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内蒙古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考
低碳经济,即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为目标,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的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发展经济的模式,不仅是人类在发展中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同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各国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寻求到的新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增长点,也是国内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项发展战略。
内蒙古近年来主要靠发展资源、能源消耗型产业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中的能源和资源消耗很大,碳排放量也很大。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兴起,对于以“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为特征的内蒙古经济加快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带动内蒙古自治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新路径,具有重大意义。
1 内蒙古经济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依据
1.1 经济发展高能源消耗、高碳排放特征明显,节能减排空间大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全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作为我国的资源能源大省和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内蒙古依托资源能源优势,逐步发展起了以煤炭为核心的重化工产业体系。但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高能耗、高排放、资源依赖型特征十分明显。从能源消费上看,2008年内蒙古能源消耗总量为16268.22万吨标准煤,其中原煤消费占到90.2%,高于全国21.5个百分点。工业用能总量占比达到73%,其中冶金、化工、有色、建材、煤炭、电力六大重点行业的能源消费总量又占到整个工业用能的90%以上。从产业结构看,能源、冶金、化工等高碳排放行业占到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2/3以上,主要工业产品为煤炭、电力、钢材、铝锭、水泥等原材料产品和能源产品。这些产品普遍呈现初级产品多、加工深度低、附加值低、能耗高、污染高的特征。表现在能源利用水平上,2008年,内蒙古单位GDP能耗为2.16吨标准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4.19吨标准煤/万元,单位GDP电耗1887.32千瓦时/万元,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表现在排放上,以最终能源消费量为计算依据,内蒙古每万元GDP排放二氧化碳约4.9吨,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5倍左右。由此可见,内蒙古通过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推进节能减排的空间十分巨大。
1.2 与低碳经济相关新能源资源储备丰富
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技术路径,除了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大幅提高能源效率之外,还可以大力发展以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为代表的低碳能源技术。而内蒙古风能资源丰富,全区风能储量10亿千瓦以上,50m高度可开发风能资源储量为20.2亿千瓦,占全国陆地风能的40%,居全国之首。全区主要城市2008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500-3300小时之间,全年太阳能辐射总量4800-6400兆焦耳/平方米,仅次于西藏。内蒙古还有有大量的农作物秸秆、林木和沙产业加工剩余物、 能源植物等,其中中西部现有热值高于褐煤的沙柳等沙生灌木2000多万亩,全区每年提供的生物质能资源超过500万吨标准煤。根据国家林业局和农业部的初步研究结论,内蒙古是开发生物质能源潜力最大的省区之一。可见内蒙古可以通过发展新能源的路径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1.3 森林碳汇能力位居全国之首,碳汇能力增长空间很大
利用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碳汇是控制温室气体的最佳方法。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1997年12月通过于2005年2月16日在全球正式生效的《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减排途径除了工业直接减排,就是利用森林碳汇间接减排。2008年,内蒙古森林面积达到2366.7万平方公顷,位居全国之首,碳汇能力也居全国首位。更为重要的是,近年来内蒙古森林面积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每年增长不低于60万公顷,碳汇能力增长空间也很大。此外,内蒙古还有8666.7万公顷草原,据测算固碳能力约为1.3亿吨,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亿吨。内蒙古还有约1800多万公顷荒漠化土地可以种草,有约1500余万公顷宜林荒山需要治理。因此,内蒙古的碳汇能力及其巨大的增长潜力也是内蒙古发展低碳经济一个重要的生态资源基础。
2 内蒙古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
2. 1通过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有关研究显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资源配置的优化作用明显,同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2008年内蒙古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1.7:55:33.3,二次产业比重过高。根据国家发改委测算,如果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1%,工业增加值比重降低1%,则每万元GDP能耗可降低1%。因此,从三次产业结构优化看,内蒙古应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其中能耗较低的物流、金融、信息等生产型服务业和具有一定优势的旅游、教育、文化等生活型服务业。同时,也要注意巩固第一产业的基础性地位,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牧业,尤其是重点发展经济效益较高的乳制品、肉类深加工、羊绒加工等低耗能生态农牧业和兼具经济效益和低碳特征的沙棘、沙柳、山杏、麻黄、甘草、苁蓉、有毒灌草、风积沙、荒漠藻类等的沙产业,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在产业结构内部优化升级中,主要是对工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以生物制药、稀土应用技术为重点的无碳排、低碳排的高新技术产业。针对生物高技术产业要立足丰富的中蒙药材资源和动物脏器资源,研制开发具有内蒙古特色的蒙药、现代生化药品和微生物工程产品。稀土产业的发展要充分发挥内蒙古轻、中稀土的优势,通过适度集中并优化和稳定发展稀土上游产品,来提高稀土资源开发中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同时突出发展稀土中游产品,提高现有产品的能源利用效率;另外要有选择的发展稀土下游产品和应用产品,继续抓好稀土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发展稀土钢、稀土铝以及金属材料和稀土抗旱保水剂、稀土饲料添加剂、稀土微肥等产品,加大开发稀土在高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力度,发展稀土贮氢合金、稀土抛光粉、钕铁硼永磁材料、镍氢动力电池、稀土永磁电机等高科技应用产品。第二,冶金、化工工业必须以循环经济的模式来建设与发展,要把节能降耗作为冶金、化工产业发展的重点,加大节能专项科技投入,抓紧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降耗新技术新产品,尽快实现节能降耗技术新突破,大力推广应用节能降耗技术。第三,要发展重型汽车制造业为主的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低碳排放的机械装备工业和航空航天装备工业。
2.2 积极开发新能源,着力改善能源结构
对传统化石能源进行技术变革形成新的能源以及大力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是实施低碳经济的重要路径。
内蒙古应该立足煤炭资源富集的优势,大力发展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煤炭清洁利用技术主要包括以煤制气、煤炭直接和间接液化、煤制醇醚燃料等为代表的煤炭的深度转化技术。目前内蒙古在建及建成并投产了一大批煤炭深度转化清洁能源项目,其中多个项目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如正在建设的我国第一个经国家核准并开工的大型煤制气示范工程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大唐国际煤制天然气项目,建成后能源转化效率比用煤生产甲醇等其他产品高约13%,比直接液化高约8%,比间接液化高约18%;神华集团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项目2009年初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一次试车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掌握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关键技术的国家,该项目可以使煤的利用效率提高5倍以上;内蒙古伊泰集团建设的我国首套煤间接液化工业化示范装置于2009年9月正式投产,该项目核心技术为我国自主研发、已获发明专利 80余项,产品具有催化剂性能好、碳转化率高、能源利用率高等优点;目前全球唯一的煤制烯烃商业化项目——神华 180万吨煤制 60万吨烯烃项目,已于2010年8月8日在包头一次投料试车成功,该项目达产后可为国家减少约 900万吨原油进口;2010年9月底,大唐国际内蒙古多伦年产46万吨煤基烯烃MTP(甲醇制丙烯)项目,也已进入全面开车准备阶段,其中4套主体化工装置已进入试车状态,4套辅助装置进入正常运行状态,标志着我国又一开创世界先河的煤基烯烃工业化示范装置即将投产。这么一大批煤炭清洁利用项目的建设和投产,为内蒙古提高煤炭资源转化利用效率和能源效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内蒙古应该再接再厉,继续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合作交流,尽快掌握和推广更多更为成熟的煤炭深度转化技术,通过打造我国重要的煤化工基地,来实现经济的低碳发展目标。
同时,内蒙古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风、光、生物质能优势,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着力改善能源结构。在这几种非化石的清洁可再生能源中,发展风能是内蒙古改善能源结构中短期内最为可行的路径。内蒙古电力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内蒙古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730.89万千瓦,全区并网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 6 年超过 100%的速度增长,风电并网装机容量占全国的1/3左右。今后内蒙古应该在继续新建、扩建风力发电企业的基础上,增加科技投入,依靠科技创新降低风力发电的成本和解决风电上网输送瓶颈制约等问题,逐步扩大风电发电和上网的比重。同时,依托全国第二的太阳能资源,在广阔的沙漠地区进行太阳能发电,也是内蒙古发展非碳清洁可再生能源的一条重要路径。按照内蒙古2009—2015年绿色能源发展规划,到“十二五”末,全区太阳能并网发电装机将达到50万千瓦。另外,内蒙古还应该在农牧区大力推广秸秆转化沼气技术的同时,重视发展应用生物质原料发电和转化燃料技术,以提高生物质能利用量和利用效率,实现能源结构的低碳化。
2.3 努力增加森林草原碳汇,尽快启动实施碳交易
与直接减排措施相比,植树造林等增加碳汇的间接减排措施具有操作成本低、效益好、易实行的特点,是国际公认的目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最经济、最现实的手段。科学研究表明,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的蓄积量,平均能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内蒙古应抓住国家鼓励生态保护建设、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战略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好机遇,大力发展生态保护工程,坚持增加林木蓄积量和搞好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及荒山荒漠治理工作,全面增加自治区范围内的碳汇能力。
同时,《京都议定书》规定的联合履约、国际排放贸易和清洁发展机制(CDM)三种灵活减排机制催生了国际碳交易市场。根据内蒙古的碳排量大、节能减排潜力大,可再生能源丰富、零排放空间广阔,森林草原碳汇量高、增加碳汇有利条件多的现实情况,尽快启动实施碳交易,是内蒙古加快向低碳经济迈进的一个现实选择。为此,内蒙古应该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构建,筹划成立内蒙古环境交易所,开发碳排放交易相关的金融理财产品,培养储备熟悉碳交易的人才队伍,争取尽早启动实施碳交易,并在碳交易中逐步完善碳汇和碳排放的产权机制、交易机制和价格机制。
参考文献
[1] 张璞等.内蒙古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研究(研究报告).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09.5.
[2] 杨林,郭兆晖.碳交易市场的现状发展与中国的对策.中国经济报告.2009,7.
[3] 胡蓓.大力发展风电产业推进内蒙古低碳经济发展.北方经济.2010,6.
[4] 甘露.低碳经济:甘肃经济发展的挑战与机遇.甘肃金融.2010,6.
作者简介:吕跃聪(1979-),男,内蒙古包头人,讲师,学士,内蒙古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办副主任,研究方向:公司财务与税收 ,呼包鄂区域经济发展 。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