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汽车油耗难降
按照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新近通知要求,从本月起,“油耗不达标车型”将停限产。在汽车产销高企、雾霾天气频发的背景下,对那些达不到燃料消耗量目标值的车型,“拉袖子、踩刹车”,显得必要而有益。
之所以采取停产、限产等措施,是因为当前汽车油耗问题十分复杂,形势比较严峻。来自工信部的消息显示,2013年,85家国产乘用车生产企业中,有27家平均燃料消耗实际值未达到有关要求。
为何汽车油耗一时降不下来?概括地讲,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因素:
一是“两手配合”还不够充分。这些年,促进汽车油耗降低的文件出台了不少,有些也取得了实效,但总体上仍差强人意。这其中,既有市场准入门槛不高等因素,也有扶优汰劣不足等原因。“市场之手”和“政府之手”都没有充分发挥作用——那些真正致力于降低油耗的车企,并未得到太多实实在在的激励;而那些平均油耗偏高的企业,也没有得到应受的惩戒。
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油耗高低这个重要信号,并未在销售价格上得到充分体现。在同档次车型中,有时甚至油耗更高的那一款卖得更便宜。长此以往,汽车制造商、销售商和消费者,都不会紧绷油耗这根弦。
二是行业升级还不够顺畅。
国产乘用车平均油耗居高难下的背后,是车企的良莠不齐。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提升汽车产业集中度成绩很多,问题却也不少。一方面,2010年汽车行业前10家企业的集中度已达82.2%,另一方面,汽车行业组织结构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受支柱产业、财税主力、“一亩三分地”等综合因素影响,在汽车业联合、兼并、改组过程中,一些龙头企业总感觉抱负难以施展,招式难以拉开。
这就决定了,那些产量相对有限、技术相对低端、产品油耗偏高的车企,虽早该被龙头企业兼并重组,但总因所在地区难以割舍的“特殊爱护”而留存。在一个“活下来”为第一目标的车企里,油耗管理想必不会太受重视。
三是需求管理还不够科学。
汽车油耗难降,除了从供给侧找原因,需求侧也不可或缺。比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城市以治堵为由实施车辆限购。凡事皆有利弊,此举在收到一定成效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副作用”——很多没中签又急着换车的消费者,索性换辆大车,管他油耗高低。又如,对排量较大、油耗偏高的车型,财税杠杆还有发力空间。仅在购买环节增加税负,效果毕竟有限,如果能在保有、流转等环节切实加大力度,会倒逼更多消费者抛弃面子因素,科学理性购车。再如,新能源汽车推广“半冷不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比价优势仍不明显。多策并举撬动补贴资金,让新能源车买得起,用得好,已成当务之急。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