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调试
水解酸化池的调试
水解酸化池启动时按照15 g/L绝干污泥量投加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消化污泥,接着小水量进水(800 m3/d)。运行初期有大量的轻质污泥和杂质随水流带出,出水混浊,直接排入下水道,随着运行时间增加,出水水质得到改善。4 d后,水解酸化池出水悬浮物含量少,水质清澈。此时,出水引入曝气生物滤池与水解酸化池同步调试。当COD去除率达到30%以上,SS去除率40%以上,认为调试完成,投入运行。
曝气生物滤池的调试
处理生活污水时,挂膜采用直接挂膜法。在连续充氧曝气的情况下,小水量连续进水,进水量控制在总水量的1/4。每天对曝气生物滤池的进出水质进行化验。15 d后,出水水质即有明显的变化。在此期间,由于进水量小,池内的生物量少,反冲周期不宜过短,一般控制在5 d左右。经过45 d的运行后,进水量从800 m3/d逐步增加到3 500 m3/d(实际水量少于设计水量),此时COD负荷达到1.7 kg/(m3•d)。出水COD≤40 mg/L,去除率≥90%,达到了预期设计的要求。反冲洗周期也从开始时的5 d缩短为2 d。
在曝气生物滤池的运行中,反冲洗是维持曝气生物滤池功能的关键。影响反冲洗效果的因素有反冲洗的程序、时间和强度。反冲洗的程序一般为先用气冲5 min,强度10 L/(m2•s),再气水联合反冲15 min,气冲强度10 L/(m2•s),水冲强度6 L/(m2•s),最后是水洗5 min,水冲强度6 L/(m2•s)。由于反冲洗后,滤料层以上还有许多悬浮物,在滤池开始进水运行后,出水仍需通过反冲洗出水管道回流到调节池,以免纤维过滤器的过快失效。经过2 h的漂洗后,滤池出水的SS即恢复正常。此时,关闭反冲洗出水阀门,滤池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
本工程曝气生物滤池的鼓风机按照气水比8:1选型,为了研究气水比对曝气生物滤池有机负荷的去除和硝化反应效果的影响,通过调整鼓风机曝气量改变气水比,实际运行结果显示,在气水比6:1时即可满足除碳和硝化反应对于DO的需求。
调试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生活污水中的含磷量一般在5 mg/L左右,通过曝气生物滤池的处理后出水还有2~3 mg/L。工程采用硫酸铝作为化学除磷的药剂,投加量比为10:1,但实际运行效果不理想。后通过混凝实验发现,水力学条件对混凝除磷的效果影响较大,一般控制GT值在104~105范围内。由于水中的含磷量相对较低,投加的混凝剂只有在较激烈的湍流中才能与水中的磷酸盐反应生成细小的矾花,而反应池中的水力搅拌强度达不到混凝反应的要求。在反应池内增加搅拌设备后,混凝效果明显改善,经过纤维过滤器后的出水TP≤0.5 mg/L。
运行结果
工程调试结束后,取样监测的结果见表2。
表2 出水水质监测结果
|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