机会将其破碎后用于基础填埋、路基填筑等;③回收混凝土废料并进行妥善保存,通过自行加工处理或将其销售给特定回收企业,将其用作原材料制备再生混凝土骨料、再生水泥等,进行循环利用。

2  建筑废料管理的实施流程研究

在广泛研究国外建筑废料管理成功实例的基础上,对单一新建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建筑废料管理计划与实施的流程进行总结与提炼,得出工程现场建筑废料管理的一般实践流程(如图2所示),包括工程现场实施性建筑废料管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图2  施工现场建筑废料管理实施流程图

2.1  制定建筑废料管理计划的准备工作

制定废料管理计划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估算产生废料的种类和数量、选择要进行回收的废料,及选择建筑废料回收企业或建筑废料填埋点。

(1)估算产生废料的种类和数量。废料产生量的估算方法主要有计划编制阶段的废料种类和数量估算;工程进展过程中对废料产生量的估算;根据废料回收企业或填埋点的废料产生量进行估算。

(2)选择要进行回收的废料。从经济性、环境保护作用和资源节约贡献等多个角度考虑,有选择地回收建筑废料。实践中可参考以下原则进行选择,该种类废料从重量上来说占废料总量的比例较大;该种类废料的回收再用和循环利用潜力很大。

(3)选择建筑废料回收企业或建筑废料填埋点。调查工程项目施工现场附近的建筑废料回收企业和建筑废料填埋点的情况,对其所在位置、收取费用以及对回收废料的要求,如是否接受混合废料进行列表和比较。

2.2  工程现场建筑废料管理计划的制定

制定工程现场实施性建筑废料管理计划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废料在现场反复搬运的次数、减少建筑废料收到的污染,提高建筑废料管理效率。计划主要由两方面内容组成,即废料管理的培训和现场废料管理的实施方法和流程。

(1)废料管理的培训。施工现场应设废料管理专员,专门负责废料管理各项工作,并进行培训;与项目经理进行沟通和协调,选择适当的存放场所;对废料进行分离和分类;回收箱集满废料时,及时将废料装载和运离施工现场。

(2)废料回收站的设计。设计废料回收站应注意:①废料回收站须与施工活动区保持一定距离,以有效地避免对废料的污染;②至少设置两个醒目的标志牌,标明“废料回收站”及其功能;③合理选择各类废料回收箱的容量,规划其布置方式。

(3)废料管理工作方法和流程的规定。指定建筑废料管理专员,全面负责施工现场的废料清理、收集、分类、回收再用和分类清运工作。除负责巡查和清理工作外,还负责在废料回收站从集中起来的废料中分离可回收再用的材料,并将它们分类储存好,以便于施工人员取用。

2.3  工程现场建筑废料管理计划的实施

工程现场建筑废料管理计划的实施主要包括合理规划和布置建筑废料回收站、对回收的建筑废料进行分类、管理废料回收站的废料回收箱、回收施工区域的废料,以及记录废料回收数据等内容。

(1)合理规划和布置建筑废料回收站。废料回收站须与施工区域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材料受到污染,同时距离又不能过远,以便为废料的收集和送回施工场地再使用提供便利,同时随着工程的进展、施工活动集中区域变化时,可将废料回收站转移到施工区域附近的适当地点。

(2)对回收的建筑废料进行分类。对废料进行分类回收可以防止可回收利用材料受到有害物质(如粘结剂、油漆等)的污染。设专职的废料管理人员对施工区域产生的废料进行集中的收集,并在废料回收站对其进行集中的分类,有助控制和降低污染。

(3)废料回收站的废料回收箱管理。回收箱位置的选择首先要考虑安全因素,其次考虑便于对废料进行分类,同时便于废料装载机械和转运车辆的停靠。在工程进展过程中,还应随时检查回收站各类废料回收箱的状态,回收箱集满后立即调度转运车辆将其运往相应的回收企业或填埋点。

(4)施工区域的废料回收。依据工程规模、工程所处阶段及该阶段主要施工活动,以及产生废料的种类和数量在施工区域设置废料回收箱的数量,并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进行考察和分析是准确理解工程进展情况,正确估计该阶段每周废料产生情况。在施工区域设置分类回收箱,分类收集金属、铝、纸板、塑料和废品。

(5)记录废料回收数据。对每天从施工区域回收箱取得的废料的种类和数量进行登记记录,同时对从回收站转运出去的废料的种类和数量进行记录,进而对各个施工阶段的废料产生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得到的经验数据可以为以后废料管理实践的废料产生量估算提供良好的基础。

2.4  改进建筑废料管理实践的建议

(1)降低建筑废料管理成本。为了使实施建筑废料管理的成本最小化,改进废料管理的实践。精简废料处理流程的环节;提高工人效率,缩短废料处理的工作时间;尽量多使用机械设备来完成废料处理工作;选择那些低耗能的工具或设施来进行废料处理;避免重复的废料处理操作;加强废料处理流程的监控。

(2)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将建筑废料造成的污染控制在最低水平,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噪声污染;最大程度地实现废料回收再用和废料循环利用;在施工人员中推行“绿色施工操作”,减少废料的产生;最大程度地使用绿色建材和采用无污染的施工工艺;尽量使用低污染的施工设备。

(3)实现废料管理绩效持续改进。为了实现废料管理绩效的持续改进,可以对施工现场废料管理流程进行有效性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对那些无效的废料处理操作进行识别与分析,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改进废料处理操作。而且这个评沽过程应当要求和得到现场所有的施工人员参与,这样才能提高评估结果的有效性。

3  结  语

提出建筑废料管理的基本方法及实施流程,丰富了建筑废料管理的应用领域。按照准备工作、设计、实施等流程,从减少建筑废料的产生、建筑废料的回收再用、循环利用及填埋处理等方面进行建筑废料管理,能提高建筑废料管理的水平。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分析的深度、准确度等远远不够,定量研究不够深入,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及完善。

参考文献:

[ ]  石志方,刘健,陆平中,等.废塑料污染的综合治理[J].环境污染与防治,1993,15(2):38-40.

[2]  McDOU G F, WHITE P, FRANKE M, et al. Integrated solid waste management: a life cycle inventory[M]. London: Blackwell Science, 2001.

[3]  CHI S PN, ANN T W Y, SZE W W,et al.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waste in public housing projects in Hong Kong[J].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2004, 22(9):675-689.

[4]  CHAN K Y,LI X D. A study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ISO 14001 environmental systems in Hong Kong[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2001,44(5):589-601.

[5]  王家远,康香萍,申立银,等.建筑废料减量化管理措施研究[J].建筑技术,2004,35(10):8-10.

[6]  郝广才,张全,赵由才.基于集装化外运与综合型处理的上海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对策[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28(11):44-46,48.

[7]  陈帆,吴波,祝秀莲.造纸工业循环经济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30(5):109-112.

[8]  应瑛,任馨,吴伟祥,等.城市生活垃圾综合管理决策模型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30(1):92-95.

[9]  陈建国,闵洲源.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绿色施工评价方法研究[J].基建优化,2007, 28(5):174-177.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建筑废料管理的基本方法及实施流程研究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