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悬浮物酸性煤矿污水处理实验与应用
摘 要:以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悬浮物酸性矿井污水为实验对象,研究“重力沉淀——中和滤池——曝气——混凝——曝气”流程对污水处理的工艺,实验证明该工艺在中和酸性矿井污水的同时具有较高的SS(悬浮物)、Fe、Mn、SO42-去除效果。通过实验设计一体化处理设备应用于实践证明该工艺处理效果可达排放标准要求。
关键字:悬浮物 酸性 煤矿污水 混凝 石灰石 滤池
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结构的国家,煤炭在开采过程中将产生大量废水,主要包括:开采过程中与顶、底板接触的地质性涌水、采煤生产过程中井下防尘、液压设备等产生的生产性含尘废水。矿井污水即具有地下水特征,又受到生产过程污染,通常呈黑褐色或黄褐色,SS(悬浮物)、Fe、Mn、CODCr等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个别矿井污水还含有氟化物及其他重金属。相当部分矿井污水由于与煤层中含硫化合物接触氧化形成H2SO4而使废水呈酸性。矿井污水直接排放将对农田及流域造成严重污染,同时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必须进行处理以达到回用或排放的要求。
1 前言
矿井污水自井下水仓抽出或经排水平洞排出地面,取样分析表明,污水PH值多在3.0~5.0之间,少数矿井因煤层含硫量高、井下存在火区或采空区积水等原因,PH值高达2~2.5,属强酸性污水。同时,由于大多数煤矿采用爆破采煤技术,生产过程中将产生大量微小煤尘,这些煤粉尘进入污水形成浊度极高的高悬浮物污水。SS(悬浮物)从300~1500mg/L不等,有的甚至高达3000mg/L以上。
上述情况表明,对于煤矿污水的处理,重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悬浮物含量;2)中和污水酸度,去除SO42-;3)去除污水中铁、锰。
在实际处理中,对于高悬浮物的强酸性废水,处理工艺显得较为欠缺。常规的“重力沉淀+石灰(或石灰石)”中和的方法常常难以达标排放,处理后的污水仍将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污染。因此,对矿井高悬浮物酸性污水处理工艺的实验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详细的内容,请点击下载 高悬浮物酸性煤矿污水处理实验与应用.rar
下载该附件请登录,如果还不是本网会员,请先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