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发展论坛:能源环保将成东北亚地区合作重点
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舞台上,近年来,东北亚区域的经济表现出最具活力的发展势头。与经济发展相伴而生的,便是大幅增长的能源需求量,日益突显的环境问题。
细心观察参加10月27日至29日2008东北亚发展论坛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可以看出很大一部分人来自于环保能源领域。这里既有来自韩国前环境部部长,也有东北亚地区以外的美国芝加哥市这样的城市代表,还有来自经济最基础的细胞企业代表。
在东北亚地区,从能源分布与消费来看,东北亚国家间的能源关系非常微妙。俄罗斯是世界第二大石油生产国,蒙古也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但同样地处东北亚的其他国家却一直是石油进口国,特别是中日韩三国已成为能源消耗大国,能源进口依赖程度日益加深,此种情况下,大家在2008东北亚发展论坛上探讨的问题已避不开这样的共同点。
世界市场将向节能环保型转变
环境保护一直是一个难题。
在韩国前环境部部长李致范看来,环境保护问题单纯靠中央政府来解决远远不够,东北亚各国地方政府、企业及全体普通市民共同关心支持,才能得到有效地解决。
他指出,世界经济在英国产业革命与美国大规模生产、扩大消费的两个时期中得到了飞跃性发展,与此同时,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也遭到过度开采,人口也在不断膨胀,尤其是亚洲,2050年时50%的人口将居于这里。石油、天然气、煤炭、铀等地下资源的开采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随着人口的增加及产业的发展,在未来25年内,有1/3的世界人口面临淡水资源不足的问题。从目前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趋势来看,地球环境将发生改变,由此带来世界经济的损失预计每年将达到全世界 GDP总量的 5%至20%。沙漠化面积也愈来愈多。
在这样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中,世界经济正进入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的第3次产业革命时期。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市场将不可避免地向节约资源、节能能源的环保型结构转变。在这种强调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的体系下,市场竞争力的标准将不拘泥于价格、品质、设计等要素上,还将取决于环境经济效率的高低,这种评判标准将对所有的产业都产生影响。
在这种趋势下,世界各国、个别企业都在确立各自的发展战略。东北亚除了各国自身的努力外,各国间区域合作组织也在进行努力。韩中日三国的“三方环境局长级会议”就是寻找符合三方共同利益的方式以解决国内环境污染及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共识。
他表示,韩日两国在这方面共同承担的课题达40多个,资金额达133.8亿元。今年7月韩中环境合作中心又与辽宁省签订了合作谅解备忘录,正与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共同承担两个研究课题。
他提醒各国,环境是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这四个车轮上的车身主体,东北亚国家与人民紧密相联,应该以“一个地球”的视野和姿态来面对环境问题。
借鉴其他合作组织及地区的节能经验
与李致范的忧患意识相同的是,很多地区与城市已经开始了环保意义上的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行动。
作为参加此次东北亚发展论坛唯一区域外的城市代表,在回答为什么会参加会议时,美国芝加哥市友好城市委员会主席史威廉道出,为了世界可持续发展,能源与城市发展已是一个共同关注的问题。
目前的经济危机让大家都急需从寻找经济增长入手,绿色技术的科研与新的研究将会解决环境问题,也将发展成一个新的产业,解决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这需要各个城市共享信息,在燃料、风能各方面进行合作。他希望大家了解芝加哥城市能源与环保的经验,同时也来学习沈阳及东北亚地区的经验,以促进相互间的可持续发展。
在2008年东北亚发展论坛上,史威廉就芝加哥这座美国最绿色的城市在绿色建筑项目、芝加哥的水资源保护与保持项目,以及芝加哥空气质量、能源高效利用和污染物排放控制、可再生建筑等方面,介绍了芝加哥的做法。
芝加哥气候交易所拥有大量期货交易的经验,该交易所为减少和交易温室气体排放权,也就是全世界范围内多次讨论的“限额与交易”,制定了全球性的项目。“限额与交易”通过对碳排放物额度建立交易市场或将其保存于“银行”中,可最终减少碳化物的排放。
日本的札幌市副市长小泽正明与鹿儿岛建设局局长山中敏隆也分别介绍了札幌的环保行动与鹿儿岛城市建设中以环境为重的做法,特别显示出本次2008东北亚发展论坛中的“城市政府”的主题。
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高玉生详细介绍了上海合作组织的经验,上海合作组织由最初的安全联手发展到现在,经贸合作与政治合作站在同一水平线上。他认为,东北亚区域应在研究新的货币与节约资源有更好的进展,特别是节约资源能源技术以及环保产业部门之间应探索新的合作。
能源环保成为今后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方向
在2008东北亚发展论坛上,众多人士都道出了要实现区域内经济合作,就区域内经济合作的具体方向与领域,大家观点大致相同,这就是亚洲地区可以在能源、环保与交通、通信、电力方面进行合作。
韩国首尔大学朴泰镐教授认为,由于亚洲地区存在着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种种历史问题等障碍,亚洲地区发展成一个自由贸易区,或者联合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圈,仍然需要时间。这样看来,东北亚地区必须通过促进多种形式的经济合作来实现亚洲地区的经济统一,这需要韩中日三国发挥核心作用,作出积极贡献。与引起政治上敏感的扩大贸易自由区相比,在可能实现的区域内加强合作而努力更为重要。
他建议,有必要在社会间接资本暨交通、通信、能源、电力、环境等领域强化韩、中、日三国间的技能性经济合作。他认为,区域合作比国家间的合作更为重要。在他看来,中国国土广阔,以国家整体作为合作对象来促进经济合作的策略收效并不是很大。为了更有效地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把中国分成四至五个经济圈,韩国、日本也各分成一二个或二三个经济圈,使这些经济圈既互相竞争又互补发展,这种战略尤为重要。
中国前驻APEC大使王生也认为东北亚应该发挥优势,排除干扰,共建和谐的东北亚。他认为,东北亚必须共同摒弃“冷战思维”,把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利益矛盾排除之外,在能源、环保等领域合作似可先行。在这些方面,东北亚国家各有长处,可以优势互补,经验共享,共同提出一些带有东北亚特色的建议,推动大区域和国际合作。虽然议题很多,但关键是这方面要赶快行动起来。
日本驻沈阳总领事松本盛雄也提出,中日互惠关系的另一个重要领域就是节能。日本的能源大多依靠从国外进口,目前,中国的能源需求在快速增长,在过去的十年里石油消费量倍增。从国外进口的石油量也是过去的6倍。包括沈阳市在内的东北地区在国内属资源丰富地区,能源供求关系相对平衡,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实现和谐社会,今后有必要进一步有效利用能源。此外,在东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节能也是一个重要课题。
全世界正在探讨关于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问题,在探寻构建国际框架的同时,占世界很大比重的中日两国在未来发展中应积极参与框架构建,在此方面双方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目前,两国正在推进农村地区分散型排水处理示范项目,兼顾应对公害和缓解气候变化的具体合作项目。循环型经济节能环保领域的地方交流也已经开始。
他表示,很关注中国政府正在大力推动的东北地区高速公路网和铁路电气化建设,目前日本已经在大连港以及铁路进行了日元贷款。最近,连通日本的新、俄罗斯的扎鲁比诺和韩国的束草海上航线已经开始试运行,并与有关人士进行了未来发展的探讨。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