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蚯蚓生态滤池处理技术
蚯蚓生态滤池将蚯蚓引入生物滤池, 利用蚯蚓具有的增加过滤层通透性、清除未完全分解有机物和提高微生物活性的功能, 能够解决充氧、反硝化碳源和土壤板结等传统生物滤池不能很好解决的技术难题。
塔式蚯蚓生态滤池 |
蚯蚓生态滤池是根据蚯蚓具有提高土壤通气透水性能和促进有机物质的分解转化等功能而设计,是一种既可高效、低能耗地去除城镇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又大幅度降低了剩余污泥处理和处置费用的全新概念的污水处理工艺。它集物理过滤、吸附、好氧分解和污泥处理等功能于一体,利用滤料截留、蚯蚓和微生物分解利用污水、污泥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并具有促进含氮物质的硝化与反硝化作用。生态滤池基本不外排剩余污泥;通过蚯蚓的运动疏通和吞食增殖微生物,解决传统生物滤池所遇到的堵塞问题。但由于蚯蚓的生活习性受温度影响明显,低于或高于一定温度会冬眠或夏眠,故在蚯蚓冬眠或夏眠时处理效果不是很理想,滤池的填料易发生堵塞。采用蚯蚓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 蚯蚓生物滤池出水可达相应的农田灌溉标准。
中国对蚯蚓生态滤池的研究起步较晚。杨健等率先进行了蚯蚓生态滤池处理城市污水的中
试研究, 水力负荷为1 m3 / (m2·d), 结果显示, 系统对COD、BOD5 和NH3-N 的去除率分别为83%~ 88% 、91% ~ 96%和55% ~ 65%, 且污泥减量化效果明显。在此基础上, 韩润平等采用复合床生态滤池, 滤床由植物性填料层和惰性填料层组成, 系统水力负荷提高至2 mm3 / (m2·d), 并仍有较好的污水净化效果。南京大学的塔式蚯蚓生态滤池组合技术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在太湖周边农村得到了示范性推广应用, 组合工艺对COD、TP、NH3-N 和TN 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0% 、85% 、95%和75%以上, 且对气温变化适应能力较强, 冬季各种污染物平均去除率仅降低5% 左右。
但蚯蚓生态滤池应用也有其相应的局限性:
1 蚯蚓对环境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 其最适生存温度是20 ~ 25℃, 极限生存温度为3 ~
35℃; 最适宜蚯蚓活动的土壤含水率为20% ~30%, 限制了水力负荷的提高;
2 进水有机负荷不能太大, 不能高于蚯蚓的摄食能力( COD< 200mg /L) , 否则积累的有机物腐败会恶化蚯蚓的生存环境。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