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区建筑垃圾处理技术研究
更新时间:2010-12-24 14:19
来源:建筑技术
作者:
阅读:5037
摘要:处理地震灾区的建筑垃圾时,要结合垃圾的不同种类、再生骨料的不同用途等多方面因素来选择合理的再生工艺及设备。对地震中建筑成片损坏产生的垃圾,由于成分复杂应做好前期的分离。同时还应严格控制再生产品的质量。
关键词:地震灾区;建筑垃圾;垃圾处理
汶川1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当地大量建(构)筑物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大量的建筑垃圾长期堆放,将是环境和安全的很大隐患,而且由于地理环境限制,很多地区连堆放场地都不具备。
震后灾区重建需大量建筑材料,包括砂、石、混凝土、砖、砌块、渣土等。由于地震引发的山体滑坡、开裂、松动,灾区的地质结构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天然砂、石等开采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问题。灾区多为山地,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本来就少,大量开挖土地生产墙体材料既不现实,也不符合国家墙体材料改革的政策。另外,由于道路、桥梁大量损毁,要从外地大量运送建筑材料也不可行。
对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将再生后的产品直接用作重建用的渣土、砂石骨料和墙体制品生产等,对解决灾区建筑垃圾的处理、灾后重建等问题有一举两得的效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详细的内容,请点击下载 地震灾区建筑垃圾处理技术研究.pdf
下载该附件请登录,如果还不是本网会员,请先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