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发电厂环境保护措施和脱硫建设模式探讨
摘要: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电厂的经济效益出发,黄埔发电厂将建设2 x 600 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取代现有的1-4号燃油机组和5号、6号燃煤机组。为此,介绍了该机组采用的降低废气、废水和废渣对周边环境影响的措施、在脱硫工程建设模式上采用的部件采购模式(E+P+C)及其优势,可为现代化大容量燃煤电厂在环境工程建设方面提供参考。
关键词:火电厂;环境保护措施;建设模式;脱硫工程
黄埔发电厂(现名广东粤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地处广州市黄埔区,于1975年建厂,1978年7月1号机组投产,历经三期建设,至1990年10月6号机组投产,共有4台125 MW燃油机组和2台300 MW燃煤机组,总装机容量1 100 MW。作为广东省电网主力发电厂之一,黄埔发电厂在广州市乃至广东省的经济发展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电厂已运行了近30年,6台机组现已老化、残旧、出力差、故障率高,与现在的大容量高效燃煤机组相比,老厂的相关环保设置也已经落后,不能满足国家新的环保政策和要求。
考虑到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电厂的经济效益,黄埔发电厂决定建设2 X 600 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取代现有的1-4号燃油机组和5号、6号燃煤机组,从而提高黄埔发电厂的经济效益,改善电厂周边的大气环境状况,实现电厂高效环保运行和周边居民健康生活的和谐发展。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详细的内容,请点击下载 DZY09050806.pdf
下载该附件请登录,如果还不是本网会员,请先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