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广西:南丹治污有起色 但仍有26座尾矿库存极大安全隐患

更新时间:2010-11-08 09:00 来源:南国早报 作者: 阅读:922 网友评论0

提起“中国有色金属之乡”、“中国锡都”的称号,南丹人心中滋味复杂:一方面,矿产资源开发给当地带来了巨额财富,雄踞全国第一的锡锌产量让人颇感自豪;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的粗放式开发,矿区植被遭破坏,刁江河水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也成了沉疴之痛。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曾多次开展专项环境整治,但由于资金缺乏等原因,几十年的治污史和污染史相伴相随。

今年,刁江流域(南丹段)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与修复工程获专项预算资金1亿多元,河池市和南丹县在刁江系统治理工程上的投入也将超过6亿元。前所未有的巨资投入能否换来一剂良方?11月1日至3日,记者跟随自治区环保专项行动联合督察组前往南丹县进行采访。

巨资投入,治污现状有起色

南丹涉及有色金属采、选、冶的企业有87家,大部分集中在离县城几十公里外的有色金属新材料园区,这里是群山之间的狭长谷地。1日下午,督察组来到园区时,大部分企业都在开机生产,空气中弥漫着隐约的臭鸡蛋味,但前几年废水横流的场面已经鲜见踪影。

覃师傅是园区内金山公司污水处理站的一名投药工。他告诉记者,今年他们公司新修了污水处理站,以前废水都是直接排到山沟里,现在废水要经过处理,还要回流作冷却水用。 

记者看到,污水处理站的设施比较简陋,废水池狭小,处理流程也只是简单的沉淀加药。督察组一名工作人员说,这样的“土方法”只能降低重金属离子浓度,但废水总量并未减少。要是厂区一下雨,废水肯定不能完全回流,外排废水的情况就不可避免。

园区内的津泰公司今年也新修了污水处理站。督察组来到时,该公司正在正常生产,污水处理站却并未运转。对此,公司负责人解释说,企业用水较少,少量的废水在前段已经回收利用了。但令人不解的是,在厂区的另一角,督察人员还是发现了废水外泄的情况。

在督察组所到的近十家企业中,记者或多或少都看到一些新上马的环保设备。今年以来,除停产关闭的企业外,该县所有涉及有色金属采、选、冶的企业都上报了“一厂一策”整治方案,政府企业都投入巨资治污,这个力度是前所未有的。目前,该县重金属污染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设备有了,就怕管理跟不上

记者了解到,南丹县几乎所有的有色金属企业都是小规模的民营企业,从督察组检查的情况来看,这些企业能否让新添置的环保设备有效运行令人担忧。采访中,有两个场景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一家企业的雨水收集池,由于池壁破损,督察组来到时,大量本该回收的雨水正在外流。企业负责人见状马上批评手下的员工,并告知督察组成员,前几天他们就发现了这个状况,但布置整改后,一直没有执行。随后,督察组要求该企业马上对问题进行整改,但得到的答复是“现在事情比较多,过几天一定处理”。

在另一家规模稍大的企业,新上马的环保设备有初级雨水收集、清污分流、处理站等多个项目,当问及这些设备的建设有没有进行事先规划时,企业负责人找来了一名据说是学环保专业的员工,称规划事情由他全权负责处理。但在记者私下与他的交谈中,该员工坦言这些项目都是见缝插针,事先并没有作科学规划。

在南丹的其他一些企业,同样的状况也相当普遍。一名督察组成员多次向记者表达了他对小企业管理水平的担忧。他说,南丹的矿产投资者大多受自身局限,专业知识和环保意识都比较欠缺,加上企业规范化管理还处于较低水平。虽然在政府的大力推进下,企业在环保硬件设备上投入了不少,但真正要发挥环保效果,企业管理水平还亟待提高。

新债少了,历史欠账怎么还

和减少新污染比起来,南丹更难偿还的是重金属污染这本“旧账”。据南丹县政府统计,在长期的矿产开发中,该县共留下尾矿库26座,其中无证的就有18座。一些长期废弃、无人看管的尾矿库更是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今年上半年,南丹县拉么锌矿的一个尾矿库就成了一颗引爆的“定时炸弹”,由于库坝出现问题,尾矿废水渗漏超标排放,周边的农田和河水都受到严重污染。据了解,这个尾矿库还是一个有专人监管、正在使用的尾矿库。督察组所到的一些废弃的尾矿库,情况就更不容乐观了。在该县车河镇的一个废弃的尾矿库,大量的尾矿被堆积在山间,库坝仅用石头简单堆砌而成。由于常年无人看管,尾矿库已经杂草丛生。

一名环保专家告诉记者,对于尾矿的处理,大多数企业采用的方法都是建库堆放。满了之后,换一个地方再堆,如此反复。这些尾矿库一旦发生崩塌或者渗透,有害物质渗入河流或者地下水,后果不堪设想。

相关人士透露,一些尾矿库长期得不到有效处理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尾矿库的权属不明确,以前开矿的私人老板留下的尾矿,后来者并不愿为此埋单;二是部分尾矿中还含有可以提炼的成分,在当地冶炼水平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前,这些尾矿的所有者都想把尾矿暂时留着,日后再用,不打算做深度处理。

据了解,针对尾矿处理的历史遗留问题,今年南丹县和河池市已经出台了多个规范性文件,刁江综合整治也已初步纳入了自治区“十二五”规划,但问题能否真正得到解决,还有待时间检验。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广西:南丹治污有起色 但仍有26座尾矿库存极大安全隐…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