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水处理 > 解决方案 > 正文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常用技术

更新时间:2015-02-06 08:41 来源:环境工程学报 作者: 阅读:2095 网友评论0

生活污水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废水,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污染有机物分解腐烂,会使水体中溶解氧消耗殆尽后发黑变臭。近年来农村生活污水的无序排放,已成为农村环境的重要污染源,造成农村河道水体变黑发臭、鱼虾绝迹、蚊蝇孳生;生活污水中病菌虫卵还引起疾病传播,使群众的身体健康受到极大的影响。  

1农村生活污水的基本情况  

农村居民排放的生活污水包括人粪尿及洗涤、洗浴和厨用废水等。相对城镇生活污水,农村生活污水具有分布散、污染物浓度相对较高、水量差异大等特点。  

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量受生活条件状况(给水系统、卫生器具完善程度、水资源利用方式等)、生活习惯、节气等因素直接影响。在具体确定用水量时,可参照表1,在调查分析当地居民的用水现状、经济条件、用水习惯、发展潜力等状况的基础上酌情确定。  

生活污水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等有机物,一般不含有毒物质,可根据表2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生活污水的水质。  

2农村生活污水排放要求  

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尚没有统一的排放标准。大部分地区参考执行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要求。而根据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排入未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必须根据排水系统出水受纳水域的功能要求分别执行相关标准。表3列出了两种不同污水排放标准常用的污染物指标,各地应根据受纳水域的具体功能要求确定排放标准。  

3常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近年来,随着湖泊富营养化的程度不断加剧,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在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中所选用技术主要有地埋A/O-人工湿地、地埋A/O-生态塘、地埋A2/O-人工湿地、生物滴滤-人工湿地、一体化MBR技术,下面就这5种主要的工艺技术进行介绍,并对其优缺点进行对比。  

3.1地埋A/O-人工湿地  

地埋A/O-人工湿地技术是在常规生化处理基础上增设人工湿地系统进行深度处理。人工湿地系统是人为的在有一定长宽比和底面坡度的洼地上用土壤和填料(如砾石等)混合组成填料床,使污水在床体的填料缝隙中流动或在床体表面流动,并在床体表面种植性能好、成活率高、抗水性强、生长周期长、美观及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如芦苇,蒲草和美人蕉等),形成一个“基质—微生物—植物”的复合生态系统,并利用这种复合生态系统独特的净化功能进行水质高效净化。适用于地势条件易于集水污水并能通过自流出水的且规模适中的村庄,处理规模20~200t/天。  

工艺参数:缺氧池停留时间不小于4h,好氧池停留时间不小于6h,污泥清理周期180天,人工湿地水力负荷0.5~1.0m3/(m2·d),工艺流程见图1。  

人工湿地系统较之传统处理系统有许多优点:①建造和运行费用便宜,易于维护;②处理工艺效果可靠,不仅能去除常规污染物,而且对营养物质等具有明显的处理效果;③可有效缓冲水力和污染负荷造成的冲击。  

同时,污水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占地面积大,每天处理吨水需要占地5~10m2;易受病虫害的影响;生物和水力复杂性,使得设计运行参数不精确,需经过2~3个生长季节,才能形成稳定的植物和微生物系统。  

3.2地埋A/O-生态塘  

地埋A/O-生态塘技术是在常规生化处理后增加生态塘处理工艺。生态塘亦称氧化塘或稳定塘,是一种利用天然净化能力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构筑物的总称。其净化过程与自然水体的自净过程过程相似,通常是将土地进行适当的人工修整,建成池塘,并设置围堤和防渗层,依靠塘内生长的微生物来处理污水。生物塘是以太阳能为初始能量,通过在塘中种植水生植物,进行水产和水禽养殖,形成人工生态系统,在太阳能(日光辐射提供能量)作为初始能量的推动下,通过生物塘中多条食物链的物质迁移、转化和能量的逐级传递、转化,将进入塘中污水的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化,最后不仅去除了污染物,而且以水生植物和水产、水禽的形式作为资源回收,净化的污水也可作为再生资源予以回收再用,使污水处理与利用结合起来,实现污水处理资源化。该技术适用于拥有自然池塘或闲置沟渠,地势条件易于收集污水,并能通过自流出水的且规模适中的村庄,处理规模20~200t/天。  

工艺参数:缺氧池停留时间不小于4h,好氧池停留时间不小于6h,生态塘停留时间不小于24h,污泥清理周期180天,工艺流程见图2。  

生态塘较传统处理工艺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低、维护和维修简单、管理方便;但负荷低,占地大,受气候影响较大,若设计或运行管理不当,则会造成二次污染。  

3.3地埋A2/O-人工湿地  

A2/O工艺亦称A-A-O工艺,本工艺为采用厌氧—缺氧—好氧法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简称,是流程最简单,应用最广泛的脱氮除磷工艺。适用于处理要求较高,四季气候变化大,气温较低的地区。处理规模不小于200吨/天。  

工艺参数:厌氧池停留时间不小于2h,缺氧池停留时间不小于4h,好氧池停留时间不小于6h,人工湿地水力负荷0.5~1.0m3/(m2·d),污泥理周期180天,工艺流程见图3。  

地埋A2/O工艺主要优点有:①脱氮除磷效果好,出水水质好;②工艺稳定可靠,便于集中管理。  

但是A2/O处理工艺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反应池容积较A/O工艺要大;需要设置内回流,能耗高;运行费用高。  

3.4生物滴滤工艺  

生物滴滤法,亦称滴滤池工艺,一般以碎石或塑料制品为滤料,污水喷洒在滤层上部,沿滤料孔隙下渗时,有一部分污水、污染物和细菌附着在滤料表面上,微生物便在滤料表面大量繁殖,形成生物膜。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吸附、降解,从而得到净化。本技术适用于处理要求一般,规模较小,距离居民区较远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规模10~30吨/天。  

工艺参数:集水池停留时间不小于12h,缺氧池停留时间不小于12h,生物滤塔负荷0.2~0.3m3/(m2·d),人工湿地水力负荷0.5~1.0m3/(m2·d),污泥理周期180天,工艺流程见图4。  

生物滤池可分为普通生物滤池、高负荷生物滤池和塔式生物滤池3类。其中,塔式生物滤池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且可通过自然通风供氧节省能耗,适用于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污水沿塔自上而下流动,在自然供氧(动力供氧)的情况下,使好氧微生物在滤料表面形成生物膜,去除污水中呈悬浮、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污染物质。但是,生物滴滤工艺有以下缺点:滤料易堵塞;产生滤池蝇,散发恶臭;若使用风机曝气,则较人工处理费用高。  

3.5一体化MBR工艺  

MBR是一种将活性污泥法和一体化浸没式膜分离系统结合的传统改良型工艺,利用膜组件进行的固液分离过程取代了传统的沉降过程,能有效的去除固体悬浮颗粒和有机颗粒,制备无菌水。系统出水可直接用于生产或生活回用。废水通过本处理系统处理排放出水的各项指标均可以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的指定标准。该技术适用于有回用要求或用地紧张的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规模20~500吨/天。  

工艺参数:缺氧反应区停留时间不小于2h,MBR区停留时间不小于4h,污泥理周期360天,工艺流程见图5。

一体化MBR设备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出水水质好,施工周期短,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稳定,污泥产量少等优点。  

不足之处是投资大,膜组件造价高;其次是高强度曝气,能耗高;第三是膜污染清洗,需定期更换。

3.6小结  

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中所选用技术主适用范围及各自优点一并列于表4,为各农村根据其实际情况及需求选择适用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提供参考。  

4结语  

我国“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指出,要将我国农村建设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大力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农民奔小康、享受现代化生活的重要举措。推进农村“三集中”建设,实现居住区市政公用设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配套建设,是确保村容整洁的前提。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实现管网化,集中净化,化害为利,才可实现“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创建优美人居环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常用技术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