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固体废物资源化产业发展路径探索

更新时间:2010-07-28 11:42 来源: 作者: 阅读:992 网友评论0

废弃物资源化是实施循环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不仅能减少垃圾的产生,而且可以制成使用能源较少的新产品,是节约资源、防止污染的有效途径,也是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必然选择。固体废物资源化分为两种,一种是原级资源化,即将消费者遗弃的废弃物资源化后形成与原来相同的产品,例如将废纸生产出再生纸;二是次级资源化,即废弃物变成与原来不同类型的产品。目前许多国家正致力于固体废物资源化的实践与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我国也已实施了大量固体废物资源化的实践和探索,在当前推动和谐社会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同时,有必要就国内外固体废物资源化实践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固体废物资源化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1国内外固体废物资源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和模式

从当前国内外的实践来看,固体废物资源化的发展模式和趋势是建立废弃物再生利用行业的生态工业园,将各类废弃物的拆解、回收和资源化企业全部集中设立在园区内,以实现规模化处理并达到经济最小成本。

1.1国外经验

1.1.1日本

日本是世界上废弃物资源化率最高的国家。其主要经验是:

(1)建立完备的废弃物资源化法规体系

日本关于废弃物资源化的法律主要有《废弃物处理法》和《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容器包装再生利用法》、《家电再生利用法》、《建筑材料再生利用法》、《食品再生利用法》、《汽车再生利用法》等。这些立法明确了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公众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规定了企业和公众的“排放者责任”原则和“扩大生产者责任”原则,规范了官、产、民在废弃物资源化方面的社会行为。对利用、处置废旧资源的基本顺序法定化,明确了利用再生资源的优先顺序依次为:抑制废弃物的产生、再使用、再生利用、热回收和妥善处置。上述法定顺序,对在物质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负荷发挥了重要作用。事实证明,日本通过执行法律,已使不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率达到或超过法定目标。如《家电再生利用法》确定空调、电视、电冰箱、洗衣机的循环利用率法定目标分别是60%、55%、50%、50%,但2002年该比率已分别达到了78%、75%、61%、60%;《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确定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镍氢电池、锂电池的循环利用率法定目标分别是50%、20%、55%、30%,2002年该比率已分别达到了75.1%、43.8%、79%、 64%,远远超过了法定目标。

(2)制定鼓励废弃物资源化的经济优惠政策

日本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废弃物资源化的优惠政策,用经济手段刺激和促进废弃物资源化的快速持续发展。如对废旧塑料制品类再生处理设备在使用年度内,除普遍退税外,还按取得价格的14%进行特别退税;对废纸脱墨、玻璃碎片杂物去除、空瓶洗净、铝再生制造等设备实行3年的退还固定资产税;在《个别物品再生利用法》中,规定了废弃者应当支付与旧家电、旧容器包装、旧汽车的收集、再商品化等有关的费用,如在《家电再生利用法》中明确规定了居民废弃一台家电应交的处理费,在《汽车再生利用法》中要求汽车所有者负担再循环利用费用等。此外,日本还实行了集体资源回收团体奖励金制度,对由市民组织团体回收家庭产生的废物发给相应的奖励金。

(3)建立废弃物再生利用行业的生态工业园

这些生态工业园区以解决现实环境问题和有效利用资源为出发点,由日本环境省会同经济产业省根据废弃物产生的种类和数量以及经济运送的距离,综合考虑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当地环境要求而批准设立。将各类废弃物(如汽车、冰箱、彩电等)的拆解、回收和资源化企业全部集中设立在园区内,从事无害化 (如回收废旧冰箱中的氟里昂)、再利用(如将可重复使用的部件以新部件一半的价格出售)、资源化(如将废塑料、废玻璃造粒变成新的生产原料出售)、热回收 (将无法回收和利用的废物集中焚烧发电,以回收能量,并为安全填埋实现减量化)和集中安全填埋。拆解分类后的不同废弃物(如废塑料、废玻璃、废木材等)在园区内的企业间互相交易,实现规模化处理并达到经济最小成本。事实证明,日本发展静脉产业型的生态工业园区,不仅成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而且也已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受到各地方政府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

1.1.2美国

自2000年以来,美国先后有20多个州尝试制定自己的电子废物专门管理法案。如新泽西州和宾夕法尼亚州,通过征收填埋和焚烧税来促进有关企业回收利用废弃物。马萨诸塞州则禁止私人向填埋场或焚烧炉扔弃电脑显示器、电视机和其他电子产品。2003年9月,加利福尼亚州通过管制电子产品生产者及电子产品处置的法规,对新电子产品征收6~10美元的处置费用。

1.1.3 法国

法国更强调全社会共同尽责,规定每人每年要回收4公斤电子垃圾。此外,法国政府正在起草全国性的电子垃圾回收办法。电子垃圾回收将遵循“谁生产、谁销售、谁使用,谁就负担相关环保费用”的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从电脑、电视、冰箱、洗衣机到电话和电吹风机,所有新出厂的电器都将印有小垃圾桶标志,表示其生命完结之后可以回收再利用。电子产品生产商将作为回收主力,承担其产品未来的回收及循环再利用费用。

1.2国内实践

在固体废物的资源化方面,我国从2003年起实施了《清洁生产促进法》,在法律上明确规定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企业在资源和废物综合利用等领域进行合作,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2004年我国又修订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固体废物资源化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我国遵循了环境上无害性、经济上效益性和技术上可行性的原则,使固体废物资源化朝着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同步”的方向发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据统计,2004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2.0亿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为6.8亿吨,综合利用率为55.7%,“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为 573.3亿元,与2002年385.6亿元的工业“三废”综合利用产值相比,增长了48.7%;各地也通过公众和企业自发及政府引导和规范,在固体废物资源化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

1.2.1塑造固体废物资源化产业链

近年来,江苏省无锡市面对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产生量日益增加的严峻现实,积极采取了政府投资、社会融资和民间资本参股等多种形式,全面启动了在“垃圾堆”上塑造固体废物资源化产业链的系统工程。

在为城市生活垃圾找“归宿”的基础上,无锡市建设了桃花山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随着生活垃圾填埋量的不断增加,桃花山上填埋的生活垃圾开始腐烂、分解和发酵,产生出沼气,给桃花山垃圾填埋场带来了极不安全的隐患。2003年,无锡天顺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与桃花山垃圾填埋场合作,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了无锡填埋气体发电厂,将过去放空的垃圾填埋沼气,以每小时1300立方米的收集量,输送给两台发电机组制造绿色能源。这样每年不仅可以减少释放7万多吨有害气体,而且还可以产生出1530多万千瓦的绿色电能。

在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有效处理和利用的同时,无锡市又着手于各类危险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置。2003年,无锡市环保公司与环卫管理处联手,共同组建了无锡市工业固体废物安全处置有限公司,开始无害化处置各类工业、危险、医疗废物。2005年8月,由无锡市政府出资、市环保公司和市环工处共同筹资建设的江苏省第一个工业固体废物安全填埋场也正式投入营运。在利用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方面,2004年9月和2005 年3月,无锡市利用垃圾发电的两台发电机组相继并网发电投入正式运营。每天集中收集的1000吨城市生活垃圾,通过循环流化床锅炉焚烧,转化成为绿色电能。据统计,无锡益多环保热电公司每天处理1000吨生活垃圾之后,每年可产生上网电量2亿度,年节省标准煤近6万吨,减少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4000 多吨,并且垃圾发电厂产生的垃圾高浓度渗滤液可以直接输送到一墙之隔的滨湖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而日处理废水5万吨的滨湖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大量污泥,也可以直接送到相邻的垃圾发电厂焚烧发电,这样就形成了相互贯通良性循环的“产业链环”。

无锡市总投资达4亿元的另一项垃圾发电工程现已全面启动建设,计划于2006年建成投运。该电厂建成后每天可处理约1500吨的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无锡市的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并全部转化为绿色能源。

1.2.2 固体废物拆解回收产业基地

浙江省台州市是全国有名的固体废物拆解回收产业基地,2004年全市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达到203家,其中属于国家 1999年颁布的《国家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废物目录》中六类、七类废物进口利用拆解企业34家;各类回收企业157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12家;行政区域内还建有拆解工场50多个,相关市场7个,直接从业人员6万多人;围绕着固废利用行业的加工贸易、运输等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达10多万人。台州固废拆解回收业最大的聚集地是位于路桥峰江的台州市金属再生工业基地,1600亩的土地上集中了40多家固废拆解回收企业,年拆解能力达250万吨。除此之外,台州其他固废拆解回收企业主要集中在温岭的泽国和大溪、玉环的楚门及椒江的外沙。

2004年台州全市固废拆解回收企业销售额超过200多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8%;从源头进口到拆解销售环节,社会增加值达70亿元;拆解回收获得80万吨铜资源,35万吨铝资源,以及可利用的硅钢片、塑料、不锈钢等资源,直接成为台州工业廉价的原材料,带动了台州汽摩配件、阀门、电线、电缆等制造业的发展。

1.2.3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天津开发区建设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从“废物最小化俱乐部”开始,将整个工业体系作为资源循环利用的网络,力争实现区域“废物零排放”。企业可通过参加“废物最小化俱乐部”,在与其他企业联系沟通之后开始合作,使原先无法处理的废物成为另一家企业稳定的原料源,节省了成本,实现了互利、互赢。遵循这一思路,天津开发区开始建设中国—欧盟环境合作计划工业发展子项目的试点项目—工业固体废物交换系统。目前该系统内已包括了食品类废物及堆肥原料、木材及家具废物、塑料废物、废橡胶及橡胶制品、矿物、计算机及通讯废品等15个大类。该系统聚集了企业提供的废物交换的各种信息,促进了企业间工业废物的交流与再利用,从而达到了减少污染、废物资源化和节约资金的目的。2004年天津开发区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首个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区。

2固体废物资源化产业发展路径的选择

2.1建立健全固体废物资源化相关法律制度

现行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三条确定了国家实行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危害性、充分合理利用固体废物和无害化处置固体废物的原则,明确了采取有利于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活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鼓励、支持对固体废物实行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鼓励购买、使用再生产品和可重复利用产品,对部分产品和包装物实行强制回收制度,对城市生活垃圾逐步做到分类收集和运输,并积极开展合理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等规定。《清洁生产促进法》也对废物综合利用、强制回收产品和包装物、利用废物生产产品和从废物中回收原料实行减免税等作了规定。但这些规定都比较原则,可操作性不强。国家应在此基础上,制定《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废弃物处理法》、《家电再生利用法》、《汽车再生利用法》、《食品再生利用法》、《建材再生利用法》等相关法律及实施细则,明确监管主体和责任主体,并将其行为置于法律规范之下,严格执行。地方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关促进固体废物资源化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2.2完善鼓励固体废物资源化产业发展的经济优惠政策

从199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环委会《关于积极发展环保产业的若干意见》以来,国务院有关部门陆续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鼓励性政策,加大了对环保产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如《关于做好环保产业发展工作的通知》、《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000年修订)》、《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意见的通知》、《关于对部分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免征增值税的通知》等,并给予利用煤矸石和煤泥及垃圾发电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减免税收的政策优惠。但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政策还是较少且效率不高,对固体废物资源化的激励作用仍不够。应完善有关激励政策:(1)建立和完善废弃物处理收费制度,实行废旧物资商品化收费,规定废弃者应当支付与旧家电、旧容器包装、旧汽车的收集、再商品化等有关费用,或者由生产者、销售者等渠道商介入回收处理产业,负责免费或有偿回收,推动废物分类回收处理,促进其减量化、资源化;以废弃物为原料的企业,应给予相关废弃物处理补偿金; (2)扩大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建立循环经济生产系统。对一些再生处理设备在使用年度内,实行普遍退税,或者进行特别退税;对废纸脱墨、玻璃碎片杂物去除、空瓶洗净、铝再生制造等设备实行退还固定资产税等;(3)可借鉴日本经验实行集体资源回收团体奖励金制度,对由市民组织团体回收家庭产生的废物发给相应的奖励金。

2.3强化和明晰政府部门推进固体废物资源化产业发展的管理职能和职责

目前我国有关固体废物的管理职责涉及多个部门,存在职能交叉、职责不明等问题。可考虑将原来多个部门负责的废弃物管理职责统一划归环保部门(生活垃圾的管理和处置也在其中),由其固体废物管理中心负责,承担固体废物的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合理处理、安全处置和设施运行等管理工作,并为企业合作利用废弃物资源提供信息和技术指导。经济综合部门主要从有效利用资源、促进产业发展方面进行支持。

2.4规范市场,构建固体废物资源化运行体系

(1)发展和规范固体废物回收产业,形成多渠道的废物分类收集、贮存、运输的产业化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把分散回收集中到规范的市场中来。(2)发展和规范废物加工利用产业,对收集来的废物进行充分加工利用;对目前分散、无序的废物加工利用企业进行集中、分区管理。(3)发展和规范固体废物处置产业,对最终无法再回收利用的废物进行集中安全处置。(4)建立废弃物再生利用行业的生态工业园,根据废弃物产生种类和数量以及经济运送距离,综合考虑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当地环境要求,将各类废弃物的拆解、回收和资源化企业全部集中设立在园区内,从事无害化、再利用、资源化、热回收和集中安全填埋等固体废物资源化各环节工作。拆解分类后的不同废弃物(如废塑料、废玻璃、废木材等)在园区内的企业间互相交易,实现规模化处理并达到经济最小成本和环境最大效益。

2.5加强科研开发,创建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支撑体系

(1)通过产、学、研的联合攻关,形成固体废物资源化的技术开发和创新体系。重点研究开发资源综合利用中延长产业链和各种链接的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可回收利用材料和回收处理技术等,特别是降低减量化和再利用成本的技术。加快先进、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建立健全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和技术转让网络,为固体废物资源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2)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要从信息化入手,建立有关固体废物及其资源化利用方面的信息数据库,开设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废物资源和技术供求等信息;建立咨询公司和各种中介机构服务网络,及时有效地开展各种咨询服务,推动固体废物资源化的发展。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固体废物资源化产业发展路径探索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