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多举措实现雨水零排放
与视雨水为负担并快速排放的传统理念不同,日前记者从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悉,高新区编制的《滨海科技园水环境规划》在我国首次应用生态型排水系统,通过多项措施对雨水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实现“雨水零排放”。园内将建设多片人工湿地、池塘,实现雨水调蓄的同时,可对雨水和再生水进行深度净化,作为区内景观水体主要补给水源。
据了解,随着水资源短缺的日益严峻,雨水收集利用已经成为了新的节水趋势。与传统型排水系统把雨水当作“负担和风险”应快排快泄的做法不同,生态型排水系统的突出优势体现在视雨水为资源。目前该系统已成功实施于美、英、德、荷等发达国家。此次《滨海科技园水环境规划》将在我国实现首次系统应用,通过采用排水收集、储存、净化和综合利用系统,最大可能实现雨水资源再利用。
根据规划,滨海科技园水环境将通过屋顶收集系统、人工渗透地面、景观绿地等多途径进行雨水资源收集。为了充分储存和净化雨水,滨海科技园将构建多种类型的湿地-塘系统,包括再生水处理湿地-塘系统和雨水处理湿地-多塘系统,将分别负责对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和城市污染径流进行深度净化。经过湿地再度净化后的水源将用于满足区内景观、河道、绿化等用水需求。
湿地-塘系统还将兼具自然湿地的重要功用,成为区域内自然水量的缓冲器,调节区内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承担起区域蓄水防洪天然屏障的作用。
同时,湿地还具备一步调节区域小气候、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等价值。在低投资、低能耗、低维护费用的情况下,湿地将整体提升区域自然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休憩空间。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