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河湖能否免遭脱水厄运?

更新时间:2009-11-30 18:04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阅读:829 网友评论0

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已明确了“积极发展水电”的电力建设方针。根据规划,到2010年和2020年,我国水电装机容量将比2007年分别增长30%和100%。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并因此面临日益巨大的国际减排压力的国家而言,合理开发水电资源对于缓解能源、资源和环境危机、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意义重大。

但是与此同时,水电开发过程中出现的过度和无序开发现象也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其中,影响尤其巨大的是因水电大坝过度截流蓄水导致的江河湖泊断流,甚至干涸,从而影响到江河湖泊的健康生命。

未来10年是我国水电快速发展时期,应该如何科学有序发展水电,维护江河湖泊的健康生命?

一条河流经过千万年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一个大致平衡的系统,其中包括流量、流速、输沙、河势、地下水、地形、地貌、原始地应力、植被、栖息的生物乃至局部的气候和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修建水电站需要拦河,建坝,抬高水位,控制泄流。因此,水电开发必然会减少河道原生的动植物种类,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不利影响,还会引起所在流域和区域相关生态系统发生改变,导致其部分功能的改变或丧失。

同样严重的问题还有,江河大坝都由企业承建营运,为了经济利益,企业往往很难顾及对下游的环境影响,越是缺水,大坝越要蓄水,从而导致下泄生态流量减少,使不少流域、河段出现断流现象,更使江河湖泊的健康生命受到严重威胁。

例如,长江的最大支流、成都的母亲河——岷江,由于其上游被多达10多个电站截断,使岷江失去了往日“大江东去”的磅礴气势,数段河道出现周期性干涸无水的现象,裸露的河床和突兀的岩石令人触目惊心,上游原生的近40种鱼类遭受灭顶之灾。当地河道管理人员无奈地把这一现象称之为“脱水”。

这并非个例。由于对水资源的全流域管理调配不够重视,黄河也曾多次出现断流的现象。放眼全国,因断流缺水而枯萎干涸的江河湖泊更是不胜枚举。

江河水位的持续下降,使得与江河具有水量吞吐、水体交换关系的湖泊也经常出现低水位甚至枯水现象,水质逐步退化,水体逐步萎缩,有的湖泊甚至干涸见底而“渴死”,抵消了曾经付出大量努力的污染防治效果。

曾经有水利专家感慨,江河湖泊也是有生命的,如果长期断流缺水,河道水体必然萎缩,最终结果是长年干涸断流,江河湖泊生命终结。

按照发展规划,我国金沙江中下游的水电站开发总量将达到20座,大渡河干流规划了24级电站,雅砻江干流规划了21级,乌江干流为12级,嘉陵江干流为17级。而这些河流支流上水电站的规划也是“密如繁星”。

面对如此密集的水电开发规划,人们不禁要思考,如何将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让更多的江河湖泊免遭“脱水”之祸?

事实上,我国水电开发无序和过度现象与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滞后直接相关。

流域综合规划应按照经济可开发量、技术可开发量、生态可开发量的约束条件,科学规划和制定流域水电资源可开发量,科学划定支持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保留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的区域范围。

流域综合规划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断更新、调整和完善,保障防洪、灌溉、发电、航运、生态和环境保护等几大功能,水电规划必须服从流域综合规划。

挪威是世界上水电开发最成功的国家,其保护河流生态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实施了流域综合规划和管理,河流监管部门要求每个水电站的运行者,必须下泄足够的生态流量,保障河流的生态水位。

江河湖泊只有具备了充足的生态水量,江湖通道才能保持畅通,水体才能流动起来,形成良性循环,才能增强江河湖泊的自我净化能力,增大江河湖泊的环境容量,发挥其缓洪滞沥、蓄水兴利、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服务功能。

为解决水电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正在探索实行生态补偿机制。水电开发生态补偿,是水电及相关产业对社会和环境本身的一种补偿,即水电开发者和受益者支付一定的费用,用于流域生态环境的修复。

生态补偿的对象包括生态保护者和建设者、利益受损者(如生态移民)和生态环境本身。生态环境本身的补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生态资源损耗要采取“占一补一”的方式给予补偿;另一方面是对有重大生态环境价值的区域和对象进行补偿。

尽管这一机制能够补偿生态移民因居所迁移和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改变而产生的损失,恢复河流部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但是,“占一补一”往往只是一种理想状态。

如果江河湖泊由于上游过度截流蓄水,最终因“脱水”而消亡,这种不可逆转的巨大生态损失岂是生态补偿金所能补偿的?再多的生态补偿金也不可能挽回已经消逝的江河湖泊的健康生命。对于江河湖泊下游的管理部门来说,足够的生态流量,其意义远远超过有限的生态补偿金。

只有实行流域综合规划、综合整治、综合管理,站在宏观的角度,协调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继续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并确保水电站下泄足够的生态流量,才能使河湖水系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都得到充分发挥,科学有序开发水电的目标才能实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河湖能否免遭脱水厄运?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