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沘江:从环境欠账中觉醒

更新时间:2010-08-27 08:58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资敏 阅读:950 网友评论0

从守着金山讨饭吃到家家户户采矿热,从清澈的江水摸鱼到不敢用江水浇地,沘江兴于矿也毁于矿。反复治理不见成效,持续投入不见收获,贯穿两地的沘江似乎陷入绝望。着急的不只是兰坪县,也不只是云南省。《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出台,终于打开了新的局面。从劣Ⅴ类到Ⅳ类,我们有理由看到新的希望。

30年前,“大矿大开、小矿放开、有水快流”的方针让矿产开发的热潮滚滚袭来,滇西北边陲小城也不例外。采矿人蜂拥而至,沘江的宁静一去不返。

优于矿,也忧于矿。沘江人还没有来得及充分享受资源带来的富裕,却目睹着清澈的河水开始发浑,水质下降为劣Ⅴ类。兰坪县沘江河流域也因此成为环境污染的重灾区,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引起了云南省委、省政府及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蜿蜒曲折的沘江
受污染之后恢复至Ⅳ类水质的沘江。

坐拥全国最大铅锌矿

“上山挖了石头下山就能卖钱,沿途都有矿石的收购点,上山的沿途搭满了‘窝窝棚’。老人用衣服兜,小孩用篮子提,背着孩子的妇女也拿着锄头上山。”

沘江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发源于兰坪县境内青岩山,流经怒江州兰坪县和大理州云龙县后注入澜沧江,总长173.4公里,养育了怒江州兰坪县和大理州云龙县近14万人。

地处滇西,靠近边境,发展落后,兰坪和云龙两县都曾是全国贫困县。过去有种说法叫,“守着金山讨饭吃”。

位于沘江上游的兰坪县,主要居住着白族、普米族、傈僳族、怒族等14个少数民族,是一个集“革命老区、边疆民族、高寒山区、贫困落后、资源富集”于一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与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相比,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可能更有名气。

近年来,兰坪县共发现大小矿床(点)220个,涉及锌、铅、铜、铁等40多个品种,现已探明储量的有银矿9339.6吨、铜矿80万吨、锶矿534.1万吨、铁矿59万吨、钻矿1536吨、岩盐矿6970万吨等。

地质部门经过多年勘探,在兰坪县的凤凰山上发现了亚洲最大的铅锌矿,铅锌金属储量达1500多万吨,占全国铅锌总储量的16%,铅锌合计品位达 9.44%,且集中在6.9平方公里的矿区范围内。规模巨大,品位较高,储量集中,在世界上也属罕见。据专家粗略估计,全县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约1000亿元以上,人均可达50万元。

从1985年开始,在“大矿大开,小矿放开,有水快流”口号的影响下,来自全国各地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个体老板纷纷涌入矿山,开始了大规模的群采,兰坪县一度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群采热点矿区。

据当地人描述,采矿热闹时,几乎是家家参与,人人挖矿。记者2006年在兰坪县金顶镇曾经亲眼目睹了上百人在沘江挽着裤脚、拿着簸箕、就着河水筛选低品位矿石的景象,十分壮观。当地年长点儿的人告诉记者,这只是当年在山上挖矿的一个缩影。

据兰坪县环保局工作人员介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当地群众乱采滥挖矿石的现象较为普遍,“当时,上山挖了石头下山就能卖钱,沿途都有矿石的收购点,上山的沿途搭满了‘窝窝棚’。老人用衣服兜,小孩用篮子提,背着孩子的妇女也拿着锄头上山。”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2003年以前,兰坪县的矿石都是作为原始资源出售。在凤凰山脚下的金顶镇,靠着采矿、卖矿起家的人不在少数,当地白族民居建得颇为讲究。

铅锌矿开采是兰坪县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2007年,兰坪县生产总值达到3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4610元,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名列怒江州首位;但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572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沘江污染日益严重

“当年,吃不饱,饿的时候就烧上火下河摸鱼,等锅里的水开了,鱼也摸到了,现煮现吃。可惜啊,现在河里很难见到鱼了,即使有鱼也不敢吃,怕有毒。”

沘江水资源丰富,在兰坪、云龙两县主要用来灌溉农田和乡镇人畜饮水。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的大规模采矿,在给两县创造了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沘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沿岸居民最直观的感受是“水变浑浊了,水流小了”。“当年,吃不饱,饿的时候就烧上火下河摸鱼,等锅里的水开了,鱼也摸到了,现煮现吃。可惜啊,现在河里很难见到鱼了,即使有鱼也不敢吃,怕有毒。”在沘江河边,一位老农户指着河流感慨地说。

眼前的江水已不再清澈,水中没有了鱼群、青苔和水草,只剩下一堆堆碎石渣。曾经蜿蜒百里的沘江水数年间变成了一股废渣中的浑水。居住在沘江两岸的群众,不仅不敢到水里游泳、洗衣,就连农田灌溉也不敢再用沘江之水了。

据统计,在云南省的大小江河中,水体污染最为严重的就是沘江。其水质已成劣Ⅴ类,主要污染物为铅、锌、镉、砷、汞等重金属。由于多种金属超标,沘江的水既不能饮用,也不能用来浇灌,已基本丧失了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功能。

据兰坪县环保局统计,矿山开采中的矿洞涌水及地表径流废水每年排到沘江中约有300万~500万吨,因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产生的采矿废弃物,携带到沘江河床上的约有40万吨。

因为临近水源,沘江河流域内有选冶企业20多家,大部分工矿企业的工艺落后,生产粗放,高投入,高消耗,环境意识淡薄,污染严重。矿产资源的采选所带来的污染是沘江的主要污染源。

大量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也是沘江污染的一个隐患。兰坪县城生活垃圾年产量约1.83万~2.19万吨,金顶镇生活垃圾年产量约1.31万吨,且呈增长趋势。而县城仅有一处简易的垃圾处理场,生活垃圾处理率约为70%,而金顶镇的生活垃圾则全部倾倒于沘江河边。

据了解,兰坪县城和金顶镇生活污水年排放量约16万吨,多年来生活污水全部未经处理直排沘江河。目前,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

沘江污染后,两岸的农田灌溉受到极大影响,一些农田由于沘江水浇灌而引发土壤污染。沘江污染物中砷等重金属元素也威胁着沿江群众的身体健康。

沘江连接了两个曾经的贫困县。两县如今立足于矿产开发,经济面貌都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沘江的水污染也没能让任何一方幸免。

由于水体金属超标,下游云龙县长新乡、诺邓镇的饮用水工程和供水管网已无法使用,工程性和水质性缺水问题尤为突出,不得不另寻新的水源。同时,由于主要的农业灌溉用水被污染,当地群众频频上访。

据云龙县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15年中,下游云龙县因沘江污染及生态环境破坏引发的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的粮食减产、大小牲畜致死、各种有关疾病频发和古桥、沟渠、水轮泵站、人畜饮水、电站等基础设施被毁的直接和间接损失达7亿多元。

反复治理不见成效

多年来两地政府反复治理,投入资金11215.6万元,但因污染跨两个区域,问题特殊,水质没有根本性改善。当地官员用了4个字来形容:复杂艰难。

兰坪县沘江河流域成了环境污染的重灾区。兰坪县沘江河流域成了环境污染的重灾区。

由于兰坪县和云龙县的行政归属不同,沘江的污染还引发了怒江州与大理州之间的环境纠纷。云龙县人大代表多次在县人大代表会议上提出议案,要求治理沘江污染问题。多年来两地政府反复治理,但因为污染跨两个区域,治理过程中涉及面广,问题特殊,治标不治本,水质没有根本性的改善。对此,当地官员用了 4个字来形容:复杂艰难。

兰坪县环保局赵斌挺担任局长已经6年多,他告诉记者,局里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治理沘江,“根据多年的经验,必须全面统筹规划,两县齐心合力。”

2002年,原云南省环保局成立了现场调查组,会同怒江州、兰坪县环保局对沘江河流域兰坪段沘江两岸20家有色金属选冶企业的22条生产线进行了拉网式全面检查,对重点污染源和沘江河水质进行了监测,并提出了整改意见。当时,关闭了沘江河沿岸15家环境污染严重的矿业企业,限期治理了3家企业,疏浚河道、改直、开挖新河道482米。

2003年,云南省政府大力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对兰坪矿区实行了集中规划、统一开发的政策,结束了十多年来群采的混乱局面,企业治污设施逐步完善。

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综合治理成果。但由于重金属的多年累积,水体重金属污染现状没有得到明显改变,水质依然是劣Ⅴ类,属重金属重度超标。

为了加快沘江河治理进程,2006年,兰坪县人民政府委托云南省经济研究院和省林勘院完成了《沘江河流域(兰坪段)综合治理规划》并通过了云南省发改委评审。但由于沘江流域不属于国家重点治理流域,资金难以落实,整体规划迟迟没有启动。

资料显示,自2003年以来,沘江河流域(兰坪段)的治理就累计投入资金11215.6万元,其中各级政府投入1490.6万元,相关企业投入9725万元。

但为何成效不明显?

赵斌挺介绍说,沘江河流域(兰坪段)的治理工作确实面临着不少困难,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客观自然原因,但最突出的是4个方面:

一是沘江河流域(兰坪段)存在环境背景值铅、锌、镉等重金属超标,导致河流底质污染,河流底质污染又通过灌溉导致两岸田地的土壤污染,这给系统治理带来了极大困难;

二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流域内人口数量较快增长,现有设施的承载能力无法满足城镇生活废弃物处理的需求,生活污染已称为沘江河流域(兰坪段)新的污染源;

三是过去凤凰山群采时期的固体废物引发的泥石流、滑坡、崩塌等自然灾害频繁、面大、水土流失严重,导致矿区地表径流面源污染严重,短期内彻底治理的难度非常大;

四是兰坪县属于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县级财政预算无力按年度安排专项治理资金,难以维持沘江治理的连续性、系统性。

2008年以来,随着全国展开的重金属污染调查,沘江的污染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引起了云南省委、省政府以至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省长秦光荣先后多次就沘江污染做出批示,要求采取更加有力措施治理沘江污染。环境保护部也派出检查组到兰坪县就相关工作展开调研。

治理看到新的希望

辗转4年、几经修改的《沘江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顺利通过了评审。整体的规划拿在手里,赵斌挺对沘江的治理显得很有信心。

2009年3月20日,辗转4年、几经修改的《沘江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顺利通过了评审,得到云南省政府的同意批复。

沘江水污染治理打开了新的局面。

2009年4月28日,针对长期以来的沘江流域内的重金属污染问题,云南省环保厅首次对沘江河流域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实施流域限批。凡是直接或者间接向沘江及其支流排放含铅、锌等重金属以及其他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建设项目,不论投资主体、资金来源和投资规模,云南省各级环保部门将一律停止审批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沘江流域内源、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现有合法企业污染减排项目,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除外。

此次流域限批将持续到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目标基本实现,并经云南省环保厅组织验收合格后给予解除。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这项限批还没有解除。

《规划》指出:沘江的重金属污染历史是伴随着铅锌矿开采而出现的,重金属的形态直接影响到其环境效应,底泥是重金属的“库”;而禁止酸性废水排放,疏挖底泥,降低耗氧物质排放等是控制沘江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手段。

对此,兰坪县环保局在2009年展开了沘江的综合整治工作,全面打响了沘江河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整体的规划拿在手里,赵斌挺对沘江的治理显得很有信心。

《规划》中沘江污染治理工程投资18.1亿元,分2009年~2011年和2012年~2015年两期建设。一期主要目标是切断主要污染源,治理历史遗留工业污染源,基本解决受到沘江干流水污染影响的生活用水问题。二期主要目标是沘江干流水质基本稳定满足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解决受沘江干流污染影响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维护流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促进本区域和上下游之间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为期两年的一期规划治理中,要如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监管上,兰坪县环保局首抓行政执法,将日常监督“主动查”、联合相关部门“协同查”、依照法律“突击查”、执法大队“全天查”、平时工作“暗中查”等查处活动延伸工作触及线。环境监察人员天天跑现场,跑企业。仅1年时间,兰坪县就关闭了24家污染治理设施不到位的选冶企业,坚决淘汰历史形成的 3个高耗能、“三废”排放不达标的选冶企业,并责令11个选冶企业限期整改。

在水质监测方面,兰坪县人民政府投资500万元建设了环境监测站,对沘江河流域(兰坪段)的水质实行定点、定时监测。从2009年1月起,在怒江州环保局的支持下,监测开始实行同时取样、一月一监测的工作制度。

同时,兰坪县环保局大力展开河道清淤工作。重点开展南大沟治理、土地整治、河堤整治、小流域治理、清淤工程以及凤凰山矿区综合治理等工程,累计完成疏浚河道14.5千米,打涝河道内废物13万立方米,修筑固河堤2.7千米,河道改直1千米,新增土地面积270亩。

数据不只这些。先后在矿区建成了16个拦渣坝、4个排土场、5条截洪沟、4个拦矿坝、4个谷坊坝和4个固床坝,兰坪县改变了以往采矿废物乱堆乱放的现象,有效拦截了矿山采矿废土石、废物向沘江河床的无序输运。

经过资源整合,沘江流域内只剩下一家企业:金鼎锌业公司。

政府的努力看在眼里,企业也不再袖手旁观。

2008年,金鼎锌业公司节能改造项目投资480万元,减排项目投资103.7万元。冶炼厂废水达到“零”排放;4个选厂COD排放浓度均约 60mg/L,削减60%,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Ⅱ类一级排放标准;其余污染因子均达标排放。金鼎锌业公司为完成“十一五”目标和沘江河流域治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金鼎锌业公司投入资金410万元开展矿区绿化恢复工程。据了解,现已恢复植被330亩,新建蓄水池两个,接通绿化水管3000米,下一步计划在凤凰山矿区8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完成1700亩绿化植树任务。

今年的沘江水质监测数据显示,兰坪县境内沘江河水中铅、锌、镉、砷等重金属含量均有了大幅下降,沘江河水质已恢复至Ⅳ类标准。

云南省环保厅副厅长杨志强欣喜地对记者说:“通过历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各级、各部门的不懈努力,这一场历史遗留的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沘江治理,我们有理由看到新的希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沘江:从环境欠账中觉醒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